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山羊小反刍兽疫的疫情处置
2015-01-24黄昌文杨翠珍田新平杨靖红杨正军熊正霞聂俊石新军钱明祥
黄昌文杨翠珍田新平杨靖红杨正军熊正霞聂俊石新军钱明祥
(1,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4300;2,贵州省碧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554300;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环北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554300;4,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农业服务中心 554300)
一起山羊小反刍兽疫的疫情处置
黄昌文1杨翠珍1田新平1杨靖红1杨正军1熊正霞1聂俊2石新军3钱明祥4
(1,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54300;2,贵州省碧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554300;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环北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554300;4,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农业服务中心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省农委和市畜牧兽医局 《关于开展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从2014年4月3日起,组织中心技术人员与各乡 (镇、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对全区养殖的山羊进行小反刍兽疫全面排查,4月13日,在云场坪镇排查时发现枫木坪村马仙溪组和上河组两个养羊户分别从外省调入种羊67只,一周后羊群发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口鼻有大量分泌物、眼结膜炎、上消化道溃疡和腹泻及呼吸困难等病症,同时引发同寨自繁羊群发病,该病发生快、死亡率高、危害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变化,初诊山羊小反刍兽疫临床疑似病例。为防止疫情扩散,一方面立即采集病料送检,一方面及时向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汇报,4月14~15日按照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对3户发病羊群进行了果断处置。通过启动 《碧江区小反刍兽疫疫病防治预案》、对疫区进行封锁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疫病的传播和流行。4月18日接到国家检测机构报告,送检样品采用小反刍兽疫荧光定量RT-PCR检测,均呈阳性。本文就该疫情的发生与处置过程介绍如下,共同行参考。
1 疫病来源与发生
云场坪镇枫木坪村马仙溪村民组张某某养羊68只,为了加强羊群的品种改良,提高经济效益,私自于2014年3月20日分别从安徽省砀山县购进波尔山羊种公羊1只,又从山东省梁山县购进波尔杂交种母羊7只。在购进羊群的第8d有母羊开始出现体温升高,拉稀等现象,4月8日开始有羊只死亡,原自养的羊群也有部分发病。到4月11日发病羊群达80%以上,畜主用大量的退热药、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无效。该养羊户到4月13日止共感染的病羊达70只,已经死亡5只,发病率为93.33%,死亡率为6.67%。
桐木坪村上河组瞿某某夫妻俩多年在外打工,积攒了20余万元资金,得知家乡正在鼓励扶持牛羊规模生产,加上适宜的养殖环境,决定回乡养羊,通过网络联系,于2014年3月19日从山东省菏泽县引进母羊60只,引进5d后为了配种在本寨另一瞿某某家借1只种公羊饲养5d,当在他乡购买1只种公羊后退还该公羊。引进羊群饲养7d开始有羊群出现发热、流鼻液、咳嗽、拉稀等现象,发病后3d左右有羊出现死亡,病初畜主认为是长途运输加上环境不适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引发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到4月13日相继死亡24只,存栏37只。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39.34%。另一瞿某某家有羊群75只,在退还种公羊的3d,即4月1日该公羊开始出现发热、流鼻液、咳嗽、拉稀等病症4d死亡,然后全群羊相继发病出现死亡,到4月13日止,已经死亡31只,其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41.33%。
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
根据畜主口述和现场观察,山羊发病后,体温上升至40~42℃,并持续3~4d。病初山羊表现烦躁不安,被毛粗乱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随后流浆性鼻液,逐步转变成脓性粘液,患羊表现呼吸浅快,呼出恶臭气体。几天后羊齿龈充血,逐步发展到口腔粘膜及舌粘膜充血,进行性弥漫性溃疡,出现大量流涎,最后出现坏死性病灶。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龈、腭、颊部及舌头等处。双眼结膜炎大量流泪,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有的表现为拉血痢,粪便恶臭,严重脱水,消瘦。后期体温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衰竭死亡。
2.2 病理剖检
病死羊剖检2只可见:结膜炎、口腔及舌面呈坏死性炎症病变,特别是齿龈部坏死病灶最明显;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充血、出血斑和脓性粘液,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均出现病变,而瘤胃、网胃、瓣胃未出现病变,病变部表现呈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呈红色、出血;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大肠和小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在盲肠和结肠结合处呈特征性线状出血或 “斑马样”条纹。
3 实验室诊断
