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减肥行为及其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01-24姚红梅刘云霞李卫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型体重个体

姚红梅,刘云霞,郭 璇,廖 侠,宋 戈,鲜 瑶,李卫敏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2.兰州军区68078部队,甘肃 兰州 730020;3.西安凤城医院,陕西 西安 710018)

女大学生减肥行为及其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姚红梅1,刘云霞2,郭 璇3,廖 侠1,宋 戈1,鲜 瑶1,李卫敏1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2.兰州军区68078部队,甘肃 兰州 730020;3.西安凤城医院,陕西 西安 710018)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对肥胖及减肥的认知状况及减肥行为,指导肥胖者科学减肥、健康减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安某高校1~3年级3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肥胖及减肥知识的认知情况,减肥实施情况、减肥效果和产生的不良反应等3个方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300名女大学生中有30.39%为过轻体重,66.78%为标准体重;大部分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体质量指数(BMI)小于实际数值,对减肥知识的认知相对片面,实际平均BMI值为19.53±1.97kg/m2,期望平均BMI值为17.44±1.42kg/m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4.907,P<0.001),实际BMI分布与期望BMI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2.205,P<0.001);有53.36%的女大学生实施过减肥行为,主要方式为调整饮食结构(60.26%)、节食(19.21%)、运动(4.64%);减肥女大学生中有56.95%的人在减肥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 女大学生对自身体重及体型认识不正确,存在盲目减肥情况,学校和社会应加大对肥胖知识的宣传和减肥行为引导,避免盲目减肥行为的发生。

女大学生;体质量指数;肥胖;减肥

当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将美丽与"骨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减肥就成为了一种潮流。女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当前“以瘦为美”社会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对自我体型认识错误、肥胖知识认知不正确、减肥方法不当等问题,导致减肥不当造成的营养不良,更有甚者出现神经性厌食,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困扰。已有研究显示:在危害青少年健康的行为中,减肥行为在我国青少年中呈上升趋势[1]。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女大学生对减肥的认知、评价其减肥行为,引导其正确的审美观,并为指导其健康减肥、科学减肥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西安某大学3个年级女生中总共抽取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分别抽取100名女大学生,年龄范围17~25岁,平均年龄20.3±2.1岁。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参考文献,自编问卷,问卷主要涉及女大学生对减肥的认识、采用的减肥方式及持续时间、减肥的结果3个方面。主要问题有真实的身高体重,期望的身高体重,对自己体型的认识,减肥的原因、方法以及减肥是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等。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96份,有效问卷为283份。

通过问卷获得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利用公式算出每个人的体质量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评价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和控制指南: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18.5kg/m2≤BMI<24.0kg/m2为正常,24.0kg/m2≤BMI<28.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质指数的分布、期望分布及对自身体型的认知状况

2.1.1 女大学生体质指数的分布及期望分布

大部分属于标准体重(占66.78%),其次为过轻体重,超重体重个体较少(占2.83%),无肥胖个体出现;有81.63%的女大学生期望的BMI为过轻体重,实际BMI分布与期望BMI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1。

实际平均BMI值为19.53±1.97kg/m2,期望平均BMI值为17.44±1.42kg/m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4.907,P<0.001),大部分女大学生期望的体重为过轻体重。

表1 西安某大学女大学生实际BMI和期望BMI分布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actual BMI and expected BMI distribu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n(%)]

2.1.2 女大学生对自己体型的评价及满意度

较多女大学生对自身体型的认知出现偏差,有26.50%(75/283)的个体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在调查的283人中,有15.19%(43/283)的个体认为自己较瘦,44.17%(125/283)的个体认为自己为标准体重,40.64%(115/283)的个体认为自己肥胖,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有较多不属于肥胖体型者认为自己是肥胖体型。

2.2 对肥胖知识的认知

2.2.1 对肥胖及其原因的认知情况

在调查的283人中,有40.64%(115/283)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肥胖,而实际调查发现超重和肥胖的个体只占2.68%。在肥胖的原因中,有97.17%(275/283)为生活习惯所致,主要引起肥胖的生活习惯有饮食不平衡、缺乏运动及不良的心理状况。

