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前景

2015-01-23刘向阳

人民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中产阶级金融危机

刘向阳

【摘要】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运动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变革运动。文章从金融危机的根源说明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话语、群众基础与组织方式、自发占领运动等方面的变化对社会主义运动所施加的影响,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能力与社会主义运动的长期性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产阶级 社会主义话语 资本主义自我调整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的每次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长期停滞都能激发一轮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这场由美国次货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由危机带来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动荡也遍布整个西方社会。这种情况是否预示着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的复兴?

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性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只是虚拟经济的危机,是发达国家物质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由此宣布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从而否认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实际上,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后来的“金融危机”,再到欧洲的“债务危机”,这些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代表现形式,其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因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劳动与资本之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贫富分化导致购买力不足,购买力不足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为了提高购买力增加有效需求,只好借债消费。随着债务越来越多,违约率也不断上升,金融危机终于爆发。

作为资本的总代理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行为主要以提高资本的利润为导向,工人地位被不断降低,社会福利日益受到限制。这种态势造成了一种以利润增长和工资停滞为特征的资本扩张,同时出现了剩余价值的创造条件与实现条件之间的矛盾。利润增长与工资停滞相结合产生了与需求相对的潜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为了应对这个危机,“透支消费”和“财政赤字”(国家层面上的透支消费)成为西方社会普遍采取的办法。从实际结果来看,“透支消费”暂时填补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缺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但“透支消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因为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透支消费”只是把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爆发从当下推到了未来。

由于资本的全球化,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过剩与某些国家国内的生产能力不足并不矛盾。随着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不断向国外转移,大量资本转移到利润更高的金融服务业,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在物质财富没有增长甚至减少的情况下,以货币来衡量的财富却高速增长。大多数的富裕国家只是货币财富较多的国家,不一定是物质财富较多的国家。国外有学者曾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生产性”,这种“生产性”不仅是霸权国家盛衰的重要基础,也是一般国家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基础。仅从表面上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次金融危机有其历史、体制等原因,但首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缺乏物质生产的强力支撑。

资本主义当前的危机是全球化资本主义历史中的第四次机体危机①,再次证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的这一固有局限性,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历史的必然。西方的财政紧缩和长期的经济停滞,已经导致西方社会的反紧缩抗议活动和自发的占领运动的常态化,这些为推动新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并再次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置于世界政治议程上。

西方现状与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可能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畸高、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特别是劳资矛盾日益激烈,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复兴的迹象。

社会主义话语在西方的重新流行,为社会主义的复兴提供了舆论铺垫。对于此点,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畅销及马克思多次被评为千年伟人是最有力的注解。左翼组织和学术机构,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研讨会,如美国纽约左翼论坛、巴西圣保罗论坛、国际共产主义者研讨会、社会党国际大会等,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政治模式进行反思,深入探究资本主义危机与社会主义前景等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正是左翼人士和这些论坛不断呼吁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工人阶级开始觉醒,主要表现是反紧缩运动和自发的占领运动风起云涌。这些运动的参加者多是地铁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工人等之类的蓝领工人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雇员,行业多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诉求多是反对裁员、增加薪资和抗议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与历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罢工运动相比,不但罢工的主体(以前主要是生产领域的工人)不同了,罢工的频率降低了,罢工活动的持续时间也变短了,而且参与罢工活动的劳动者人数也有所减少。同时,罢工运动的影响与结果也不相同。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总体上趋于缓和,阶级间的激烈对抗并不突出,通常采取劳方向资方做出更多妥协的方式来进行。

当前发生的罢工和示威,从表面上看是劳动阶层面对生存状况恶化而寻求自我保护的直接反应,仍然是一种为捍卫自身经济利益而采取的经济斗争。但是,以“消灭私有制”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工人阶级为力量的“革命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②。由于主客观条件尚不具备,这些抗议活动很難演化成颠覆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运动主要表现为经济斗争,但是它的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经济斗争是政治斗争的前奏,经济斗争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前兆。

社会主义运动新的组织方式开始萌芽。“占领华尔街”原本是加拿大的广告克星媒体基金会在它的网站上提议的一个构想,公布不久就有上万人在互联网上进行回应,最后演变为一场规模巨大、影响广泛的“占领一切”的运动。占领运动的发起倡议最初发布在网络平台上,随后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传播,获得了一定的响应;运动的最初照片和视频又通过互联网传播,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参加者的进入;现场的参加者又通过互联网与移动通信与更多的网友进行直播式的互动交流,又获得了新的支持者和参加者。如此循环,关注者、支持者、参加者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占领运动”也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运动,但社会主义运动可以利用互联网更迅速和更有效地聚集工人阶级,从而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以说,便捷的互联网社交媒体是现在和未来的社会主义运动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种新的组织方式。

有利社会主义复兴的因素和迹象还有很多,如果能在下述几个方面积聚更多的正能量,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更令人期待。