根据病情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技术人员从3户发病羊群分别采集血清样品23份、口腔、鼻分泌物棉拭子31份、肺组织1份共55份样品,送省动物疫控中心转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采用小反刍兽疫荧光定量RT-PCR检测,检测55份样本均呈阳性。
4 诊断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山羊小反刍兽疫临床疑似病例。18日收到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实验室传来的检测报告,确诊为山羊小反刍兽疫。
5 流行病学调查
经询查,在云场坪镇周围村寨及周边乡镇从未发生同类疫病,该疫情系畜主私自引种而引起,属外来入侵疫情。
6 疫情处置
6.1 部署防控措施
发现疫情后,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4月13日区动物疫控中心立即将疫情向区畜牧兽医局主要领导汇报,引起局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及时向区分管领导和市动物疫控中心汇报,当日由区政府办组织召开小反刍兽疫紧急防控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由区畜牧兽医局牵头会同疫点镇政府组织相关人员:①对疑似小反刍兽疫羊群首先进行采样送检,然后就地扑杀深埋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做好疫点污染场地的消毒处理;②加强疫情排查,以2个疫点镇为重点,在全区进一步开展小反刍兽疫疫情排查,防止疫情蔓延;③设立疫区检疫消毒点,强化进出人员、车辆消毒;④停止疫区牛羊流动,做好疫区规模羊场的定期消毒;⑤当小反刍兽疫疫苗到达时,立即组织开展紧急免疫。
6.2 扑杀染疫羊群
4月14日由局分管副局长带队,区动物疫控中心、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技术人员会同云场坪镇领导干部及枫木坪村干部,在市动物疫控中心技术人员指导下,对3户发病羊群151只全群扑杀、焚烧、深埋作无害化处理。对羊舍、运动场、进出通道及掩埋场地通道用生石灰撒布,再用消毒药液喷洒。羊粪堆积发酵处理。在进出疫点的通道上用吸水的毡毯加稻草设置消毒点,对过境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对疫点周围养羊户要求,划区域、远离疫点放牧,圈舍及周围环境每天消毒一次,连续20d以上。
6.3 启动小反刍兽疫防治预案
4月18日收到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电传检验报告,确诊为小反刍兽疫疫病后,区畜牧兽医局立即将检验报告向区政府领导和市动物疫控中心汇报。当即由分管副区长组织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相关事宜。
(1)启动了 《碧江区小反刍兽疫防治预案》,发布了《关于对小反刍兽疫疫区实施封锁的通告》碧府发 [2014]9号,划分了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2)设置了疫区检疫消毒点8个。其中枫木坪村设置5个,桐木坪村设置3个。实行24h值班制,每组每次2人以上,明确值班职责。从4月19日起,对进出两个疫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直到解除封锁为止。截止5月10日参与值班人员达136人次,共消毒进出人员3668人次,消毒进出车辆2184辆,阻止一起进入疫区牛6头。组织技术人员对3个疫点的羊舍、污染场地、进出通道及掩埋场地等地面消毒,每天一次,连续一周以上,粪便堆积发酵处理。5月10日对3个疫点再次进行了全面消毒。同时在封锁期间,疫区的规模牛羊养殖场也进行了定期消毒,共计消毒面积达11.3万平方米。发放消毒药物60余件,生石灰6000kg。
(3)在封锁期,禁止疫区易感动物出镜;区内停止山羊跨区域流动;严禁从省外调运牛羊。
(4)在全区范围内再次开展了小反刍兽疫排查工作,共排查羊群2.31万只次,未发现疑似病例,消除了疫情隐患。
(5)开展全区山羊小反刍兽疫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工作。4月17日,从市动物疫控中心领到小反刍兽疫疫苗后,区动物疫控中心立即通知各乡 (镇、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领取疫苗。4月18~19日全面开展了小反刍兽疫疫苗的紧急免疫注射,要求除病羊外,从1月龄以上的羊群 (含怀孕母羊)全部进行免疫注射,将免疫任务落实到人,并做好免疫登记按日上报。截止4月29日全区共发放小反刍兽疫疫苗1.8万只份,全区存栏羊14145只,已完成免疫注射1.3万只,免疫密度为91.91%。其中云场坪镇存栏羊2019只,免疫注射1986只,免疫密度为98.37%;1月龄以下羔羊和发病康复的羊群将进行第2次免疫注射,以后按程序常年免疫。
7 疫情处置参与人员及所耗物质
(1)两地共组织参与疫情处置人员达160人次;车辆20台次;挖掘机2台。
(2)疫情处置发放防护物资:口罩300个,一次性手套600双,一次性防护服300套、水靴50双,充电电筒20具;电动喷雾器4台。
(3)消毒物资:生石灰6000kg,消毒药70件。
(4)无害化处理物质:
捕杀用具:铁锤16把、保定绳20条。
焚烧物质:柴油60L、废旧轮胎30个。
(5)检疫消毒点物资:标示牌5块,中型遮阳 (雨)伞5把,吸水毡毯9捆,电动喷雾器6台。
8 加强小反刍兽疫防控知识培训宣传
自3月下旬以来,区动物疫控中心和各乡 (镇、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各种会议、阳光工程培训、电话、发送信息等机会在全区开展小反刍兽疫防控知识培训宣传,参训人数近23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对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9 小结与体会
(1)由于本次疫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按照规范要求处置,没有造成疫情扩散与蔓延。目前时间已过去半年多区内未发现新的病例。
(2)在这次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中,从政府领导到区、乡 (镇)技术人员,以及村防疫员一起上下联动,按照农业部及省、市有关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要求,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对有效防控疫情传播与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
(3)加强山羊引种管理是防控小反刍兽疫发生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必须严格执行引种程序,做好产地和运达目的地的双向检疫、隔离观察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