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水痘的研究现状

2015-01-24林云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外治水痘中医药

万 勇,林云华

(南昌市第九医院,南昌 330002)

中医药治疗水痘的研究现状

万 勇,林云华

(南昌市第九医院,南昌 330002)

水痘是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水痘有较深远的经验积累,近年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故就水痘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加以归纳和分析,并通过归纳总结各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阐述提出了新的见解,对水痘治法方药的临床研究近况加以综述,同时对中医药治疗水痘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个人见解。

水痘;中医药;治疗方法;研究症状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以先后出现并同时存在的斑疹、丘疹、疱疹、结痂为主要特征,该病好发于儿童,中医以其形态如痘、色泽明净如水泡而得名[2]。查阅中医古籍发现,宋朝以前无类似疾病记载,正如《景岳全书·痘疹诠》所说:“但考之《内经》则止言疡胗,即今斑疹之属也。故自越人、仲景、元化、叔和诸公皆无一言及痘,可见上古本无是证。”一直到宋·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中最早提出“疮即今之所谓痘”,其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疮疹论》则正式立名“水痘”:“其疮皮薄,如水疱,破即易干者,谓之水痘。”此后又有水疱、水疮、水花、风痘等别名。自宋以后中医对该病的诊治有大量的古籍和文献记录,近代也有进一步的发展,相对于西药治疗,中医治疗在病程和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上都有一定的优势,特归纳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

在古代医集中,早先对水痘的病因论述认为是秉先天胎毒而发。《小儿痘疹方论》:“其母不知禁戒,纵情浓味,好啖辛酸,或食毒物,其气传于胞胎之中,此毒发为疮疹”,其后历代医家论述不一。《古今医统大全》认为系热毒熏蒸皮肤而致,而《张氏医通》认为“由风热郁于肌表而发”,《医宗金鉴》主张“水痘发于脾肺二经,由湿热而成也。”综上所述,结合现代医家观点认为,水痘病因外感时行邪毒,内伤湿热蕴于肺脾两经,时行邪毒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蕴郁于肺,使肺的宣通肃降功能失常,故见一系列肺卫症状,时行邪毒与体内湿热相搏于肌腠,外发肌表而成水痘布露。若外感邪毒较轻,多病在卫表,表现为疱疹形小、点粒稀疏、疹色红润、全身症状轻浅;若素体虚弱或湿热较重,邪毒炽盛则易内犯气营,可见疹点密布、痘疹形大、疹色红赤或紫暗、疱浆混浊多伴有壮热。重症者若失于调治,则邪毒内陷或邪毒犯心而出现变证。

2 治法方药研究

2.1 辨证论治

水痘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各医家多按照自己的观点辨证分型、组方用药。陈义春[3]等认为水痘属于温病范畴,介于卫分和气分之间,故采用温病条辨的化斑汤加减治疗236例,痊愈2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4.91%。王恩厚[4]将水痘分为轻症和重症,轻症仅有肺卫症状,重症者呈现气分与营分证候,认为其病因主要为湿、热、毒,故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自拟解毒冲剂方治疗:金银花30 g,蒲公英24 g,天花粉、赤芍药、牡丹皮、车前子、秦艽各10 g,生甘草6 g,共治疗110例,连续服药7~10 d均痊愈。退热时间最短8 h,最长2 d,平均1 d;皮疹结痂时间最短3 d,最长6 d,平均3.5 d。李清太等[5]认为,水痘病机应着眼于“邪毒”和“湿热”两方面,重点在于热毒,采用自拟银翘清解方加减治疗水痘,130例经服用银翘清解方治疗均在5~8 d治愈,无1例并发症发生。许林英等[6]认为,水痘患儿多因脾虚食滞为先,脾胃内伤则诸疾由生,湿热邪毒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临床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辅以健脾消食,采用枳实导滞汤加减治疗水痘126例,其中显效 89例,有效 37例,总有效率100%。

2.2 中西并治

石春俐等[7]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清解透表汤,与单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组对照共治疗52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2%,对照组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疱疹愈合的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皮疹消退的平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谷名成等[8]治疗水痘患儿41例,在服用利巴韦林分散片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土茯苓汤:土茯苓、滑石各15 g,茯苓、薏苡仁、连翘各12 g,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0 g,大青叶8 g,结果总有效率100%,无1例并发症。曾金莲等[9]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水痘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结合组44例,根据证候不同分别给予银翘散(风热轻证)和清瘟败毒饮加减(热毒炽盛证),并常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对照组42例,仅给予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均连续服药5 d为1个疗程。结果结合组痊愈率80%,对照组48%,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单方单药

