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雪诊治四时温病特点探析*

2015-01-24郑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风温秋燥温病

郑齐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薛雪诊治四时温病特点探析*

郑齐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以其著作《湿热论》名世,后人辑录的薛氏医案主要有《三家医案合刻·薛案》与《扫叶庄医案》。笔者将其与《湿热论》相参,对医案中有关风温、春温、湿温、暑病、秋燥的内容进行了搜集与研究,并对其四时温病诊疗特点做了初步探讨:对风温初起每以辛甘凉润为治,春温辨治中谨守卫气营血辨治思路,湿温病以调理气机、气化湿化为主要宗旨,暑病重在透邪外出,秋燥详于温燥之治。

四时温病;诊疗;特点;薛雪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以其著作《湿热论》名世。该书弥补叶桂《温热论》详于温热、略于湿热的不足,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传变规律、辨证立法、遣方用药做了系统阐发,初步构建了湿热类温病的诊疗理论。除此之外,经后人辑录的薛雪医案主要有《三家医案合刻·薛案》与《扫叶庄医案》。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湿热论》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囿于薛雪医案真伪之争,从中挖掘临证诊疗规律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认为这两部医案本身的学术内容较为丰富,特别是将其与《湿热论》相参,深入研究薛雪诊疗思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有鉴于此,笔者对薛雪医案中有关风温、春温、湿温、暑病、秋燥的内容进行了搜集与研究,并对其四时温病的诊疗特点做了初步探讨。

1 风温初起,每以辛甘凉润

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以春季多见。风温一名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但其所指的风温是热病误治后的坏证,与后世温病学风温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明确提及:“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经》谓春病在头,治在上焦。[1]”薛雪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辛甘凉剂清上”治疗风温初起之证,是其较为鲜明的特点,以下结合具体病案加以阐述。

风温咳嗽,下焦阴虚,先以辛甘凉剂清上。[2]114,118,120,121方药:桑叶、大沙参、麦冬、玉竹、川贝、生草、糯米泡汤煎。

本案述证虽简,但结合薛雪在另一则医案的按语“治法以辛甘凉润为主”[2],比较清晰地体现了他治疗风温初起的法度。对于温病的发病,他吸收了王叔和、朱肱的观点,提出“失藏人身应之,患此者最多”[2]的看法,认为不论风温、春温,皆与冬天没有很好的闭藏阳气、阴精有很大关系,所以案中特别强调“下焦阴虚”,用药也以甘寒润剂为主。该方在其医案中曾两次出现,可见是其常用的套路。以桑叶辛凉宣泄肺气,沙参、玉竹、川贝、麦冬润肺止咳、清热生津,“上润则肺降,不致月贲郁,胃热下移,知饥渴解矣”[2]。方后糯米泡汤煎,体现了其护阴顾脾的思想,此细微处不可不察。

2 春温辨治,谨守卫气营血

春温是由温热病邪内伏而发的急性热病,其特点为起病即见里热证候,严重者可见神昏、痉厥、斑疹等,本病多发生在春季或冬春之交或春夏之际。本病的论述肇端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之论,其后医家代有论述。明·王安道明确提出本病为怫热自内而达于外,故起病即见里热之证,强调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对于本病的治疗,薛雪借鉴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厘定的卫气营血辨治方法,施用于该病发展过程中自气至血各个阶段。现仅举例说明之。

温邪有升无降,经腑气机交逆,营卫失其常度,为寒热,胃津日耗,渴饮不饥,阳气独行,则头痛面赤。是皆冬春骤暖,天地阴虚温热卫泄,营热久延不已,最为棘手,拟从心营肺卫治之[2]。方药:鲜生地、金银花、桑叶、小麦、郁金、犀角尖、淡黄芩。

