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70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5-01-24程燕
程燕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70例临床疗效分析
程燕
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无并发症的7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HRZE(S)/7-10HR治疗方案进行不固定化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 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病灶显吸率、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36例, 控制一般25例, 控制较差9例,3个等级有效率分别为86.11%、60.00%、22.22%, 两两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肺结核患者差,血糖控制情况与肺结核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相关性。
肺结核;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且近几年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相关统计表明,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较单纯肺结核高2~4倍。肺结核同糖尿病并存加重患者病情, 为探讨两者并发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现对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39例, 女31例, 年龄29~67岁, 平均年龄(57.3±9.6)岁, 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通过X线胸片、痰涂片培养结核临床表现诊断为肺结核, 同时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建议应用的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新标准[1]:①空腹血糖>7.0 mmol/L;②糖尿病症状明显+任意时间段的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③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餐后2 h血糖水平≥11.1 mmol/L。两病同时发现者16例(22.86%), 先发现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者30例(42.86%), 先发现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者24例(34.29%)。选择同期无并发症的7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2例, 女28例, 年龄30~65岁, 平均年龄(59.2±8.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2HRZE(S)/7-10HR治疗方案进行不固定化疗(H:异烟肼, R:利福平, Z:吡嗪酰胺, E:乙胺丁醇, S:链霉素), 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化疗原则,疗程≥9个月。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适当调整疗程或治疗方案, 同时注意抗结核药对患者的毒副作用。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 了解其既往用药史, 并适当延长疗程, 对于部分耐药的患者给予利福喷汀胶囊、丙硫异烟胺片、力克肺疾片等药物, 疗程≥1.5年。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 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 合理控制饮食, 增强适当运动等, 同时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水平, 当患者的FBG在7.0~11.1 mmol/L时,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 当患者的FBG>11.1 mmol/L时, 在早期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同时根据FBG监测结果适当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待症状得以控制后, 逐渐减少用量, 停药后可单独口服降糖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82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 肺结核依据痰抗酸杆菌和胸部X线评定。胸部X线片检查空洞闭合情况、病灶吸收情况:①X线疗效评价:治愈:病灶完全消失;显效:病灶≥1/2, 空洞闭合;有效:病灶吸收, 空洞缩小≥1/2;无效:病灶无变化或恶化, 空洞无变化或<1/2。②血糖控制效果:FBG<7.0 mmol/L为良好,7.0~10.0 mmol/L为一般, >10.0 mmol/L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70例, 痰菌转阴51例(72.86%),空洞闭合42例(60.00%), 病灶显吸48例(68.57%);对照组70例, 痰菌转阴66例(94.29%), 空洞闭合60例(85.71%), 病灶显吸64例(91.43%)。观察组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及病灶显吸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 血糖控制良好36例(有效31例, 无效5例), 控制一般25例(有效15例, 无效10例), 控制较差9例(有效2例, 无效7例)。3个等级的有效率分别为86.11%、60.00%、22.22%, 两两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两病相互影响, 导致病情恶化, 增加了治疗难度。本组资料表明,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灶显吸率、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同时, 血糖控制良好3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血糖控制一般患者和较差患者, 表明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结核病的病情。其主要原因有:①糖尿病患者的糖、蛋白、脂肪代谢紊乱, 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免疫力降低, 易受结核菌感染。②因代谢紊乱加重, 导致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损伤, 维生素A转化功能减退, 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 易感染结核菌及其他细菌, 加重病情。③患者血糖升高, 组织内含糖量增多, 为结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有利条件。④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增多,对氧的释放进行抑制, 肺泡上皮以及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引起通气障碍, 组织缺氧、供血不足, 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⑤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减弱, 加重病情。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时, 应及时予以影像学检查, 早期明确肺结核诊断。同时, 结核病也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其发生机制为结核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影响不良出现萎缩, 胰腺内分泌功能下降, 致使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另外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可损害患者肝脏、肾脏功能, 加重糖代谢紊乱, 降低治疗效果。本组研究证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 其肺结核病灶显吸率、空洞闭合率及痰菌转阴率也较好。因此, 糖尿病与肺结核同时存在时, 糖尿病可促进肺结核的发生发展, 肺结核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 形成恶性循环。故积极控制血糖、延长化疗疗程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迅速控制血糖, 有效治疗结核病, 同时,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加大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以减低结核药的毒副作用和对肝脏的损伤,降低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病灶分布广,治疗疗程较单纯肺结核患者长, 临床上必须对两病同时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肺部影像学检查, 肺结核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兼顾两种病的治疗护理, 增强健康教育, 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
[1]王利平, 李晓萍, 刘北林.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新疆医学,2013,43(4):29-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19
2014-11-27]
130500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