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苍龟探穴治疗颈型颈椎病571例临床观察*

2015-01-24黄亚林张启明李瀚鹏杨志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颈型针刀颈椎病

黄亚林,张启明,李瀚鹏,杨志秀

(1.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亚林中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针刀苍龟探穴治疗颈型颈椎病571例临床观察*

黄亚林1,张启明2△,李瀚鹏1,杨志秀1

(1.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亚林中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颈型颈椎病;针刀;苍龟探穴;临床观察

颈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的早期阶段,约占颈椎病的40%~60%,我们采用针刀苍龟探穴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长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

选择2000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唐山市开平区亚林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的571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255例,女性316例,平均年龄49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8年。

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史;②多发于青壮年,长期低头工作、学习或看电视者,常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④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压头试验阳性[1]。满足①②③或①②④且X线未见椎间隙狭窄的患者即可诊断为颈型颈椎病。

2 治疗方法

让患者手扶椅背取端坐位,或胸下垫枕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据针刀手术标准碘伏消毒,铺洞巾,0.1%利多卡因5 ml由浅入深浸润麻醉,深至3 cm,适应5~15 min后施术。施术者戴无菌手套,一手拿无菌棉球包裹针体,一手拿Ⅰ型HZ系列针刀,避开延髓垂直刺入皮肤。对于肌纤维仅行横向分离和纵向切割,对于硬结行针刀苍龟探穴手法。即在直刺进针得气后,自硬结深层(地部)一次退至浅层(天部),扳到针身,依先上后下、再左而右的次序斜刺进针。向每一方向针刺,都由浅入深分三部徐徐而进,得到沉、紧、硬、滞针感后,一次退至硬结浅层,改换方向依法再刺。施术后局部要形成血肿,酸胀感明显约1周后消失。

督脉的大椎和手太阳小肠经的肩外腧是颈型颈椎病硬结的好发部位,也是治疗的必用穴位。另外还可选用棘突间隙、膀胱经颈部循行路线及横突连线上的阿是穴。每隔15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病情较轻者1次治疗即获显效,较重者3个疗程显效。

3 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消失,颈部活动自如,能正常工作,随访1年不发;好转:颈、肩酸痛减轻,半年内复发;未愈:颈、肩酸痛未见明显缓解。在571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中,治愈306例,有效211例,无效54例,总有效率90.5%,略低于其他针刀治疗该病的报道[2],可能与疗效的观察时间有关。

4 讨论

滑伯仁的《十四经发挥·十四经脉气所发》曾言:“督之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大椎是督脉穴位,也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泻之可清诸阳经之邪热盛实、通督解痉,补之可壮全身之阳、固卫安营。肩外腧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其表层有斜方肌,深层有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是肩部肌肉劳损的好发部位,松解该穴位常使患者肩部有负重骤释感,故选取两穴作为施术部位。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其发病机理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可大致分为椎动脉供血不足学说、交感神经学说、颈髓损伤学说、本体感觉学说四类[3]。我们认为该病的病根不在颈椎本身,而在颈椎周围的软组织,因为许多颈椎明显增生的患者颈部功能障碍并不明显,而颈椎退行性改变不明显的患者却有明显的症状。颈型颈椎病常因长期低头工作、学习或看电视引起,后者造成的是颈椎周围软组织慢性损伤、增生,影响血运故颈部酸麻胀痛,影响头部供血则头晕头胀[4]。

小针刀具有切割、分离、铲剥三大作用。苍龟探穴法是徐急补法与针向行气法组合而成的复式手法[5]。将小针刀与苍龟探穴法合用治疗颈型颈椎病之所以获得长期疗效,是因为该法比一般针刺的创伤面积大,治疗后常于局部形成直径约1 cm以上的血肿,酸胀感明显者近期和长期疗效显著,可能与由于血肿刺激局部毛细血管增生、微循环改善有关。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001.1~001.9-94)[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85.

[2]沙荣,陈立.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2):122,106.

[3]刘佳,曾国禄,等.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及中医药治疗近况[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62-64.

[4]孙祺,杜吉文,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与防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6(53):76-77.

[5]陆寿康,胡伯虎,张兆发.针刺手法一百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113-114.

R245.9+9

B

1006-3250(2015)01-0085-01

2014-09-1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2ZX10005010-004)

黄亚林(1961-),男,河北唐山人,从事中医药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张启明(1964-),男,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理论的定量和实证研究,Tel:010-64014411-3311,E-mail:zhang_917@126.com。

猜你喜欢

颈型针刀颈椎病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牵引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