本案虽没有明言春温,但从“冬春骤暖,天地阴虚温热卫泄,营热久延不已”这段论述来看,基本符合春温的发病特点。案中虽云营热但并未见到肌肤发斑、吐衄等营分证的典型表现,但药中已有凉营之品,似乎是气分热盛、伤及营阴阶段。薛雪的选方以生地、犀角凉营,以黄芩清气,桑叶、银花透表达邪,亦与叶天士透热转气之法同义。小麦益心气、郁金凉心血,这两味药使用得比较精妙,全方配伍严谨得当、中规中矩而又不失灵动飘逸。

3 廓清湿温,力主畅达三焦

湿邪为患,以其致病特点独特、致病范围广泛、病机演变复杂,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成为临证研究和著书立说的热点。薛雪的《湿热论》以湿热立论,但未提湿温二字,使得后人困扰于其所论湿热证与湿温病的关系。吴瑭、章楠基本将其所论与湿温病等同,而雷丰则认为不可将二者等量齐观。笔者认为,湿温病仅是湿热类外感病的一种,《湿热论》论述的是湿热类外感病发生、发展、辨治的一般规律,它适用于湿温病,也可以应对其他湿热类外感病,甚或内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见到湿热的病机变化,亦可参照变通,其医案就很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

夏季水土之湿,口鼻受气,着于脾胃,潮热汗出稍凉,少顷又热,病名湿温。医但知发散清热消导,不知湿郁不由汗解。舌白不饥,泄泻[2]。方药:滑石、白蔻仁、茯苓皮、猪苓、通草、厚朴、泽泻。

病本湿温,元气不能载邪外出,有直犯中焦之势矣。拟以栀、豉上下分开之,姜、芩左右升降之,芳香之草横解之,以冀廓清诸邪,未识得奏肤功否[3]。方药:黑山栀、淡芩、川郁金、生香附、炒香豉、生姜、鲜石菖蒲、生甘草。

湿温病是一种常见的湿热类外感病,自《难经》提出以来,历代医家皆有发挥,自温病学派崛起以来,对该病的论述颇丰。薛雪在《湿热论》中并未提及湿温的病名,其意在归纳、提炼湿热类外感病发生、发展、辨治的一般规律。在他这几个医案中,提及了湿温的病名,并初步展示了他的治疗思路。案1把湿温的病因、致病途径以及临床表现中的主要特点勾勒出来,并指出一般的清热消导发散诸法皆不适用,观其方药基本仍是芳香化湿与淡渗水湿合用,与后世的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立意相近。案2主要体现了薛雪治疗湿温“廓清诸邪”的重要思想,所以从上下左右各个方向上疏利气机,“栀、豉上下分开之,姜、芩左右升降之,芳香之草横解之”。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与其对湿热病病机特点的认识不无关系。他提出湿热病邪致病后,在病机演变上有“蒙”、“流”、“壅”、“闭”、“阻”的特点,致使三焦气机受阻。而三焦气化、水行又皆以中焦脾胃为枢纽,因此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的三焦气化失常是湿热证的病理基础,治疗当抓住要害,以调理气机、恢复正常气化功能为主要宗旨。

4 疗暑病,每重清透

暑热病邪是在炎夏盛暑的高温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致病温邪,具有强烈的火热性质,它所引起的温病主要是暑温。暑为火热之气,性属阳邪,湿为水湿之气,性属阴邪,两者性质虽然不同,但常相兼为患,所以暑热致病每挟湿邪。对暑湿的治疗体现了薛雪在《湿热论》中论述湿热类温病发生、发展、治疗的一般性原则,当然针对暑邪又有其特殊性。限于篇幅,这里仅讨论薛雪对于单纯暑病的治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透散暑邪,给邪以出路。

