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河南省城镇化问题研究
2015-01-23罗艳玲
□ 罗艳玲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全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3.7%①。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原则,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化进程。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区域,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达1.8%,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43.8%,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近10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潜力很大。与此同时,河南省人口基数大,环境压力重,还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必须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保护水资源,严格控制城市边界无序扩张,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彻底改变粗放低效的发展模式,确保流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1]。随着中原经济区和新型城镇化的双重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土地使用、农业人口安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08~2013年间,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由3,573万人增加到4,123万人,城镇化率由36%提高到43.8%,城区面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上均呈上升态势,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二)城镇化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已有超20万城区人口城市39个,20万以下城区人口城市85个,建制镇1,014个。其中,郑州市常住人口已超过500万人②。中原城市群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中西部三大城市群之一,已跻身国家七大城市群之列,成为推动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正逐步形成以城市群为主题、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表1 河南省城镇化相关指标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近年来,河南省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大幅提升。2012年,河南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7.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4%,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3%,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32%③,城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实施建筑节能改造、使用绿色建材、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等途径,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城乡建设的全过程,打造绿色中原、美丽中原。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新阶段,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实现农业与环境、农业与第三产业的统筹发展;二是不断完善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在户籍管理、就业服务、医疗保险、农民工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义务教育、乡村道路、广播电视、电力通讯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环卫环保等方面的改造投入较多的资金。截止到2013年底,河南省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2.5万公里,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达到100%,初步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县乡骨干道路网。2014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政策,拟于2014~2016年三年间投资300亿元,集中建设农村公路3.8万公里。这一三年行动计划将会更好地改善农民生活,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规划不科学影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科学编制城镇化规划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目前,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规划不科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搞城市建设,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一些新兴城区人口密度过低,城镇生态、教育、医疗服务水平不高,难以形成对经济产业的集聚力,造成大量土地的闲置和浪费。二是规划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衔接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调度,管理混乱,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如“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反映出省会城市郑州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和综合协调还亟待提升。三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布局不合理。一些工厂在城区附近选址不科学,过于靠近居民区,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严重污染当地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二)生态文明理念匮乏导致对城镇化理解存在误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知,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河南省城镇化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认识不足,存在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相悖而行的现象。一是把城镇化等同于都市化,热衷于修建现代化、地标性的建筑,搞“面子工程”,甚至减低城市绿化率建大广场、大花园和景观大道。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随意拆迁一些能体现当地历史文脉和文化特色的古建筑,违背“修旧如旧”的原则,千城一面,使得很多具有文化历史底蕴的城镇失去特色;二是圈地造城,过于依赖房地产行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占用农田和其他有限的建设用地。盲目扩建新城、新区,但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又难以及时配套,对城镇居民和相关产业难以形成吸引力,造成大量的商品房和土地闲置、空置,从而形成所谓的“睡城”、“鬼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三是只重视人口的城镇化,忽略了新的城镇居民素质的提升。城镇化率的提升,说明了大量的农村人口集聚到城市,但成为城市居民之后,其法律意识、文明自律意识、环保意识还比较欠缺,难以适应城镇生活环境。城镇化若不能解决农民的就业和转移问题,不能使农民享受改革发展和城市文明成果,就偏离了正确方向[2]。
(三)城镇化方式粗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使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人口涌入城镇,工业发展能源消费、机动车尾气以及城市住房、基础设施建设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不利于城镇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其中,以水污染、大气污染现象尤为严重。2012年,河南省城市污水排放量16.50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23亿立方米。在全省83个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有18个,占21.7%。在全省18个地市中,雾霾天气超过90天的地市达12个,其中安阳、商丘全年雾霾天气高达133天和131天④。除此之外,噪音污染,光污染、交通拥堵、热岛效应等现代“城市病”也逐步凸显,成为影响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另外,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摊大饼式地发展,城镇化质量不高。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环境标准要求过低,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控制不严。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的现象也在逐步加重。
表2 河南省水资源相关指标
(四)城镇产业结构失衡造成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从生态文明视角来观察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是城镇中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第三产业耗能低、排放少,且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3]。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是良性互动的关系。城镇化程度越高,产业集聚度和人口的集中度就越高,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旺盛。而第三产业越发达,就更能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良性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公布的全国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字,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同期相比,其它中部五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分别是:山西省 5.8:55.6:38.7,安徽省 12.7:54.6:32.7,湖南省 13.6:47.4:39.0,江西省 11.7:53.8:34.5,湖北省12.8:50.3:36.9。由此可见,同其他中部五省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比重最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依然占据绝大部分的比重,而第三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河南省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来推动,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较大,也更容易引发生态环境危机。以河南水资源2008~2012年的变动情况为例(表2)可以看出,水资源的总量、地下水资源总量以及人均水资源量在总体上都呈现减少的态势,而工业用水总量却在不断增加。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河南省城镇化科学发展路径
(一)科学规划,促进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科学规划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基础。在进行城镇化规划的过程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优化空间结构、统筹协调开发等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河南省要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协调发展状态,一定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做好科学规划。一是要规划好城镇化的发展边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布局,科学、高效、集约使用各类土地资源,确定生态保护红线,使城镇化的规模与其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努力实现城镇化区域中的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态文明的科学规划,要求产城一体、职住融合、资源均衡,各种要素比例搭配,就近“定住”人口[4]。
(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将其真正落实到城镇化的全过程。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最终实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一是要倡导生态价值观,树立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综合发展的理念。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考虑大量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是否超出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是否有完善的社会生存空间,避免出现城镇因为环境恶化、资源衰竭和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缺失而走向衰落的现象;二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弘扬生态环保意识。人类社会是弘扬生态文明的载体,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在工农业生产、居民消费等领域,通过长期教育、传承等多种方式培养和弘扬生态文明,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健康生态文化;三是要坚持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因此一定要坚持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性。
(三)发展生态生产力,转变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生产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生态危机,学术界从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视角提出的新概念,是对传统生产力研究的重大变革。“生态化”是当代生态生产力的典型标志[6]。传统的生产力发展使自然资源被人类无限制地索取和开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生态环境危机。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生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转变城镇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以3R(Reduce、Reuse、Recycle)为经济运行准则,实现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尊重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使得生产力发展与经济活动、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三是要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各类生产要素的利用率,高效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
(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城镇建设。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之上,但是河南省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河南产业结构不仅落后于京、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就是和中部省份相比也处于劣势[7]。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城镇建设,一是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严格控制钢铁、电力、矿产开采等高耗能产业发展规模,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产业;二是可以通过财政支撑、政策引导等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化旅游、会展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新业态的发展;三是要大力推行产业技术创新,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推进现代企业的转型升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鼓励企业通过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五、结语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我国的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要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于处于实现富民强省、中部崛起的河南省来说,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点区域和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核心区,要走具有“中原特点”的城镇化之路。在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还应该遵循城镇化的科学规律,以城镇化为契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使城镇化真正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泉,为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③相关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④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2014,4
[2]徐学庆.构建我国新型城乡关系的路径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8~21
[3]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2~27
[4]潘家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关键在科学规划[J].环境保护,2014,7:15 ~18
[5]周伟文.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J].河北学刊,2014,5:257 ~258
[6]王鲁娜.当代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9,1:85 ~87
[7]商勇.基于投入产出的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分析[J].商业研究,2012,12:46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