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摸腹部诊法与中医腹部切诊法之比较*
2015-01-24叶挺,张岚
叶 挺,张 岚
(1.贺州市中医医院,广西贺州 542899;2.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
瑶医摸腹部诊法与中医腹部切诊法之比较*
叶 挺1,张 岚2△
(1.贺州市中医医院,广西贺州 542899;2.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
通过查阅、分析和归纳有关瑶医和中医腹部切诊的相关文献,有针对性地就瑶医手摸诊法摸腹部和中医腹部切诊法的定义、原理、诊断方法、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进行简要比较,以期推广瑶医药技术,为瑶医诊断学的继承、发扬及现代化研究提供线索。
瑶医;手摸诊法;切诊;诊断方法
瑶医学的传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虽然没有其民族文字记载,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用任何仪器设备就可以起到初步诊察全身各脏腑功能的作用,具有操作简易、便于实用的特点,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具有提前预测疾病的功能,是瑶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1]。由于对瑶医药的研究近代才开始,许多人对瑶医学不够了解。在此特将瑶医常用的摸腹部诊法和中医腹部切诊法进行简要比较,以加强瑶医药的传播和推广运用,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1 瑶医手摸诊法之摸腹部与中医腹部切诊定义比较
摸腹部主要是检查脐部和腹部的血脉跳动情况以诊断疾病。瑶医学认为脐是血脉汇集点,全身的病变皆可在脐及脐周血脉上反映出来[2],因此具有鲜明的瑶族文化特点。
中医切诊之按脘腹是通过触按胃脘部及腹部,了解其凉热、软硬、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以协助判定内在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病理变化,从而进行临床治疗的一种诊断方法[3]。瑶医学的手摸诊法摸腹部类似这一说法,但又具有其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经验。
2 瑶医与中医原理比较
瑶医的“诸病入脉论”指出,任何一种疾病不论从外而病,还是从内而病,病邪都是通过全身的筋脉播散、传变并侵犯人体各处[2]。而人体血脉都汇聚在脐部,进而脐和脐周血脉的相应部位可以反映全身不同部位的病变,从而判断疾病的转归、缓急、严重程度及性质。瑶医摸腹部以脐为基本点,这一理论基础和中医腹诊中的脐诊相似。
中医的“脐”又称“神阙”,属任脉,是婴儿断脐后留下的瘢痕组织,为人体中心、血脉之蒂,精、神、气血往来之要冲,与神气、元气及人体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脐在任脉之上,任脉为“阴脉之海”。通过与其相表里的督脉即“阳脉之海”的协同作用,调剂全身气血[3]。这一说法明显异于瑶医脐为血脉汇聚点的观点。瑶医的摸腹部为腹部各类疾病诊断的第一步,可以首先判断病情的轻重、性质和病程的长短。
3 诊断方法及诊断内容的比较
瑶医学分区主要依靠4条简单的直线。一是以脐部为中心点,作“十”字,脐上三寸为胸点,主人体心、胸、肺等上方疾病。脐下三寸为子宫点,主子宫、输卵管疾病。剑突下为心点,主心、胃疾病。脐旁左侧为血路,脐旁右侧为水路。脐部左右两侧为两个肾点,主肾疾病。二是“十”字间分别画两条平行线,脐正上端,行经两乳、颈部、眼等称火线。脐至两下端称为膀胱线,男主精,女主血,同主生殖系统疾病。三是两胁下(肝、肺之间)形如“人”字和“八”字。八字右侧为肝,左侧为肾。四是两乳头下两点为脚点,主肺疾病。五是胸骨上窝,主心肺疾病[2]。瑶医手摸诊法摸腹部法的形成,与瑶医“诸病入脉论”、“气一万化论”等理论息息相关。
中医诊断学把胸腹部划分膈上为“胸”,膈下为“腹”。侧胸部腋下至十一、十二肋骨的区域为“胁”,剑突下腹部位置为“心下”,上腹部位置为“胃脘”,脐上部位为“大腹”,脐下为“小腹”,“小腹”至两侧为“少腹”[4]。中医和瑶医是2种古老的诊法,检查患者都是取平卧位,双手平放躯体双侧,两脚伸平,充分暴露出腹部,而且都是站在病人的右侧。相比之下,瑶医的摸腹部给人感觉更容易让人接受。
正是因为这些基础理论的区别,使瑶医区别于中医,瑶医在手摸腹部上更注重通过自身感受血脉的变化去诊断疾病。中医则是着重于通过切诊中的按法来分析疾病,两者都凝聚着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不同的传承方式。
4 正常腹象表述比较
