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临潼区6~12岁儿童生长发育及肥胖趋势分析

2015-01-24肖延凤李若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男童女童西安市

苏 蓉,肖延凤,李若春,刘 鑫

(1.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儿科,陕西 西安710600;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陕西 西安 710004)

西安市临潼区6~12岁儿童生长发育及肥胖趋势分析

苏 蓉1,肖延凤2,李若春1,刘 鑫1

(1.西安市临潼区人民医院儿科,陕西 西安710600;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陕西 西安 710004)

目的 了解西安市临潼区6~12岁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及超重肥胖检出率。方法 选取2010年及2014年本地区小学生普查体检报告,筛选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两年中6~12岁儿童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的身高、体重的变化以及超重肥胖的发生情况。结果 2010年城镇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40%和10.65%,农村分别5.18%和2.38%;2014年城镇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19.78%和17.62%,农村分别14.00%和7.62%;两年数据比较,农村肥胖增速大于城镇。两年城镇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农村(χ2值分别为981.68、670.32,均P<0.001)。同年龄段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两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9.66~275.59,均P<0.001)。同一年内比较,城镇各年龄段男童身高、体重均大于农村(t值为4.51~23.39,均P<0.05);2014年男童的身高、体重均大于2010年(t值为2.91~15.80,均P<0.05)。同一年内比较,城镇各年龄段女童身高均大于农村,除2010年12岁外,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0~20.86,均P<0.05);同一年内城镇各年龄段女童体重均大于农村,除2010年及2014年12岁外,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西安市临潼区6~12岁儿童肥胖检出率明显增加,特点为城镇显著,农村呈追赶趋势;男童高于女童。呼吁家庭、学校及社会关注儿童肥胖,降低儿童肥胖检出率。

儿童;生长发育;超重;肥胖

儿童肥胖激增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肥胖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局势[1]。肥胖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能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过量体质沉积,从而造成体重增加[2-3]。肥胖儿童可存在心血管系统损害和脂质代谢紊乱,易导致成年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风险增加和低龄化[4]。为有效预防控制儿童肥胖,以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本文对西安市临潼区2010年及2014年6~12岁儿童肥胖的检出率及身高、体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有效预防控制学龄期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旨在帮助肥胖儿童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西安市临潼区2010年及2014年6~12岁在校小学生(本地区已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教育100%)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6~12岁男童19 074人,女童16 374人,共35 448人;2014年男童16 834人,女童14 428人,共31 262人。

1.2 方法

以本地区教育局体检站普查数据为依据,采用测试指标: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格测量均采用标准仪器,按照标准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分校逐人进行测量。身高采用立式身高仪测定,精确度为0.1cm,体重采用最大称重120kg体重秤,精确度为0.1kg,根据身高、体重测定值计算体重指数(BMI)。对2010年及2014年6~12岁儿童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城镇及农村分组,将超重肥胖检出率及变化进行比较。

1.3 肥胖标准

采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参照2009年编制的《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5]中2~18岁儿童筛查的BMI界值点,作为判定超重肥胖的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010年及2014本地区6~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情况

2010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93%和3.96%,2014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58%和10.35%,超重+肥胖检出率2014年(25.94%)较2010年(10.89%)明显增加(χ2=1.051×103,P<0.001)。2010年城镇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40%和10.65%,农村分别5.18%和2.38%;2014年城镇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19.78%和17.62%,农村分别14.00%和7.62%;两年数据比较,农村肥胖增速大于城镇。两年城镇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农村(χ2值分别为981.68、670.32,均P<0.001)。2010年及2014年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童(χ2值分别为49.42、67.69,均P<0.001)。见表1。

2.2 各年龄段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情况

同年龄段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两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统计数据显示超重检出率高年龄段在10~11岁,肥胖检出率高年龄段在8~10岁,2014年肥胖检出率在7岁也较高。随年龄增长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有逐渐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增长趋势,见表2。

注:2014与2010不同年龄段超重发生率经卡方检验,χ2值分别为275.59、259.02、214.44、157.74、250.29、131.09、29.66,均P<0.001。 不同年龄段肥胖检出率经卡方检验,χ2值分别为133.34、195.36、153.20、163.69、213.32、124.31、31.59,均P<0.001。

2.3 两年本地区6~12岁儿童身高及体重变化情况

6~12岁儿童身高体重比较:男女童身高、体重都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长;同一年内比较,城镇各年龄段男童身高、体重均大于农村(均P<0.05);2014年男童的身高、体重均大于2010年(均P<0.05)。同一年内比较,城镇各年龄段女童身高均大于农村,且除除2010年12岁外,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一年内城镇各年龄段女童体重均大于农村,除2010年及2014年12岁外,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及表4。

