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财经类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研究
2015-01-23蒋宏大
蒋宏大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将财经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财经类创新人才,成为当下财经院校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构建信息素养培养新模式,以应对时代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3-0067-03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讲话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核心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信息生态下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需要财经类创新人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要想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信息素养的财经类创新人才。
二、当前财经类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财经院校在通识教育与财经专业教育融合基础上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财经类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国内对于培养财经类创新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培养趋势已达成了一致,例如许多财经类高校都开设诸如文献检索等课程,就如何提升同学信息素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特别在信息素养教育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
1.在教育理念上,信息素养教育未能与创新教育有效融合,将信息素养教育向信息创造、发挥信息效益等更深层次推进
一般认为,全面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但目前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往往注重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信息的生成、创造、效益等能力的培养。以当下财经类高校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为例,对本科生的考核依旧遵循以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虽然授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积极地通过布置实践调研任务、小组讨论等项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相互协调能力及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但是因为平时成绩只占20%左右,从最后的课程总评成绩上并不能突出平时的考核。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少,且没有改变考核方式的权利,起不到对学生自学、讨论及实践部分的考核目的虽说学生必须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更要教会学生会沟通、敢于质疑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且,作为创新型的财经类人才更应该由专业人才向“复合通才”型人才转变。因此,教师和学校看重的不应该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背诵和记忆程度或者对以往考题在网络上的搜索能力,而应该把问题的发现、思考、解决能力作为对学生考核的更重要的标准,培养学生的批判探索精神
2.从教学内容看,未能与专业培养有效融合,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严重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脱节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Web2.0技术时代的到来,高校信息素养培养内容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突出表现在财经类院校信息素养现有的培养内容与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对信息能力的要求完全不匹配,使得既有培养模式部分成为鸡肋。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主要还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专才型”人才上,课程结构体系基本上还是按照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来安排教学内容,主要课程仍然是细化的专业课。过细的专业划分,口径较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视野局限,思路不宽,部分专业课程缺乏前瞻性课和实用性的内容。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毕业融人社会之后发现所学大部分并不能马上为之所用。而如果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就必须打破专业框架限制,向“通才”型教学内容扩展。
3.信息协作和信息免疫能力培养的忽略,阻碍了新信息生态环境下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的实现
信息素养能力主要由信息协作和信息免疫能力两部分组成,其中“信息协作能力”体现在人们将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的中介;而“信息免疫能力”则能够帮助人们在良莠不齐的浩瀚信息资源面前,正确的甄别信息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发布、修改、传递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使得在传递的信息中,特别是在因特网这样的虚拟世界上,有许多片面的、不实的、无用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理性的辨别。对信息的判断、识别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会计专业为例,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都顺应教育部要求实施课程改革,但是也仅仅是简单地对所有专业课程的课时进行等比例一刀切的减少。虽然其初衷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主动学习,但是学校并没有配套的措施来保障监督这一初衷的实现。这里我们以会计专业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为例,我们发现其案例教学依然只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而且案例教学比较简单单一,基本上都是采用教材中的模拟练习题来充当案例,纸上谈兵比较多,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总体还是缺乏更加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如现场的认知实习或者工业制造企业的专题视频等)认知案例,特别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
三、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开创培养财经类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新模式
基于对信息素养的深刻认识,我们在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的基础上,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来提高财经类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
1.更新观念,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提高到信息素养培养新高度
我们认为,具有扎实的财经类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是财经类创新人才的特点,也是其优势所在。他们能够把信息技术和财经类专业领域结合,创造出新成果。因此,财经类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包括应用信息素养和财经职业信息素养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能力:(1)是指以文本与图形表述能力、电子表格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库的应用能力、网上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最基本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2)系统的应用、维护和开发能力:是指在最基本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基础上,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财经类专业领域中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电子商务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和开发能力等。(3)研究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同学能根据财经类专业领域的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和运用新的信息技术知识,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超越信息知识、技术的简单“灌输”,开展以真正提升学生信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掌握并不意味着“信息素养”的养成,但“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却离不开是由“技术”、“技能”的学习,所以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在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通过与日常的生活学习的结合,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以财经类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向同学提供一个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建构环境,采取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信息素养的教学实践,提升同学应用开发能力、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求研究能力。使大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3.信息技术教学与财经类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推进渗透式信息素养教育
多学科的结合与渗透在替代传统单一学科的孤立研究与发展模式的同时,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改革、调整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突出财经特色,重视财经应用实践,应成为财经类高校信息技术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改革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应该由“专门课程式”向“与财经类学科渗透融合式”转变,拓宽信息技术教学的空间。这样,把信息技术渗透到财经类专业课程中,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突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同学们才有更多机会通过多种途径结合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成为既精通财经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财经类创新型人才。
4.重视信息伦理的教育,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力培养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如果社会成员特别是财经从业人员缺乏信息道德意识,就会产生信息伦理问题,损害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例如当下问题比较突出的银行卡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其产生原因就在于有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倒卖银行客户个人信息。诸如此类事件警示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大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改变过去只是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播,转变为帮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知识当中所蕴含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精神,培养学生信息鉴别力、评价力以及对个人信息和著作权的尊重意识和权利意识,强化学生信息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通过问题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和合作精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