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评价

2015-01-24钱爱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期
关键词:肺性脑病预见性

钱爱云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评价

钱爱云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实施下列预见性护理措施: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密切观察正确评估、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提高安全防护措施、出院指导。结果60例观察组患者发生肺性脑病1例(1.67%,1/60)低于对照组的7例(11.67%,7/6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7.873±4.66)d短于对照组的(21.57±5.34)d(P<0.05),护理满意度59例(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50例(83.33%,50/60)(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肺性脑病;预见性护理;效果

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1],患者多数有明确诱因,在昏迷前期常出现先兆症状,若能早期预见性治疗护理,一般能完全逆转,预后较好[2]。近年来我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性脑病预见性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41~78岁,平均(51.36±14.56)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90例,中学25例,大学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气喘、咳嗽、胸闷、排痰困难,动脉血气分析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并伴有轻重不等的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3]。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入院时不存在肺性脑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实施下列预见性护理:①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应用镇静催眠药、麻醉药等;避免快速利尿,及时处理严重的呕吐和腹泻;防止感染,发生感染时遵医嘱及时准确地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值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合理控制氧流量,持续吸氧,持续低流量吸氧(1~2 L/min),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低于90%患者考虑面罩吸氧。呼吸衰竭者可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注意避免高流量吸氧,避免氧中毒诱发肺脑[4]。②密切观察,正确评估。观察神志、脉搏、血压、呼吸、瞳孔、眼结膜的变化,肺性脑病是逐渐发生的,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就会有转机,早期多在夜间发生,患者有睡眠昼夜倒错现象或脾气性格改变、情绪反常;末梢循环障碍,出现发绀。因脑部水肿出现眼球结膜充血,眼角处结膜水肿,后期病情加重可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昏迷等[5],经常与患者交谈询问如年龄及进行数字连接试验,如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早判断。③加强心理护理。患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会有各种思想顾虑,护士从心理上给予安慰,耐心做解释工作,介绍治疗成功病例,介绍目前治疗发展状况,消除顾虑,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6],对患者异常行为采取体谅宽容的态度,尊重其人格。④饮食指导。因这类患者病程长,消耗大,年龄大又有心功能不全所致胃肠道淤血,影响消化和呼吸,所以应加强营养,维持正常所需热量,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恢复。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鼓励患者进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合并心力衰竭时给低盐饮食;昏迷者或精神失常拒食患者,应插胃管给予鼻饲流食。⑤提高安全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外,将患者安置在安全床位;病房内避免放置不安全用品,如玻璃杯、小刀、皮带等;与家属说明病情以利配合治疗,减少或谢绝探视。⑥出院指导。嘱患者消除呼吸道不良刺激(如戒烟);居室温度应适宜,定时通风,防止忽冷忽热的刺激;避免感染,少到人多的场所去;饮食宜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饮食[7];注意口腔卫生,多饮水;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改善通气,增加有效呼吸,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①肺性脑病发生率;②住院时间;③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EXCEL录入,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肺性脑病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用χ2检验,住院时间采用t检验,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60例发生肺性脑病1例(1.67%,1/60)低于对照组的7例(11.67%,7/60)(χ2=4.2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7.873 ±4.66)d短于对照组的(21.57±5.34)d(t=3.98,P<0.05),护理满意度59例(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50例(83.33%,50/60)(χ2=5.23,P<0.05)。

3 讨 论

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二氧化碳潴留使脑脊液H+浓度增加,影响脑细胞代谢,降低脑细胞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8];但轻度的二氧化碳增加,对皮质下层刺激加强,间接引起皮质兴奋,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翼样震颤、瞌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这种由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称为肺性脑病,又称二氧化碳麻醉,目前认为肺性脑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

预见护理是根据患者发病先兆或潜在的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护理,肺性脑病常有诱发因素,通过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可有效防止肺性脑病的发生[10];肺性脑病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护理人员在配合治疗的同时,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抢救时间;肺性脑病患者因常出现烦躁、焦虑、悲观等情绪,甚至不配合治疗,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劝导,取得信任和合作;肺性脑病早期患者可出现躁动不安、行为错乱、自伤或伤害他人行为,护理人员除加强巡视外,加强安全防护监护可以有效防止肺性脑病时意外情况发生[11];出院指导教会家属观察病情的方法,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访。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率肺性脑病1.67低于对照组的11.67%、住院时间(17.873±4.66)d短于对照组的(21.57±5.34)d、护理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因此预见性护理减少了肺性脑病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12]。

[1]刘亚平.肺性脑病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 16(8):56-57.

[2]刘晨,张晓伟,赵雅宁,等.肺性脑病患者认知障碍临床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1):54-55.

[3]朱卫锋.肺性脑病与动脉血气关系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2,17(6):1035.

[4]郑伟霞.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应用药物早期治疗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35-36.

[5]黄卫华,汤亚琴,李玉,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2):42-43.

[6]孙琼.老年人肺性脑病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2, 10(4):87-88.

[7]饶敏.肺性脑病患者52例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18(6):833-834.

[8]贾趁玲.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5):572-573.

[9]徐芳,尚凤兰.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95-96.

[10]王改琴,党飞荣.预见性护理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观察[J].当代医学,2009,l5(6):104.

[11]李瑞英,冼志莲,李珠英.肺性脑病41例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35-36.

[12]沈丽萍,闰彩红,边竞杰,等.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肺性脑病中的作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7):78-81.

R473.74

B

1671-8194(2015)03-0241-02

猜你喜欢

肺性脑病预见性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PCT、D-dimer和NT-proBNP水平及肺功能与儿童喘息性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关系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