注:①2010年城镇各年龄段身高与农村相比,t值分别为15.58、17.39、16.89、17.96、18.05、14.47、4.51、10.72,均P<0.05;2014年城镇各年龄段身高与农村相比,t值分别为12.93、12.87、14.20、15.80、12.13、5.19,均P<0.05;②2010年城镇各年龄段体重与农村相比,t值分别为19.63、21.86、20.94、23.39、20.44、13.45、5.43,均P<0.05;2014年城镇各年龄段体重与农村相比,t值分别为18.20、17.98、15.72、16.73、16.21、12.34、7.22,均P<0.05;③城镇2014年各年龄段体重与2010年比较,t值分别为5.36、4.53、4.53、2.91、3.89、5.97、4.96,均P<0.05;农村2014年各年龄段体重与2010年比较,t值分别为10.72、12.93、12.87、14.20、15.80、12.13、5.19,均P<0.05;④2014年各年龄段体重与2010年身高比较,除农村10岁组外,其余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注:①2010年城镇6~11岁身高与农村相比,t值分别为17.53、19.25、18.35、20.86、18.89、13.05,均P<0.05;2010年城镇12岁身高与农村相比,t=2.12,P>0.05。2014年城镇各年龄段身高与农村相比,t值分别为14.95、16.65、11.87、14.23、13.48、11.13、2.80,均P<0.05;②2010年城镇6~11岁体重与农村相比,t值分别为13.70、14.16、14.97、17.78、18.53、11.76,均P<0.05;2010年城镇12岁体重与农村相比,t=1.51,P>0.05。2014年城镇6~11岁体重与农村相比,t值分别为9.46、9.55、11.74、12.23、14.15、11.94,均P<0.05;2014年城镇12岁体重与农村相比,t=2.10,P>0.05;③城镇2014年各年龄段体重与2010年比较,t值分别为11.67、10.87、12.06、15.64、16.36、11.35、4.17,均P<0.05;农村2014年6~11岁体重与2010年比较,t值分别为3.00、4.83、2.88、4.65、4.58、3.69,均P<0.05;农村2014年12岁体重与2010年比较,t=1.01,P>0.05;④2014年各年龄段体重与2010年身高比较,除农村10岁组外,其余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3.1 2010年及2014年西安市临潼区超重和肥胖发病总体情况分析

本资料显示,2010年及2014年超重及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0.89%和25.94%。2010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93%和3.96%,2014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58%和10.35%,2014年超重及肥胖分别较2010年增加了0.98倍及1.31倍,增势迅猛,以肥胖增长显著。本地区2014年肥胖检出率高于西安市城区(常明等于2012年报告)及全国北部地区[6]。说明本地区6~12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在快速持续增长,这一点值得我们警惕。可能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热量饮食(油炸食品、饮料)摄入过多,饮食不规律,进食速度快有关;另外与课业负担过重,大量的电子游戏产品推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先进的通讯设施降低了儿童的活动量,减少了锻炼的机会有关。

3.2 城乡儿童超重及肥胖发病情况

两年数据显示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以城镇高于农村,城乡有明显差异,与其他城市调查结果相一致[7-8]。原因可能与城镇学生膳食结构中细粮多粗粮少,荤食多素食少,户外活动和劳动锻炼的时间较少,看电视的时间长(国内有研究看电视时间长的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是时间较短组的1.3倍[9])等有关;另外孩子经常吃一些高热量的西式快餐,Poti等[10]的研究发现,西式快餐与超重肥胖有较强关联。虽然城镇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较农村高,但两年数据比较,农村肥胖增速大于城镇,分别为农村1.53倍,城镇1.1倍,农村增加明显与秦怡玲等[7]报告的相符。可能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速度加快,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渗透,农村人的生活意识向城市倾斜,饮食中蛋白质、脂肪、糖类摄入逐渐增多等因素有关。

3.3 超重和肥胖发病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

2010年及2014年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童(均P<0.001),与相关研究报告结果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相一致[11-13]。可能有以下因素:中国传统观念对男孩的偏爱,加上男孩普遍喜吃肉类食品,以及男孩一般喜欢自己的体型是健壮的,无饮食节制,从而导致高的肥胖率;女孩喜食水果、蔬菜以及女孩天生爱美,会在饮食、形体上更加注意有关。两年资料均显示超重发生率高发年龄在10~11岁,肥胖发生率高发年龄在8~10岁,与朱蓓等[14]报道的儿童超重肥胖的年龄分布,以9~10岁分布为高是基本一致的。可能与本地区儿童的生活习惯以及家长在这个年龄段的特别关注有关,具体原因有待随访观察。提示本地区儿童肥胖预防以10岁左右的儿童为重点。

3.4 2010年与2014年西安市临潼区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状况分析

两年数据均显示本地区6~12岁儿童身高、体重都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符合生长发育规律。男童身高普遍高于女童,但在10~11岁女童身高高于男童,表明女童生长高峰较男童提前1~2年,与以往国内其他城市的调查结果一致[15]。男童在各年龄段体重均比女童高。不同年龄段男女童体重较2010年明显增加,身高变化不明显。身高除男童12岁,女童2010年8~12岁稍低;体重除农村男童2010年11~12岁、2014年12岁,女童2010年10~12岁;其余年龄段均较全国同龄儿童均值高[16]。身高、体重增长幅度的不平衡使本地区肥胖检出率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本地区6~12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在快速持续增长,遏制体重的过度增长成为降低肥胖检出率的关键,应加强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针对本地区特点提醒:儿童应减少高热量饮食的摄入,注意改善饮食结构,丰富饮食内容;适量减轻学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加体育运动,有资料显示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该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可以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17]。干预重点为:城镇儿童、男童、10岁左右的儿童。

[1]Yao Y, Ren X, Song X,et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ntal- caries and obesity among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ged 5 to 14 years[J].Nutr Hosp,2014,30(1):60-65.

