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2例临床分析

2015-01-24丛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肌炎干扰素抗病毒

丛欣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2例临床分析

丛欣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4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治愈或好转38例;死亡4例, 其中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 死于脑梗死1例。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采取抗病毒、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治疗, 效果良好。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抗感染治疗;干扰素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而引起的心脏病变。可侵及心肌的病毒种类至少有16种, 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占40%。病毒血症过后心肌炎发病, 但心肌病毒及自由基损伤仍在进行[1]。因此, 在急性期的自由基清除剂, 如维生素C治疗, 辅以抗病毒治疗。慢性期主要是自身免疫性损伤和心脏衰竭, 应改善心脏功能, 难治性加用免疫抑制剂。本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2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4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其

中男27例, 女15例, 年龄23~82岁, 平均年龄46岁。临床表现:发热42例, 贫血36例, 寒战30例, 心脏出现新杂音或杂音改变10例, 脾肿大15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12例, 脏器栓塞9例, 杵状指6例, 皮肤黏膜出血点3例。

1.2 方法

1.2.1 抗感染治疗 动物实验表明,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在心肌病毒感染不超过18 d, 至第21天已经不能从心肌中分离出病毒。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期的疾病。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 通过阻断病毒的酶活性, 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从而阻断复制。用法:10~15 mg/(kg·d), 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干扰素能阻断病毒复制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动物实验显示其具有抗病毒和保护心肌细胞作用。用法:1.5~2.5万U肌内注射,1次/d,5~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的3 d,每2~3天重复1个疗程。国外有人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成的干扰素, 肌内注射100万U/次(1支),1次/d,2周为1个疗程。转移因子可将细胞免疫活性转移给受体, 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用法1~3 U/次皮下注射在上臂或大腿内侧,1~2次/周, 在1个月后每2周1次, 共2个月。从苦参中提取低毒性和明显抗柯萨奇的B组病毒,99.43%的抗柯注射液。该制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 NK细胞活性、增加心排血量、恢复心功能、减少左室质量和质量指数;使血中CVB-RNA阳性者转阴[2]。链球菌与心肌细胞具有共同抗原,防止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心肌免疫反应, 在治疗前, 应清除链球菌感染灶或载体的状态。常规青霉素应用1~2周。慢性心肌炎应注意治疗或细菌感染病灶清除, 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中耳炎等。

1.2.2 营养心肌 急性心肌炎时应用自由基清除剂, 包括:①维生素C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剂量100~200 mg/kg,1次/d,疗程1个月;②自第2个月开始肌内注射辅酶Q105~10 mg/d,连用2~3个月;③自第3~4个月开始口服维生素E50~100 mg/d;④口服维生素 B并自第2个月口服维生素 C;⑤可并用肌苷,丹参静脉滴注或口服。

1.2.3 提高免疫功能 胸腺肽为细胞免疫增强剂。用法:0.1 mg/kg。肌内注射2~3次/周,30次为1个疗程, 注射前皮肤试验稀释。治疗结束后, 效果可维持1~2年。卡介苗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用法:前臂滴液皮肤划两划, 划痕1~1.5 cm, 隔日1次;4周后改为2次/周, 共30次。作用维持1年。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制剂, 肌内注射2~5 ml/次, 维持疗效3~4周。

1.2.4 糖皮质激素 为免疫抑制剂。多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 疗程6个月以上, 一般为10~12个月,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继发性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和霉菌所致的混合性败血症)。

1.2.5 对症治疗 如治疗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氯沙坦早期应用阻断心肌自修复过程, 加重病情的发展。急性期不能作为一个合适的机会干预心肌纤维化的干预, 应用于慢性期为(最好的时期)。

2 结果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治疗,42例中治愈或好转38例;死亡4例, 其中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 死于脑梗死1例。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心肌内血管,同时由免疫机制产生的心肌损伤。病理改变是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其结果是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以病毒性心肌炎多见。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病情程度不同, 轻者可无症状, 严重可发生猝死。病程3~6个月。

在出现心肌炎之前1~4周, 常有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病毒感染的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肌痛、皮疹、腹泻等。心脏症状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 轻者可无任何不适, 重者可有急性左心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 少数患者可猝死, 还有少数病例则迁延不愈转变成慢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常见症状有心前区不适、胸闷、乏力、易出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3]。可见心脏扩大, 第一心音减弱, 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安静状态下与体温不相称的心率增快是很常见的临床表现。

安静卧床休息及补充营养, 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 通常数周内症状即可消失而痊愈。治疗主要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考虑使用临时起搏器。近年来采用黄芪、辅酶Q10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其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改善心脏功能等作用。

[1]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 第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52-1560.

[2]王焕玲, 盛瑞媛. 感染性心内膜炎70例临床分析.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33-36.

[3]罗心平, 施海明, 彭清宪, 等.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上海医学,2005,28(4):294-2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20

2014-11-24]

155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猜你喜欢

心肌炎干扰素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