2.2.2 对肥胖健康影响的认知情况

在调查的283人中,有7.42%(21/283)的女大学生认为肥胖对健康无影响,有39.22%(111/283)的女大学生认为肥胖只影响美观,23.32%(66/283)的女大学生认为肥胖只对健康状况造成影响,其余的30.04%(85/283)认为肥胖对二者均可造成影响。

2.3 对减肥的认知及实施情况

2.3.1 对减肥行为意愿的调查

在调查的283人中,有53人从无减肥想法,占调查人数的18.73%;79人有过减肥的想法但未实施,占27.92%;136人在适当控制体重,占48.06%;其余5.30%(15/283)的女大学生一直在实施减肥行为。可见有81.27%(230/283)的女大学生有过减肥想法,实施过减肥行为的女大学生共15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3.36%。

2.3.2 对减肥原因的调查

在减肥的原因中,有78.09%(221/283)是为了美观和增加自信心,只有21.91%(62/283)是为了自身健康状况或医生建议减肥。

2.3.3 对减肥信息获取渠道及正规指导的调查

在调查的283人中,有264人未接受过正规的减肥指导,占93.29%。减肥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有电视、网络、杂志、书籍以及朋友间的相互交谈等,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书籍和电视。减肥知识来源于电视的有132人,占总人数的46.64%;书籍来源占36.04%(102/283);网络来源占11.31%(32/283),其他方式来源占6.01%(17/283)。

2.3.4 对减肥方法的调查

女大学生主要采取的减肥方法为调整饮食结构占60.26%(91/151),其次为节食减肥占19.21%(29/151)、运动减肥占4.64%(7/151),药物减肥较少使用仅占1.32%(2/151),采用其他减肥方法的占14.57%(22/151)。

2.3.5 对减肥时间的调查

在减肥的151名女大学生中,有61.59%(93/151)能够坚持减肥的时间为1周内,能够坚持1个月者占31.13%(47/151),能够坚持半年者占1.32%(2/151),能够坚持1年者占0.66%(1/151),有5.30%(8/151)能够坚持1年以上或更久。

2.4 减肥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2.4.1 对自身减肥效果的评价

有124人对自己的减肥效果不满意,认为减肥不成功,占82.12%。在失败原因的调查中有108人认为不能坚持是减肥失败的原因,占71.52%。

2.4.2 减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在减肥的151名女大学生中,有56.95%(86/151)在减肥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头晕、乏力、厌食和失眠等,大多数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女大学生对肥胖认知不足

在本调查中发现,标准体重的女大学生居多,可见大学生实际的体型状况尚可,但在期望体重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希望自己的体重为过轻体重,同时不能对自己体型做出正确判断,普遍认为自己超重或有肥胖倾向[2]。虽然只有26.50%的个体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但81.27%的女大学生有过减肥想法,且有相当一部分人采取了减肥措施。说明女大学生的减肥行为并不理性,受社会评价和社会比较的影响,使其追求苗条身材,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3]。这不仅与现如今女性对于自身体型要求的高标准化有关,还与女大学生对自身身材的满意度和自信心有关。

3.2 女大学生存在盲目减肥现象

在本调查中,有78.09%的个体减肥是为了美观和增加自信心。女大学生想要通过形体更美增加自信心成为了减肥的主要动机。人们对自己体型的心理感受,是个体对自己认知美丑的自我评价,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评价的影响。身体自我的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4]。女大学生对自我体型的审美观出现偏差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使得其对自身各方面的满意度、认同度降低,促使其盲目减肥。一项对于青少年的减肥心理分析研究表明,在“以瘦为美”的社会背景下,很多青少年认为,只有减到“苗条”的标准,才能为社会所接纳[5]。

3.3 女大学生缺乏正规的减肥指导

在调查者中有93.29%的人未接受过正规减肥指导,且减肥信息主要来源于媒体。大部分女大学生采用调整饮食结构的减肥措施,还有人选择节食或药物减肥。同时,有超过半数者在减肥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正确的减肥方法是“饮食调整+运动+行为矫正”[6]。单纯依赖节食来减肥,虽然短期内效果显著,但很难持之以恒,加之减肥与再胖之间反复,有损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盲目减肥不仅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及贫血,更有可能引起神经性厌食症[7]。

总之,减肥是人们从肥胖状态转变为标准状态的过程,科学减肥不仅可以改变体型,而且有利于健康。只有在保证合理膳食和充足营养的前提下,减少食物摄入量,增加运动量,使体内脂肪得到一定的消耗,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8]。本资料中,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身体型认识不足,盲目减肥的现象,可见正确引导学生建立以健康为基础的减肥观念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减肥行为的发生,学校和社会应加大对肥胖知识的宣传和减肥行为引导,加强对各种商业广告的规范化管理,识别减肥药物的夸大宣传,以减少其对女大学生的误导。

[1]沈兴珠.甘肃省地方性高校女大学生减肥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01):87-88.