暑风上郁阳分,昼日头痛,鼻渊[2]。方药:鲜荷叶汁、青菊叶、滑石、羚羊角、连翘、桑叶、银花。

案中所言暑风,并非暑热之邪亢盛引动肝风之“暑风”,仍是暑热之风的意思,是病因概念,其导致的疾病基本是伤暑、冒暑之类。曹炳章先生曾总结:“暑之伤人,轻者曰冒,重者曰伤。[4]”本案中暑为阳邪,易袭阳位,头为诸阳之会,尤易受侵。暑邪上受,蒙闭清窍,故有头痛、鼻渊之证,所以用桑叶、菊花、连翘、银花等轻清上浮、宣透热邪的药物。荷叶是清暑佳品,取汁鲜用,其效尤著。滑石亦是清暑利湿的常用之品。王纶有云:“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5],开达下窍,导邪外出。羚羊角看似与方中诸药不甚相合,其实笔者认为“羚羊清乎肺肝”,它不仅是凉肝息风的佳品,亦是清泄肺热的良药。而鼻为肺窍,暑热鼻渊,一来用其清肺热、治鼻渊,二来其平肝之功可医头痛,一举两得。

5 治燥邪,详温略寒

清代医家喻嘉言深入思考燥邪致病的问题,把燥邪致病的时令定位于秋季,提出“春月地气动而湿胜,斯草木畅茂。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故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6]的重要观点。至此,“秋燥”才成为一种独立的病证被后世医家不断加以阐发。对秋燥的性质,明清医家亦有不同认识。喻嘉言认为燥气“同于火热”,沈明宗却认为“燥属次寒”,而俞根初、吴鞠通、王孟英、费晋卿等医家则认为秋燥有温凉两类,这种对燥邪性质认识上的分歧以及以温凉类分秋燥的方案,一直延续至今。观薛雪这部分医案,由于医案数量较少,难窥其全貌,基本也是仿照叶桂温燥的治法,而于凉燥未有涉及。

形瘦液少,暑湿泄泻初愈,又咽干咳嗽,以暑挟湿,秋热化燥,乃胜复之理。方药:玉竹、麦门冬、北沙参、生甘草、桑叶、南沙参[2]。

案语中胜复之理当以刘完素亢害承制之论理解。“大暑至秋分属土”,[7]39雨湿过重,按照亢害承制理论,木来克土,遂风气过亢,之后金来克木,天气凉爽,“凉极而万物反燥,乃火化制其金也”[7],所以才有“秋分至小雪属金,故凉而物燥也”[7]。从刘元素亢害承制之论来看,秋分之后的燥气当有先寒后热两重特性,而薛雪之秋热化燥之论也只是温燥一面,其治法基本不越叶天士藩篱。燥邪初受,邪在上焦之肺,治疗上“当用轻药,以清上焦”[1]。多选用辛凉之品,如桑叶轻疏表邪,再配伍甘寒性润不腻之品,如玉竹、麦门冬、沙参润燥生津。

以上通过搜集、分析薛雪医案中治疗风温、春温、湿温、暑病、秋燥的代表性医案,探讨其对四时温病的诊疗特点,亦是从临床实践角度解读其温病学术思想。笔者认为,对薛雪学术思想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湿热论》的学习,需要深入研读其医案,挖掘其温病诊疗思想。就四时温病而言,其对湿温的诊治还是卓有特色的,对其后温病学医家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限于篇幅难以示其全貌,只能略举数例,窥豹一斑,留待方家斧正。

[1]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徐灵胎,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734.77.

[2] 清·薛生白.扫叶庄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3] 清·薛生白,叶天士,缪希雍.三家医案合刻[M].吴金寿,纂.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8.

[4] 肖永芝.温病大成(第3部)[M]//曹炳章.暑病证治要略.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1425.

[5] 明·王纶.明医杂著[M].沈凤阁,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2.

[6]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M].蒋力生,叶明花,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505.

[7]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

R254

A

1006-3250(2015)03-0249-02

2014-12-09

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2009FY120300)

郑 齐(1975-),男,助理研究员,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框架结构、中医学术流派与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风温秋燥温病
“风温”概念演变探源*
石横特钢3#高炉热风炉智能燃烧技术应用实践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玉钢1080m3高炉提高风温实践
7份食谱帮你滋阴润肺祛秋燥
秋燥不中招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养阴清肺汤治疗秋燥咳嗽22例
影响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平稳运行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