由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制作而成的中药制剂在水痘的临床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李晓娅[10]选择门诊6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5 d后对比。治疗组在退热、疱疹结痂、缩短病程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张建军[11]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用药3~5 d,观察到治疗组在退热、退疹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肖诏玮[12]将热毒重症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瓜子金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片剂治疗,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有着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积累,清·吴师机《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可见,水痘的外治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宋建蓉[13]详细介绍了其导师刁本恕治疗水痘经验,认为临证当辨热偏盛或湿偏盛而选择不同的治法,同时均宜内外合治尤重药浴,常用外治洗浴方:千里光、野菊花、板蓝根、大青叶、苦丁茶、蝉蜕、生大黄、白矾等加减。文中认为小儿服用中药相对困难,经灵活变通、辨证施浴,以外治补内服汤药之不足,不仅具有水疗和止痒的作用,还具有中药对机体产生医疗效能的优势,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病程,易于操作。武英等[14]治疗水痘100例,用当地新鲜苦芷全草300~500 g,煎水坐浴外洗全身,每日1~2次,疗程1~6 d,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出现。张磊等[15]介绍了使用自制冰黄搽剂治疗水痘经验,认为冰黄搽剂可使水痘患者迅速止痒,水疱较快收敛,临床已使用近20年,疗效确切。

3 结论

水痘是一种呈全球分布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在临床上几乎人人对水痘病毒易感。因此,一般多在儿童期即被感染,但很少被认为是一类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如若处理不当,水痘可能并发一些严重的疾病,如肺炎或脑炎甚至导致死亡。当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缺乏特异性,多以抗病毒和对症处理,而无法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综观近年来的文献资料,中医药对水痘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优势体现在:一是通过中医药的治疗,可以使水痘的病程、发热的时间缩短,能迅速缓解皮肤瘙痒,使疱疹尽快结痂,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二是治疗的方式方法多样,包括中药内服、静脉输液、外洗、坐浴、外搽等等,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制定适宜有效的治疗方案;三是中医药治疗经济实惠,群众容易接受。

虽然针对水痘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但水痘的中医药理论研究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痘的辨证分型各家看法不一,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一部分医家从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中分型论治,而另一部分医家认为应从卫气营血辨证较为符合传染性疾病规律;②中医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如果按现代医学标准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将可能影响其疗效,但目前仍无法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③针对水痘的中医药治疗药物作用机理表达不够,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基础研究不够深入,不能提供其主要成分含量、理化特性、生物学活性和作用靶点等科学实验数据,难于走出国门为西方医学界所理解和接受;④在针对水痘的中医疗效评价中,未能建立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大部分文章多停留在患者的主观感觉上,而客观的量化指标不足,导致文章的说服力不够。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6.

[2]汪受传,陈争光,戴启刚.水痘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11,7(3):1-4.

[3]陈义春,吴隆庆.加减化斑汤治疗水痘23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7):30.

[4]王恩厚.解毒冲剂治疗水痘110例[J].河北中医,2003,25 (5):351.

[5]李清太,黄仕桂.银翘清解方治疗水痘13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55-56.

[6]许林英,严仲才.枳实导滞汤加减治疗水痘126例[J].陕西中医,2006,27(4):436-437.

[7]石春俐,朱广家.中西医结合治疗水痘患儿2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8):29-31.

[8]谷名成,吕文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水痘41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8):679.

[9]曾金莲,熊冠华,胡运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水痘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757-2758.

[10]李晓娅.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水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587.

[11]张建军.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8-99.

[12]肖诏玮.金宏声治疗小儿重症水痘43例[J].陕西中医,2004,25(11):995.

[13]宋建蓉.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学分会,2011:192-195.

[14]武英,高晶.苦芷治疗水痘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4):145.

[15]张磊,王微.冰黄搽剂治疗水痘[J].新中医,2007,39(1): 60.

R272.2

A

1006-3250(2015)01-封三-02

2014-10-05

万 勇(1969-),男,江苏如皋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传染病的临床与研究。

猜你喜欢

外治水痘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外治杂志
生水痘真难受
水痘源流考
·启 事·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水痘王国
成人出水痘后果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