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

2015-01-24郑卓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药事药师药学

郑卓婷

(乐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乐山 614000)

探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

郑卓婷

(乐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 乐山 614000)

目的 探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未来的发展策略。方法阐述我国临床药学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新医改的相关政策为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结果新医改方案中,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药事服务制度以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医疗共建等政策为我国临床药学发展提供了机遇。结论将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与新医改的政策紧密相连,完善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优化药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深入探索临床药师深入基层开展医疗服务的方案是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

新医改;临床药学;发展策略

相关研究表明,临床药师在各类医疗活动中正扮演者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药师不仅能提高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同时还能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经济性。我国政府自2009年起施行新一轮医疗改革,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模式,推行临床药师制度。依据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的药学部门应当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管理模式,对临床药物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并促进临床医学、药事服务及其相关的药物管理工作。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拉开来新一轮医疗改革的序幕。新医改方案中明确了全民医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等基本路线,为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笔者结合多年临床药学工作经验,从当前的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分析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

1 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格局极不平衡,虽然在卫生部的督促下,作为改革试点的部分公立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非试点医院的临床药学水平和临床药师制度不容乐观。有文献指出,我国试点医院的临床药学工作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准,但非试点医院与试点医院之间的差距仍旧较大。试点医院的专职临床药师平均达到3人,相关工作人员达7.55人,而非试点的三甲医院专职临床药师平均只有1.31人,相关工作人员3.28人,三甲以下的非试点医院则水平更低[1]。且多数试点医院的临床药师无法经常对医师用药提出建议或意见多数的药学工作人员仍以观察学习为主,无法在用药决策、审查用药问题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距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人员尚有差距。总体来看,我国临床药学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现总结如下几点:

1.1“以药养医”的难题掣肘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医疗。“以药养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疗体制中的弊病。建国初期,优于政府财力不足,无法供给全国多数医院的正常运转,故允许医疗机构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提价15%用于补偿医院的日常开支。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药养医”逐步成为了医疗系统中的潜规则,“多用药,用贵药”反映了当下“看病难,看病贵”的集中问题[2]。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的初衷即是为了促进合理用药,构建安全、经济、有效的用药机制,这与当下用药“潜规则”背道而驰,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阻力较大。

1.2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缺乏法律保障和激励机制。我国现行的法律仅仅对药师在调配处方做了义务性的规定,且并未直接对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活动做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仅作为部门规章使用,效力低于法律,约束力十分有限,临床药师的职权和职责长期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同时,临床药学相对普通药学工作,更具挑战性,需要药师本人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基础知识,而其工作效果难以直接体现经济效益。故应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药学人才积极投身一线临床的工作,主动提供临床药学服务。

1.3药学教育水平滞后,临床药学人才青黄不接。我国的药学教育总体侧重药物研发及质量控制,为一线医药企业输送了大量研发、生产和销售人才,但对于一线临床的贡献却非常少。药学教育主要走化学或生物模式,药学人才普遍缺乏临床用药知识,更无法使用临床工作的需要[3]。虽然近些年部分高校增设了临床药学专业,但毕业生仍以本科为主,硕博人才稀缺,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2 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发展机遇

2.1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为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奠定基础。新医改中明确规定了“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跳出“以药养医”的怪圈,同时遏制药品的加成收入,实施药品的零差价销售措施,遏制不合理的临床大处方,斩断药品与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医院因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则由政府和医疗服务费相应弥补。“以药养医”机制的取消将大大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的氛围,使药师能够进入临床一线参与决策,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4]。

2.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亟需临床药师参与。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强调“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并将基本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是临床药师最为主要的工作之一。临床药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具体病例,向医师提供有效的用药建议,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使得基本药物资源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防止药物资源的浪费。

2.3药事服务制度有利于临床药师薪资激励政策的实施。药事服务费是指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给予提供有效、安全药品加收的费用。药事服务费应由政府定价,公开透明,纳入医保,允许报销。要是服务费既是对药师劳动服务的认可和尊重,也能够促进临床药师薪资激励政策的形成,调动广大药事工作者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事服务。

3 新医改背景下促进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建议

3.1完善临床药学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相关立法,明确临床药师的权利和义务,医疗机构应采用科学的管理对药事机构进行引导约束,有关部门也应在试点医院的基础上,加速出台临床药学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药事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临床药师应与医师一样,实行准入制度,并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结合,使临床药师更多的参与一线临床的诊疗活动,逐步将处方权授予药师。同时,政府部门可将医保制度与临床药师制度相融合,尝试将合理用药的评价和监管纳入医保体系,促进合理用药的同时,使临床药学工作更广泛的开展。

3.2优化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机制。中国的医药类专科高校应当加强临床药学高端人才的培养,建立药学专业学位,注重临床实践,更加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而作为用人单位的医院,自身也应当加强对药学人才的培养,重视药师的培训和教育,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展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培养深入基层开展医疗服务的临床药学人才[5]。综上所述,将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与新医改的政策紧密相连,完善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优化药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深入探索临床药师深入基层开展医疗服务的方案是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

[1]冯欣,杨红,郭享,等.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与临床药师培养现状调查[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24):2166-2168.

[2]聂思痕,喻亮.全民医保背景下的药品价格规制失灵分析[J].价格月刊,2014,(10):41-44.

[3]张庆柱,郝国祥,邵伟,等.临床药学专业办学规范的思考与建议[J].药学教育,2014,30(1):19-23.

[4]王勇.对于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3):225.

[5]王奎鹏,郭晓娟,李付玻.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与展望[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63-164.

R9

A

1671-8194(2015)19-0277-02

猜你喜欢

药事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