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经》“寒热病”与“热病”针刺规律探析*

2015-01-24时建华石志敏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选穴热病太阴

时建华,石志敏

( 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063000)

外感热病是指因外邪侵入人体而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传变快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现代医学中的多种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有研究发现,《内经》中对于肺热病的描述,就很像2003 年流行的SARS[1]可以依据外感热病来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外感热病的优势。故本研究着眼于《内经》“寒热病”与“热病”针刺规律探析,为中医预防和治疗现代急性外感热病提供理论依据。

1 关于“寒热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可见寒热一词早在《内经》中已广泛应用,有寒热、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鼠瘘寒热、淋露寒热等不同称谓。《素问·风论》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这是内经最早提出的“寒热病”的病名,张介宾在《类经·风证》理解为寒伤阳、热伤阴而为寒热病。章楠则强调风邪导致营卫不通而致寒热病。张志聪强调风邪客于三焦为病,黄元御强调卫气是寒热病发病的关键。《内经》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风邪,并认为寒热病的发病与人的体质有关。并设有《灵枢·寒热病》和《灵枢· 寒热》专篇。“寒热病”临床表现与外感表证不同。《灵枢·寒热病》篇讲到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各自不同症状临床表现:“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 “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皮寒热为邪在肺;肌寒热为邪在脾胃; 骨寒热乃邪在肾。总之,早在《内经》时代对“寒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等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缺少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2]。

2 “热病”热邪在阳,多选阳经;“寒热病”热邪在阴,多选阴经

《内经》提出了热病总的治疗原则“益其不足,损其有余”。《素问·热论》曰: “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 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灵枢註证发微·热病》解释为: “盖阳在表,病先起表,故宜浮而取之。”《内经·热病》又提到:“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可见“五十九刺”是通过针刺达到出汗的“汗法”[3]。总之,热病首先选阳经来泻热,以达到祛除在表之热邪,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作用; 同时实其阴经,以补益阴精的不足。“寒热病”总的治疗原则是: 泻阳经补阴经,阳经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也就是说在总的治疗原则上,“热病”和“寒热病”都要“泻阳经补阴经”,只是泻和补的量、所选经脉、腧穴、操作时机都不同而已。

3 “寒热病”与“热病”选穴都是以远端选穴为主

“寒热病”选穴以阳经络穴和本经远端腧穴为主,皮寒热取足太阳经之络穴飞阳以发汗,取手太阴肺经之列缺、太渊以补肺气,养肺阴; 肌寒热足太阳经络穴以发汗取足太阴经之荥穴大都、输穴太白,以健脾生化津液,以资汗源,泄热退邪;骨寒热取肾经之络穴,以滋肾阴而清热。《灵枢. 热病》篇提出“热病五十九刺”,本组热穴,多由肢体远端穴和头部俞穴组成。其中,四肢二十八穴,头面三十一穴。本组热穴重在泻热之本。其特点为:①多用井穴、荥穴,井穴能开窍醒神,荥主泻热,泻除亢盛之阳邪; ②阳经是阳气汇聚的场所,故多用阳经腧穴;③重用头部热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实四肢”。因此,热病五十九刺,备受后世医家的推崇,此为针刺治疗热病的首选方法。《素问·水热穴论》提出了治疗热病的又一组五十九俞,与《灵枢·热病》五十九刺相比较,有18 穴相同,其余皆异。重视热邪所在而取穴,是热病之中急则治标之法。

4 针具、腧穴的选择

《灵枢·寒热病》曰:“皮寒热者……取三阳之络”;“肌寒热者……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 “骨寒热者……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说明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都是采用锋针刺络放血的方法。《灵枢·热病》指出:热病发展经历表邪之热上交、热邪与脾胃热交争、热邪交于脾肾二经、热邪交于肺,外内之热皆在于表这4 个阶段。《灵枢·热病》曰:“热病头痛颞颥目掣脉痛……取之以第三针”,“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以第四针”,在这里第三针即九针中的鍉针,第四针即九针中的锋针。在《内经》中“寒热病”选穴除了络穴之外,还选了列缺、太渊、大都、太白。热病选穴除了“热病五十九刺”之外还有隐白、厉兑、廉泉、鱼际、太渊、大都、太白,除了“寒热病”和“热病”共同应用的太渊、大都、太白3 个腧穴之外,“寒热病”多用了治疗表证的列缺穴,热病更多应用了各经的井穴、荥穴。

5 六经分证

根据外感热病以三阴三阳为一般传变规律的特点,《内经》采用了六经分证的辨证方法。这一辨证体系实际上根基于经脉脏腑理论[4]。《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比如在《素问·热论》有:“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七日巨阳病衰……八日阳明病衰……九日少阳病衰……十日太阴病……十一日少阴病衰……十二日厥阴病衰。”这是《内经》关于外感热病的辨经论治的理论体系,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将六经分证发展为成熟的六经辨证。

6 针灸推拿综合疗法

《内经》中已有针刺配合推按治疗热病的最早记载,如在《灵枢·刺节真邪》:“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令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素问·异法方异论》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这些综合疗法的记载,开后世综合治法的先河。

7 “寒热病”与“热病”的转归和预后

古代医家对热病有着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临床辨证即可决生死,断预后。如《内经》描述热病的症状时都标示出确切的发病时间,而描述寒热病的症状则无须标明时间。因为急性病每日都有明显变化,而相对来说慢性病会长期迁延,少有变化。《灵枢·热病》篇列举了9 种热邪入深、正气衰微的热病危重证型,在当时的条件下死亡率很高[5],均当谨慎用针或禁针。

“热病三日”,是古人治疗急性发热的最低期限,三日为病在三阳,七、八日为六经传变,这些时期是正邪相搏剧烈之日,如能采用正确针法,则能扶正祛邪,邪退而正复。如治疗不当,则疾病转为急重,或出现脉证不符,邪胜正衰,其病难愈。如在《灵枢·无禁》有:“热病脉静,汗已出,脉躁盛,是一逆也。”“寒热病”与“热病”判断病势,都主要看阴精,“有一分津液,便有一份生机”。尤其在热病中,特别强调律液是否充足,胃气强壮与否。强调以“刻刻顾其津液”为宗旨。

目前各种原因不明的发热日趋增多,临床用药又比较局限。中医药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从中医来讲,阳热之邪,重在祛除,中医善“泻”的治疗方法是针刺,比药物更具优势。所以更应重视外感热病的研究。早在《内经》就确立了热病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体系、治疗原则、针刺禁忌及预后[6]。要充分发挥针刺在解表、发汗、泻热、醒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针刺在外感热病的治疗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1] 曹东义,王生茂,郭双庚,等.《素问》《灵枢》热病成就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4) :1-4

[2] 刘兰林.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古今主要文献[J]. 中医文献杂志,2004(1) :52

[3] 王富春.“热病五十九俞”初探[J].中医药学报,1989(1) :14-16

[4] 邵学鸿.内经热病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3,24(8) :8-9

[5] 曹东义.中医外感热病学史[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17

[6] 王德军,艾坤,刘密.《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篇学术思想探源[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 :55-57

猜你喜欢

选穴热病太阴
黄帝内经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