张元素“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药类法象”理论探析*
2015-01-24杨金萍王振国陈花英子
杨金萍,王振国,陈花英子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所,济南 250355)
张元素“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药类法象”理论探析*
杨金萍,王振国,陈花英子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所,济南 250355)
张元素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从而创立“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进而创见性地运用取象比类推理方式,以此理论与运气结合,建立“药类法象”之说。弟子李东垣继承其思想,对“风升生”药的灵活运用,则是张元素“法象”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与升华。
气味厚薄阴阳升降;药类法象;张元素
张元素的药学理论颇具创新,其结合《内经》气味厚薄内容,发挥气味厚薄升降理论;在此基础上更具创见性地运用运气理论,采用取象比类推理方式,创立了“药类法象”之说,其独特的思辨方式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1 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
1.1 气味厚薄阴阳之升降法天地之气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1]67按《内经》观点,气属阳,味属阴。气厚为阳中之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者为阴中之阳。张元素从天地气交升降推演“升降者,天地之气交”。指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故清阳主上升,浊阴主下降;进而发挥《内经》气味厚薄阴阳理论,认为气味厚薄阴阳之升降,取法于天地升降气交。气厚者乃属阳中之阳,法清阳上升为天,故能助阳生热;气薄为阳中之阴,升中有降,故主发泄。味厚者乃阴中之阴,法浊阴下降为地,故主降泄;味薄者为阴中之阳,降中有升,故能通。但气、味阴阳以及气、味之厚薄具体指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1]67《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1]1222按《内经》观点,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这是味之阴阳。气之阴阳是指寒、热、温、凉的阴阳属性,气之温、热属阳,气之寒、凉属阴。李东垣曰:“温、凉、寒、热乃气之阴阳,又为天之阴阳也。[3]”
1.2 气味厚薄之升降法则规律:升降公式推演
按张元素的理论,气之阴阳与味之阴阳不同的叠加法形成了气味厚薄之升降趋向。依据《医学启源·药性要旨》,可推衍其加减公式。其大概形式:“味+气 → ↑升或降↓”。“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2]156公式:“苦↓+平→升↑”(味之薄)。
按理苦味属味中之阴,法地应降,若加平性则逆转为“升”,为味之薄者。若在此基础进一步推断,苦味药(味之阴)加温热之性(气之阳)应为“升”,属阴中之阳,味之薄者;再仿此推衍,凡味之阴如酸、苦、咸味,加上平、温、热性之阳,即属阴中之阳,皆味之薄,降中有升。最终公式:“苦、寒、咸↓+平、温、热→升↑”(味之薄)。
“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甘苦寒泻血热”。[2]156以“甘辛平降”言,甘辛属味之阳,应升,若加平性,为阳中之阴,故升中有降,为气之薄者。公式:甘、辛↑+平→降↓(气之薄)。
进一步推论,甘、辛药加寒、凉(气之阴)之性,则必为阳中之阴,升中有降;再仿此推衍,甘、辛、淡(味之阳)加平、寒、凉(气之阴)为阳中之阴,升中必降,皆属气之薄。最终公式:甘、辛、淡↑+平、寒、凉→降↓(气之薄)。
《药性要旨》给出2种公式,即味之薄者、气之薄者,其“平”实是升降逆转的基平线,在此基础上或温热或寒凉,皆易类推。而气之厚者、味之厚者,举一反三则明矣。气之厚者,为味之阳(辛、甘、淡)加气之阳(温、热),阳中之阳,主升;味之厚者,为味之阴(酸、苦、咸)加气之阴(寒、凉),阴中之阴,主降。最终公式:甘、辛、淡↑+温、热→升↑(气之厚)。苦、寒、咸↓+寒、凉→降↓(味之厚)。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所言简切明白:“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
2 药类法象
张元素取法自然界风、热、湿、燥、寒五气(五运)变化之象,结合药物的气味厚薄、升降浮沉,将药物归总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这种药学的思维模式以及新的药学架构,在理论上极具创新,在思维模式及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对我们极具启发性,其理论主要体现在《医学启源》中。
2.1 风升生——味薄主升
此类药主要为味薄轻清之品,主上升发散,即前公式中的“苦、寒、咸↓+平、温、热→升↑”。《医学启源·药类法象》:“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2]169此类药共性皆气味俱薄,或气厚味薄,轻浮上升,法象春天风之上浮发散,故都有升散外达之功,或为上部引经之药,在脏腑以应肝胆;同时亦兼辛温发散之药,即所谓“辛甘发散为阳”,虽不属于味之薄,但取其发散之性。风药应用颇广,除了发散外邪之外,尚能升举脾胃清气、疏肝利胆、祛风除湿等,故此处的风药并非只是发散解表之类。