[2]Selassie M, Sinha A C. The epidemiology and a etiology of obesity, a global Challenge[J].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iol,2011,25(1):1-9.

[3]Goldberg M S, Burnett R T, Stieb D M,et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among elderly persons in Montreal, Quebec[J].Sci Total Environ,2013,463-464:931-942.

[4]刘永杰,李云,杨琳,等.出生体重与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351-353.

[5]李辉,季成叶,宗心南,等.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493-498.

[6]儿童代谢综合征中国组.中国六城市学龄儿童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3,6(51):409-413.

[7]秦怡玲,熊丰,赵勇,等.重庆市城市农村儿童肥胖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8(38):827-832.

[8]Chen T J, Modin B, Ji C Y,etal. Regional, socioeconomic and urbanrural disparitie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obesity in china: a multi-level analysis[J].Acta Paediatr,2011,100(12):1583-1589.

[9]Wang N, Xu F, Zheng L Q,etal. Effects of television viewing on body fatnes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Chin Med J (Engl),2012,125(8):1500-1503.

[10]Poti J M, Duffey K J, Popkin B M. The association of fast food consumption with poor dietary outcomes and obesity among children: is it the fast food or the remainder of the diet[J].Am J Clin Nutr,2014,99(1):162-171.

[11]丁贤彬,张春华,毛德强,等.重庆市6~13岁儿童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263-1264.

[12]Jin Y L, Ding L I, Yao Y S,etal. Obesity detection rate am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meta-analysis[J].There Clin Risk Manag,2013,(9):383-390.

[13]Song Y, Wang H J, Ma J,etal. BMI-for-age Z-score distribution shifts among Chinese children:Gender disparity[J].Obesity (Silver-spring),2014,22(4):1187-1193.

[14]朱蓓,蔡锡顶.舟山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99,1110.

[15]陈萍,杨莉,薛颖,等.徐州市城区7~12岁小学生身高、体重及超重、肥胖现状调查[J].江苏医药,2015, 41 (2):199-201.

[16]李辉,季成叶,宗心南,等.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J].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7):487-492.

[17]Zhang Y X,Zhou J Y,Zhao J S.etal.The role of 1-h physical activity every day in preventing obesity in adolescents in Shandong, China[J].Eur J Pediatr,2013,172(3):325-330.

[专业责任编辑:史晓薇]

Growth and obesity trend analysis of children aged 6-12 years old in Lintong District

SU Rong1, XIAO Yan-feng2, LI Ruo-chun1, LIU Xin1

(1.DepartmentofPediatrics,People’sHospitalofLintongDistrictinXi’an,ShaanxiXi’an710600,China;2.DepartmentofPediatrics,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04,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ged 6-12 years old in Lintong District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Methods Medical examination report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ged 6-12 years old in Lintong District in 2010 and 2014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height, 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f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and genders.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2010 were 14.40% and 10.65% in town area and 5.18% and 5.18% in rural area. In 2014 they were 19.78% and 17.62% in town area and 14.00% and 7.62% in rural area. The data of two year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ing of obesity in rural area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own area, and the detection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town area were higher than in rural area (χ2value was 981.68 and 670.32, respectively, bothP<0.001).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tection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children of same age in two years were significant (χ2value ranged 29.66-275.59, bothP<0.001). The height and weight of boys of different age were greater in town area than in rural area in same year (tvalue ranged 4.51-23.39, allP<0.05), and those in 2014 were greater than in 2010 (tvalue ranged 2.91-15.80, allP<0.05). The height of girls of different age was greater in town area than in rural area in same yea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except for that of girls at the age of 12 years old in 2010 (tvalue ranged 2.80-20.86, allP<0.05). Meanwhile, the weight of girls of different age was greater in town area than in rural area in same yea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except for that of girls at the age of 12 years old in 2010 and 2014 (allP<0.05).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ged 6-12 years old in Lintong Distric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t is obvious in town area and a pursuing trend is found in rural area with higher detection rate in boys than in girls.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ety should focus on childhood obesity so as to reduce its detection rate.

childr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verweight; obesity

2015-05-01

苏 蓉(1963-),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呼吸、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疗及儿童保健方面工作。

肖延风,主任医师。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4.005

R179

A

1673-5293(2015)04-0669-03

猜你喜欢

男童女童西安市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
西安市第四医院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123的几种说法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