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2015-01-24陈春燕高小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低血糖胎儿孕妇

陈春燕 高小玲*

(重庆市东南医院内一科,重庆 401336)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陈春燕高小玲*

(重庆市东南医院内一科,重庆 401336)

妊娠期糖尿病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生,对母亲和胎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危害。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国外文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使孕妇的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了解,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强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必须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其血糖监测,合理饮食,适宜运动和正确使用药物治疗,加强和完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母婴并发症,保证其安全度过妊娠期,达到生育健康婴儿的目的。本综述只针对产前的情况做一个归纳,不包括产后的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五驾马车;妊娠期糖尿病护理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1]。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我们主要研究GDM的相关知识,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2]。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我国发生率为1%~5%[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GDM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地增加。GDM的发生,容易引起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感染、自然流产风险增加、羊水过多、巨大儿和剖宫产概率增加等,并且易使胎儿宫内缺氧,导致早产甚至死胎[4-5],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低血糖及病理性黄疸。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母子都有风险,应该给予重视。

1 资 料

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的产检患者共25例,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3例,体质量50~70 kg,自然生产17例,剖宫产8例。

2 治疗方法

健康教育;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自我监测血糖;在饮食控制不满意的情况下行胰岛素治疗。此五方面的内容都很重要,任何一方面做得不好,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被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2.1健康教育:多数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都缺乏关于糖尿病的一些相关知识,从而导致孕妇产生过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悲观失望,对血糖的控制和胎儿的发育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我们要及时详细地向患者讲解相关的知识:

2.1.1高危因素:①高龄产妇,产妇年龄>35岁;②多次产。胎产次数多是高危因素之一;③超重或肥胖是直接因素;④矮小体型;⑤低体质量;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2.1.2诊断标准:目前采用75 g葡萄糖做糖耐量实验进行诊断。将75 g葡萄糖兑在200 mL温开水中,5 min之内喝完,抽静脉血化验,空腹血糖>5.3 mmol/L;服糖后1 h>10.3 mmol/L(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服糖后2 h>8.6 mmol/L;服糖后3 h>6.7 mmol/L。2个以上时间点高于上述标准可确定诊断。

2.1.3妊娠期血糖控制的满意标准:孕妇自己感觉无明显饥饿感,血糖波动不能太大,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 mmol/L;餐前30 min:3.3~5.8 mmo1/L;餐后2 h:4.4~6.7 mmol/L;夜间:4.4~6.7 mmol/L。

2.1.4糖尿病孕妇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妊娠期须加强对孕妇的卫生宣教,勤换洗衣物、注意口腔卫生,注意双脚的卫生和保暖。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最好不到拥挤的公共厕所,预防各种感染。

2.1.5告知孕妇穿宽松的衣物,鞋袜,尽量避免受伤。

2.1.6饮食和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和及时饮食干预,对于控制血糖和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6-9]。80%左右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依靠单纯的饮食干预即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有效避免低血糖,酮症和母婴并发症的发生[10]。应该根据每个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使孕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根据不同的孕期进行不同的运动[6]。

2.1.7关于药物治疗:目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主要的药物是胰岛素,因为口服降糖药物会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选用短效或中效的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诺和灵R等。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一个满意的标准。同时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对胎儿同样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患者在外出时可以准备一些糖果,以便发生低血糖时可以及时服用,以便及时纠正低血糖。同时告诉患者采取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疗法。

2.1.8心理护理: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来说,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一位准妈妈听说自己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否认、怀疑、过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悲观失望,担心疾病对自己,尤其是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要告诉患者,疾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们就只有勇敢面对。该疾病虽然有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只要患者配合医师积极的治疗,正确的使用胰岛素,适当采用饮食和运动疗法,一般对胎儿不会有太大的危害。而且,绝大多数人,在生产后血糖都会恢复正常,不要太担心。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对血糖的控制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长期负面情绪必然加重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危害及病死率[4]。请患者家属帮助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多安慰,关心患者。