如升麻、柴胡,“气平,味微苦”,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升浮外发。升麻为“足阳明胃、足太阴脾引经药,若升脾胃,非此为引用不能补”,“升阳于至阴之下”;[2]170柴胡“阳也,升也,少阳经分药,能引胃气上升,以发散表热”。[2]170这2味药是风药中最具代表性者,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升阳顺气汤,充分体现其应用。释“补中益气汤”曰:“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4]21“升阳顺气汤”:“脾胃不足之证,须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脾胃中清气行于阳道及诸经,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气之和也”。[4]31张锡纯的升陷汤治疗胸中大气下陷,以升麻、柴胡引轻清之气上行,其理与上二方同。又麻黄“气温味苦”,味之薄者为风升生药,“体轻清而浮升”为发汗解表第一药。
另外,风升生药中尚有辛味发散之品,如防风,“其用主治诸风及去湿”。[2]170防风不属味之薄者,但从法象角度,具有“风”之升散外达之性,故主诸风。防风不仅祛风更能疏木达土,钱乙泻黄散用防风隐含土中泻木之意,而痛泻要方之防风亦有此妙。风能胜湿,故张元素于湿药中用之。李东垣治脾胃久衰、外客寒湿之证不用渗利之剂,而用升阳之风药如羌活、独活、柴胡、升麻、防风等,亦取此义。
2.2 热浮长——气厚主升、发热
此类即辛热之品,升散助热,即“甘、辛、淡↑+温、热→升↑”,乃“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2]178此类药之共性皆大辛大热,气厚或气味俱厚,能升能降,法象夏天热之助阳生物,功能温阳散寒,温养脏腑,温经和血理气,祛经络脏腑营卫之寒邪,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在脏应心。分析张元素此类药,大体分为5种情况:①大辛大热,温阳散寒,温暖脏腑,如黑附子、干姜、川乌等;②温中行气,如草豆蔻、丁香、厚朴等;③温经活血,如红蓝花;④温中消食,如神曲“气暖味甘”。
2.3 湿化成(中央)
“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淡,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2]184-185此类五行属土,气平味淡,或兼气则有寒热温凉或兼味则有辛甘咸苦,在脏腑则脾胃应之。土能生化万物,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此类多入脾胃,其功甘温益脾,或燥湿和中,或行气消积,又或补血活血,消食破血消癥。大体包括以下几种:①补益如黄芪、人参、甘草补气,当归、熟地黄、阿胶补血;②和中为主如半夏、白术、苍术除湿祛痰,橘皮、青皮、藿香、槟榔行气和中,莪术、京三棱破血消癥;③活血化瘀如桃仁、苏木;④润燥通便如杏仁;⑤利水消肿如紫草。
2.4 燥降收——气薄主降
此类即气薄寒凉之品,主降主泄,即“甘、辛、淡↑+平、寒、凉→降↓”,乃“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2]193此类药大多气平味甘,气寒味苦或酸,或气薄,阳中之阴,主降下行,法象秋之降收,在脏应肺。功能淡渗利水,泻肺止喘,镇惊定神,消痞降逆,收敛止痛,以应“气薄则发泄”。大体包括:①淡渗利水,味甘(或淡)气平,阳中之阴,如茯苓、泽泻、车前子;②酸敛如五味子、白芍药、乌梅;③入肺,降泻肺气,如桑白皮、天门冬、麦门冬;④重镇安神,如犀角、琥珀,法象秋之清肃沉降;⑤清热凉血解毒,如牡丹皮、地骨皮、连翘,法象秋之清肃;⑥降逆除痞,如枳壳、枳实。
2.5 寒沉藏——味厚主降
此类即苦寒、酸寒味厚之品,主清热降泄,即“苦、寒、咸↓+寒、凉→降↓”,乃“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2]200此类药大多气寒味苦,或酸寒,或咸寒,味厚或气味俱厚,主降,法象冬天寒之沉藏,能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凉血养阴,故曰“味厚则泄”,在脏应肾。此类药包括:①泻下通便如大黄、朴硝;②清热泻火如黄柏、黄芩、黄连;③清热凉血如地榆;④清热除烦如玄参、香豉;⑤清热除湿如汉防己、茵陈蒿、苦参。
“药类法象”以其独特的思维思辨方式将药物进行架构,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合的思想。这种独特的“法象”思维方式,补充了宋代以前药理学的匮乏,开创了药理学新思路,为后世的用药思辨开启了一种新的思潮。
[1]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 张元素.医学启源[M].任应秋,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3] 李杲撰.脾胃论[M].鲁兆麟,彭建中,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
R289.1
A
1006-3250(2015)03-0338-02
2014-10-2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资助项目(2007CB5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