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2015-01-24陈海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
关键词:氯雷风团组胺

陈海兵

(如东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江苏 如东 226600)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陈海兵

(如东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江苏 如东 226600)

目的 探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50例,分为研究组(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与对照组(氯雷他定片治疗),各25例;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72.00%,具有高度统计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及促进风团消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慢性荨麻疹;枸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片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1]。慢性荨麻疹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且多伴有鲜红色、皮肤色的风团。目前临床中对CU的治疗主要以服用抗组胺药物为主。为了分析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皮肤科对5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5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3~58岁,平均为(40.3±1.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为(2.3±0.5)年。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1~62岁,平均为(41.6±1.8)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为(2.7 ±0.5)年。纳入标准:①入院前2周内未曾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抗组胺药者;②对枸地氯雷他定或氯雷他定片无治疗禁忌者;③自愿签署入组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性呼吸、循环、消化、血液、免疫等系统疾病者;②孕妇、哺乳期妇女。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比。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208)口服治疗,1次/天,10毫克/次,疗程为4周。研究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138)口服治疗,1次/天,8.8毫克/次,疗程为4周。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复查,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疗效判定:参考2014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进行判定。①治愈:瘙痒、风团等症状消失,且维持1个月以上;②显效:瘙痒症状明显改善,风团消退率>80%;③有效:瘙痒症状明显改善,风团消退率为50%~80%;④无效:瘙痒、风团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72.00%,具有高度统计意义 (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大部分患者难以准确找到病因[3]。组胺作为参与荨麻疹发病的重要介质,主要是由肥大细胞产生及储存,其可导致内皮细胞收缩,使血管内液体逐渐自细胞间向血管外渗出,从而形成风团及组织水肿。现代医学认为[4],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与非免疫2种。其中,与免疫相关的主要是因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其抗体多是IgE吸附在肥大细胞,在再次接触抗原后就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有组织胺及其他药理活性物质就会从肥大细胞释放出来,并形成风团。而非免疫机制的荨麻疹则是由于某些药物导致肥大细胞中的cAmP降低而释放组胺,并形成风团。另外,发热、饮酒、运动等因素也会引发荨麻疹,故导致荨麻疹容易复发,且难以有效根治。临床中对荨麻疹的治疗以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治疗为主。氯雷他定能选择性拮抗外周H1受体,且能有效稳定肥大细胞膜及减少白三烯等炎症递质的释放,还能有效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及选择性抗胆碱活性,对荨麻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难以耐受长时间服药,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枸地氯雷他定作为第三代抗组胺药,其主要由地氯雷他定和吡啶枸橼酸二钠盐结合而成,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在服用后可快速产生代谢转化成地氯雷他定,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枸地氯雷他定能选择性竞争抑制组胺H1受体,且能有效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起到治疗的目的。而且枸地氯雷他定还能有效抑制炎症初期、进展期等多个环节的炎性介质释放,有利于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趋化、黏附,并能减少超氧化物的产生,从而起到抗炎及抗过敏作用。作为非中枢神经系统镇静性的组胺拮抗剂,枸地氯雷他定具有高效、长效性,其在体外作用可强于氯雷他定50倍以上,而在体内作用可强于氯雷他定10倍以上[4]。李虹[6]报道对24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分析,枸地氯雷他定组4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氯雷他定组的93.5%,其认为枸地氯雷他定能有效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另外,枸地氯雷他定也无抗胆碱能作用,不会造成心脏离子通道阻滞,故不会引发各种心脏反应;加之枸地氯雷他定难以血脑屏障,对人体中枢镇静作用较轻,且在口服后代谢不不依赖细胞色素酶P450CY34A4 同工酶,并无不会和酮康唑、红霉素等细胞色素酶P450 抑制剂有药物相互作用,故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的安全性。

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与李虹[5]报道的96.7%相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00%。由此可见,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皮疹、瘙痒症状及促进风团消退,且对人体中枢镇静作用较轻及不会引发各种心脏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1] 赵静,石庆,柳兵.枸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36.

[2] 刘磊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2,29(3):143+145.

[3] 陈兴宽,李英涛,储丽敏.调整枸地氯雷他定用量及用法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3):1070-1071.

[4] 王宗明,杨雄波.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2):1401-1403.

[5] 李虹.探讨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海峡药学,2013,25(4):88-90.

R758.24

B

1671-8194(2015)36-0199-02

猜你喜欢

氯雷风团组胺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氯雷他定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评价
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培养液组胺的检测及鲣鱼产组胺菌的生物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