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粒种子都发芽

2015-01-24胡镜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医学杂志中医学

胡镜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让每一粒种子都发芽

胡镜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国梦;中医学;基础理论;创新;继承

时光荏苒,自是一年新春景!在各位的呵护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喜迎弱冠之年。谨此向长期关怀、指导、支持杂志成长的各位学者,特别是广大编委、作者和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今,一个追求“中国梦”的共同愿景正深入人心,新的中国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梦”寄托了我们对于充满希望的未来的期待,其在文化价值上的追求使我们能够重新认知并珍视东方文明的丰富内涵,用平视的眼光,不卑不亢的心态,追寻久已失落的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个重要的支点一定是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对于中医学乃至未来生命科学体系的重构都至关重要。正如美国万尼瓦尔·布什在《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一书中所写到的:“一个在新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不管它的机械技艺多么的高明。”任何国家或者学科如果缺乏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成功,注定将会失败。正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这本杂志的责任和价值。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当今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有悲观者常以中医基础理论面临概念异化、空洞化进而将导致理论体系崩析警示大家,而乐观者认为现代科学理念的变革和技术方法的进步将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带来春天;铁杆中医常将未来拯救人类的历史重任托付给我们,反对者则视中医如历史的沉渣而肆意抨击之。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悠悠千年的中医学即使在近百年西方科技大潮的猛烈沖蚀中依然自立,但其处在或将突飞猛进引领生命科学潮头或将被现代科学消融直至逐渐消亡的十字路口,自是不争之事实。我们有欢欣,我们有沮丧,我们有高兴,我们也有迷茫:我们的“新常态”是什么?我们能或不能做什么?我们未来的路如何走才能更好?现实的情况有时候让我们忧虑未来的中医理论能否永远保有其根植于东方文明土壤和独特临床实践认知模式的灵魂,能否永远直面挑战从而自信地固守住中医药人的精神家园。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正视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着眼点是在当今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如何更好地肩负起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另一方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目前还是形式较为单一的传统纸质媒介,在“新媒体”迎面扑来的今天,它还面临现代信息技术高速进步和传播模式多端变化所带来的强制性挑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作为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题的专业学术期刊,自其创刊之始即以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术交流和发展为办刊宗旨。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的主窗口,《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一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此《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弱冠年华之际,再次思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的责任和发展环境后,我们在新春之际给它一个寄语来托付我们的期许——“让每一粒种子都发芽”,以此鞭策我们用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精耕细作,沃土培元,牢牢着力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努力把它建设成一个传播经典、鼓励创新、兼容并蓄、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交流大平台和中医思想汇集、融合、升华的大熔炉,努力让每一粒“思想的种子”都能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藉此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再次感谢广大的编委、作者和读者与我们一道携手同进,感恩崇敬的历任同仁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家园!“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愿我们中医理论之精神家园里永远春意盎然,绿树长青!

R222.19

A

1006-3250(2015)01-0003-01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医学杂志中医学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海军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基础理论探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简介
《转化医学杂志》稿约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