瑶医认为,手摸腹部正常的脉象是脐部脉不浮不沉,节律一致,和缓有力,往来自如流利。四周的小血脉向脐部来回弹动,其节律、强度与脐脉一致。妇女脐旁左侧(穴路)若血脉由上往下很顺利,不返回者为经期[2]。
瑶医的手摸腹部必须依靠医者的自我感受来辨别疾病,而相对客观的中医腹诊则认为,正常人腹部的肌肤细密、润泽、颜色如常,上腹部稍低,下腹部微丰,中间微凹,两旁略高,常与胸骨下端到耻骨联合连线相平。脐孔稍凹陷,小儿和肥胖者可稍隆起,身体瘦弱者可稍见凹陷,皮肤光洁、无黄染、皮疹、溃疡、水肿、瘀斑等[5]。
在这2种传统医学对同一部位正常状态的不同描述中,可以感觉到虽然都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但瑶医学基于各种历史性因素、地域性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在没有民族文字的情况下,只能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因此总结起来更加简单,更易于传播。
5 2种腹诊法在妇科诊断中的异同
瑶医摸腹部诊法的临床意义与中医腹诊也不相同,尤其是在妇产科诊断方面别具特色。
5.1 脐下三寸
①瑶医:脐下三寸为子宫点,主子宫、输卵管疾病[2];②中医:脐下三寸为关元,又称丹田处,是肾间动气的出入之处,而肾间动气又为元气之根[5]。
5.2 脐脉数
①瑶医:脐部脉数——内热[2];②中医:脐下跳动一息六至以上为冲任伏热[5]。
5.3 脐脉乱
①瑶医:脐部脉浮乱即月经失调,多为月经先期[2];②中医:脐下筑筑跳动者称脐下悸动,多见于肾气亏虚、冲脉为病[5]。
5.4 脐下动
①瑶医:子宫点旁有两条脉跳动,即为两条月经线。若两条月经线来回流动、节律一致,则月经正常;如一侧正常,另一侧脉快为月经失常。若以往正常,现两条月经线均停跳为停经,有怀孕的可能[2];②中医:正常脐周动气是动而和缓有力,一息四至,绕脐充实,深藏不露,且常人无所觉察,如脐下部位跳细弦或拘紧而急,按之较深则多为寒邪内胜[5]。
6 总结与分析
瑶医手摸诊法与中医腹诊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都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总结的精髓。在治疗疾病上都有其独到之处,瑶医药不但用药简单方便且来源广泛,方法多种多样,别具民族特色。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医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不断追求更适合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和方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民族医药在我国的复兴与发展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作为独具特色的瑶医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作为依据和指导。瑶医手摸诊法作为瑶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妇产科疾病方面补充了重要的诊断方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了解和研究。在此对瑶医手摸诊法之摸腹部与中医腹诊法的异同进行简单介绍,以期为推广瑶医药学术、促进瑶医药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2] 覃迅云,李彤.中国瑶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2.
[3] 王琦.中国腹诊[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10.
[4] 季绍良,成肇智.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5] 肖凡,李玄,陈波.中医腹诊与用药[M].太原:陕西科技出版社,2007:7.
R29
A
1006-3250(2015)03-0261-01
2014-12-15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10417-1)
叶 挺(1990-),男,广西贺州人,中医师,从事中医药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张 岚(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国医学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学的教学与理论研究,Tel:13597005775,E-mail:zhanglanhr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