第一,替代领导力量和外部环境的问题。冷战结束以来,以共產党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的左翼力量普遍遭到削弱。近年来,西方左翼政党的政治立场趋于温和,政党政策对传统的工人阶级和新兴的中产阶级都缺乏吸引力。从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实际情况来看,西方国家的一些共产党组织沦为一部分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学术沙龙。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示威和罢工活动中,只有极少数行动是没有任何组织领导的工人自发行为,大规模的、产生一定影响的罢工抗议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工会组织的,共产党等左翼组织的影响很微弱。新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替代领导力量尚处于萌芽中。

与冷战时期相比,社会主义运动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失去了来自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直接或间接的物质支持和舆论支持。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形成巨大的挑战力和威慑力;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大众来说,也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虽然发生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资强社弱的国际格局并没有多少改观,因而社会主义运动的外部环境也没有实质性改善。

第二,中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态度问题。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产阶级虽然不断受到挤压,越来越多的人滑向社会底层,但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人群。中产阶级作为西方舆论的时髦术语,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阶层划分,从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关系来看,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最适合被称呼为“劳动大众”,也就是工人阶级。国外有学者认为,当今资本主义剥削的主要方式已从对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榨取转换为对知识产权的私有化或对其他资源的垄断所带来的租金的占有,非物质的智力劳动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工薪资产阶级。他们虽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分享着新技术带来的工资和特权。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的问题不在于其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制度,而在于其经济体系的不稳定。③处于社会中间的政治与经济地位,决定了中产阶级的大多数并不热衷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而赞同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中产阶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是主要的社会财富创造者,也是各种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社会主义运动离不开中产阶级的关注与参与。

中产阶级在政治生活态度上的冷漠性和利己性使西方社会“碎片化”,工人阶级(中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作为一个整体从事政治行为的能力被削弱,难以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施加更大影响。中产阶级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遥远的政治活动之间有一定差距,对政治不感兴趣,对意识形态越来越冷淡。这一点可从下面有关“社会主义”的图书销售情况窥见一斑。

第三,社会主义话语的影响力问题。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西方社会有关社会主义的出版物每年呈递增趋势。在亚马逊网上书店,标题中有“Socialism”一词的公开出版物累计达30300多种上。

这种情况说明,西方社会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反思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和探索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这对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复苏来说是利好的消息,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主义话语在西方曲高和寡的窘境。亚马逊网上书店的“平均顾客评论(Avg.Customer Review)”的多寡可以近似看作某种图书的销售数量多少和读者的关注度,在以“Socialism”作为标题的图书中,截至2013年2月5日,有评论的图书10744种,评论次数在4个以上的只有19种,10个以上的只有5种,25个以上的仅有3种,Liberty Versus the Tyranny of Socialism: Controversial Essays(27 customer reviews)是评论次数最多的一本,绝大部分图书只有一个评论。④从上面的数据可以近似得出这样的结论:“Socialism”一类的图书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也从侧面印证了西方社会对社会主义相关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人数并不很多。这种局面表明,已经知识化的中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与现存秩序有着较强的认同感,缺乏对社会主义的热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公共舆论和教育体制不断灌输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日益生活化和文化化。社会主义运动如要复苏,工人阶级必须彻底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影响。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与社会主义运动的长期性

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运动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变革运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影响着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决定其高潮与低潮,胜利与挫折。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一直没有发生社会革命,其中的首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富裕。在社会动乱中,损失最大的是普通公众,社会革命的代价过高,人心思稳是大势所趋,这是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必然结果。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大多数人一般是没有革命意愿的,而绝对贫困的人只是西方社会中的少数,他们所代表的不是先进生产力,即使有革命的意愿,也没有发动革命的能力。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基础上的。虽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富裕”,但是离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状态还很遥远。要达到或接近这个理想状态,即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社会还要奋斗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多次大转变,每次转变使生产关系发生大调整,使生产力出现飞跃发展。在资本主义以往的调整中,“福利国家”显然是成功的。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甚至实现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值得肯定的。当然,“福利国家”之类的自我调节只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允许的范围内所做的局部改良,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但是“福利国家”对社会主义运动的长期抑制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从历史经验来看,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与之相伴随的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也是一个大跨度的历史时代。资本主义从诞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与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相比,它还是一个少年。通过自我调整,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创造更高生产力的潜力,还是能够应对这次经济危机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行调整和恢复活力的时间长短。面对这次经济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形象地描述为资本主义患了心脏病,虽然病人活过来了,正在渐渐康复,但是康复的速度非常缓慢。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极其缓慢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是相对的、暂时的。一次危机、一次动荡,不可能撼动资本主义制度。由债务危机引致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动荡,会慢慢唤醒劳动大众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愿。在此背景下,工人阶级统一认识,实现劳动大众的广泛联合,共同反抗压迫和剥削。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金融危机或许成为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一个契机。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共运部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室)

【注释】

①[德]英格·索尔提:“全球资本主义第四次机体危机背景下左翼和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88页。

③汪行福:“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思考”,《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1期。

④刘淑春,吕薇洲主编:《国际共运研究专辑》(第2辑),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年,第036~037页。

责编 / 王坤娜

猜你喜欢

中产阶级金融危机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在美国哪些州生活成本最低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维多利亚初期中产阶级女性角色再界定——从《北方与南方》谈起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