[2]王小雅,祁巧茹,卢晓翠,等.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肥胖认知和减肥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01):54-60.

[3]Vartanian L R, Wharton C M, Green E B. Appearance vs. health motives for exercise and for weight loss[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2, 13(3): 251-256.

[4]徐静,宁艳花.某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对肥胖的认知及减肥行为的现状调查[J].哈尔滨医药,2013,33(05):361-363.

[5]Quick V, Loth K, MacLehose R,etal. Prevalence of adolescents'self-weighing behaviors and associations with weight-related behavior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J Adolesc Health, 2013, 52(6): 738-744.

[6]孙海婷,罗正学,关可心,等.女大学生减肥行为及其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9):3752.

[7]Goldstein S P, Katterman S N, Lowe M R. Relationship of dieting and restrained eating to self-reported caloric intake in female college freshmen[J]. Eat Behav, 2013, 14(2): 237-240.

[8]Webb J B, Butler-Ajibade P, Robinson S A,etal. Weight-gain misperceptions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Black and White college-bound females: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healthy weight management[J]. Eat Behav, 2013, 14(3): 245-248.

[专业责任编辑:马良坤]

避孕药对子宫内膜癌有长期预防效果

英国一大型研究显示,避孕药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而且其作用可持续超过30年。相关文献2015年8月4日发表在《柳叶刀肿瘤病学》(Lancet Oncology)上。在这篇文献中,牛津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36 项研究中超过14万名妇女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服5年避孕药与子宫内膜癌风险降低24%有关,这表明在停止服用口服避孕药后,风险降低仍能持续30余年。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妇女中,研究者发现口服10年避孕药可以在75岁之前将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从每100名妇女中发生2.3例降低到每100名妇女中发生1.3例。此外,研究者估计,在过去50年,口服避孕药的使用阻止了大约40万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其中包括过去10年的20万例。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sing-weight behaviors and their cognitive status

YAO Hong-mei1, LIU Yun-xia2, GUO Xuan3, LIAO Xia1, SONG Ge1, XIAN Yao1, LI Wei-min1

(1.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61,China;2.Unit68078ofLanzhouMilitaryAreaCommand,GansuLanzhou730020,China;3.Xi’anFengchengHospital,ShaanxiXi’an710018,China)

Objective To know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status of obesity and weight loss and their losing-weight behaviors,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ir scientific and healthy weight loss.Methods A questionnair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0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rom freshmen to juniors of one university in Xi’an selected by stratified sampling and cluster sampl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mainly included cognition on obesity, weight loss knowledge, practice of losing-weight, effect of losing-weigh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losing-weight.Results Among the 30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30.39% were underweight and 66.78% had standard body weight. Most of the female students’ expectation on their body mass index (BMI) was smaller than actual BMI, and their cognition on knowledge of weight loss was relatively one-sided. The actual average BMI and the expected average BMI was 19.53±1.97kg/m2and 17.44±1.42 kg/m2,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14.907,P<0.001).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actual BMI distribution and the expected BMI distribution (χ2=152.205,P<0.001).Among the subjects 53.36% had tried to lose weight, and the main ways included adjusting dietary (60.26%), going on a diet (19.21%) and exercising (4.64%). Among thefemale college students undergoing losing-weight, 56.95% ha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weight loss. Conclusion College female studentsare blind to practice weight loss with misperception of their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Hence, college and society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n obesity knowledge and guidance for weight loss for preventing blind losing weigh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body mass index(BMI);obesity;lose weight

2015-04-18

姚红梅(1974-),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李卫敏,副主任医师。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4.015

R173

A

1673-5293(2015)04-0700-03

猜你喜欢

体型体重个体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体型特别的勇士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