2.2饮食控制: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来说,饮食控制是比较棘手的。吃多了,血糖控制不好,吃少了,又不能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是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性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7]。孕妇应规律进餐,每天最好有早中晚三餐及三餐后2 h左右加餐,尤其是睡前加餐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要做到营养均衡全面多样化,各种营养素和能量合理分配:对于中后期的孕妇来说,可以参考此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占全天热量的50%~55%,蛋白质20%~25%。脂肪25%,随着孕期增长,每天增加200~300 kcal。选择含糖较低的谷类食物作为主食:如红米,荞麦,燕麦,全麦面包等。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初纤维的食物(例如新鲜水果和蔬菜)。水果应选择青苹果、梨、桃、草莓、柚子、桔子等比较不容易升高血糖的。而西瓜、香蕉相对而言,血糖生成指数较高,应该尽量少吃。水果最好在餐间食用,每天一份的量。若妊娠糖尿病期间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考虑用黄瓜、西红柿等代替水果。蔬菜中魔芋、芹菜、竹笋、香菇、木耳、各种菌类膳食纤维都很丰富。此外,牛奶含的乳糖高,应控制一下量,最好每天在500 mL以内,并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喝奶。如果达不到补钙的要求,则需要服用钙片等补钙。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3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运动对于控制2型糖尿病的作用已被认可,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因为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很多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其实,只要注意运动时机,运动量,一般是有益而无害。怀孕早期(1~3个月)需防止流产,怀孕晚期(7~9个月)注意防早产,因此二期的妊娠糖尿病孕妇不宜做运动强度大的剧烈运动,如跳跃、过伸、过屈、扭转、弯腰等运动。而适宜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等节奏缓慢的项目。4~6个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运动强度,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不能太大,一般使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30次以内,运动时间以20~30 min为宜。运动类型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做操等。可以进行以上肢运动为为主,带动全身一起运动的方法:如根据患者本身的情况,空手或双手各负重1 kg,双手同时做上举,然后放下的动作,每分钟10~20次,每次持续20~30 min。在饭后1 h左右做,不要选择在饥饿的时候运动。不能做运动的情况: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而需保胎者;合并有妊娠高血压者等。

2.4自我血糖监测: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愿意监测血糖,怕痛,而且麻烦。但是因为孕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都很大,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很大的危害。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每当饥饿的时候,做胎心监测效果就特别差,20 min做下来,几乎没有胎动,或胎动时胎儿心率增快不明显,进食后,这种状况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就说明血糖的波动对胎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孕妇的血糖控制不佳,会使妊娠中毒症发生率增加,可导致胎儿畸形,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母子平安。因此,对孕妇进行连续动态的血糖监测,发现血糖变化、把握血糖动态变化、对防治妊娠期糖尿病十分重要。至少以下几个时间段的血糖监测是不可缺少的:三餐前(可以指导胰岛素的用量),三餐后2 h(衡量加餐的多少),睡前(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必要时半夜两三点也可以监测一下或者进行24 h动态血糖监测。妊娠期血糖控制满意标准: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 mmol/L;餐前30 min:3.3~5.8 mmo1/L;餐后2 h:4.4~6.7 mmol/L;夜间:4.4~6.7 mmol/L。血糖的监测可以指导我们的药物使用和饮食控制,使孕妇的血糖尽量控制在这一满意标准。

2.5胰岛素治疗:目前,因为口服降糖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没有得到证实,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是药物控制GDM糖代谢紊乱的最佳选择,并主张使用人胰岛素,以避免动物胰岛素结合抗体的产生。胰岛素的剂型和剂量,应个体化,一般选用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我们医院常使用诺和锐,诺和灵R等。胰岛素用量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病情、孕期进展及血糖值加以调整,力求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妊娠不同时期机体对胰岛素需求不同:孕前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妊娠早期因早孕反应进食量减少,需要根据血糖监测情况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妊娠中、后期的胰岛素需要量常有不同程度增加。妊娠32~36周胰岛素用量达最高峰,妊娠36周后胰岛素用量稍下降。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特别在夜间,来势很快,需要立即抢救,轻者可口服糖水,10 min后症状消失,较重者再吃些水果、饼干或馒头等。神志不清者要从口颊和牙齿之间流入糖粉使其溶化咽下;昏迷患者应避免喂食,以防食物被吸入肺内,而引起肺炎。如服糖10 min后仍未清醒,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因此,用药期间,要学会自行检验血糖情况,若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慌、颤抖、有饥饿感,甚至昏迷等,应立即监测血糖、尿酮体,以确定有无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一般选择上臂和大腿外侧,因为腹部怕伤害胎儿。注射部位要交替更换,不能每次都注射同一个部位;若发现注射部位有硬结或红肿,应更换其他部位进行注射。

总之,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健康宣教和孕妇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与烦躁心理,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坚持按时监测血糖,正确应用胰岛素治疗,预防低血糖和感染的发生,使孕妇愉快的度过孕期,尽量减少和消除不良后果的发生,顺利地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在发达国家早有糖尿病教育护士及糖尿病教育协会,糖尿病的教育及工作通常是由护士完成。对GDM的护理目标是保持孕妇良好的状态,生育健康的婴儿。

[1]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75-477.

[2]杨慧霞.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并发子痫期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9):577.

[3]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6,22(1):5-8.

[4]张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9):215.

[5]李晓瑛.妊娠糖尿病46例护理干预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63-1564.

[6]钟玲,李淑玲,张雪芬.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52-54.

[7]王春梅.妊娠糖尿病的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0,35(12):27.

[8]李适珊,韩姹,牛秀敏.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5):357.

[9]蒋秀,李彩霞.个体化饮食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1):18-20.

[10]赵桂,黄五星.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401.

R473.71

B

1671-8194(2015)20-0266-02

E-mail: 6373628@qq.com

猜你喜欢

低血糖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