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ECP-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2015-01-23宋扬冷青季征张桂敏吴音马清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难治骨髓瘤多发性

宋扬 冷青 季征 张桂敏 吴音 马清君

DECP-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宋扬 冷青 季征 张桂敏 吴音 马清君

目的研究分析DECP-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DECP-T方案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典DEC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1.05%和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与对照组的52.63%和23.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P-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率低,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DECP-T方案;不良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终末分化的B淋巴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占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15%左右[1]。有报道指出, DECP-T方案是临床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手段, 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率低。为了探究DECP-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本院临床工作者对7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历资料展开分析研究, 现将资料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7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其中男40例, 女36例, 年龄48~71岁, 平均年龄(57.25±6.79)岁, 平均病程(4.65±2.15)年。临床分型:IgG型46例, IgA型24例, 轻链型6例;ISS分期:Ⅰ期18例,Ⅱ期38例, Ⅲ期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DECP方案:地塞米松20~40 mg/(m2·d), 环磷酰胺200 mg/(m2·d), 依托泊苷40 mg/(m2·d),顺铂静脉注射10 mg/(m2·d)。观察组加用沙利度胺100 mg/d,每晚顿服,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每4周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1.1×109/L, 血小板(Plt)>40.1×109/L, 肌酐<140 μmol/L[2]。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水化﹑碱化。

1.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无任何软组织浆细胞瘤表现, 骨髓内浆细胞≤5%;部分缓解:血清M蛋白量下降≥50%以及24 h尿M蛋白下降≥90%或<0.2 g/24 h;疾病稳定:不符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展的相关标准;疾病进展:血清M蛋白及尿M蛋白增加≥25%[3];临床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17例, 部分缓解10例, 疾病稳定6例,疾病进展5例,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05%;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 部分缓解12例, 疾病稳定7例, 疾病进展11例,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2.6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例), 患者经处理后症状减轻, 且未出现重度肝肾功能等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8%(9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为B淋巴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疾病, 主要特点为骨髓中浸润单克隆的浆细胞, 这些细胞能够分泌出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轻链型, 少数为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总人数的1%左右, 临床死亡率较高。该病多发作于老年人群。从目前世界医学发展的形势来看, 多发性骨髓瘤是不可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复发再所难免, 患者多为65岁左右的老年人, 进展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仅有6个月, 常规化疗治疗中位生存期约为3﹑5年生存率约25%, 10年生存率<5%。现阶段, 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 能够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但无法治愈。通常情况下, 化疗能够在短时期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有资料指出[4], 复发是骨髓瘤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因素为获得性的药物耐药和不断增长的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化疗方案的治疗重点在于能够克服药物的耐药性和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减缓或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在经典DECP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能够产生强效抗血管生成﹑杀死肿瘤细胞﹑免疫调节以及抗炎抗血管的作用, 而且沙利度胺能够在杀灭异常细胞的同时不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研究认为DECP-T方案[5]对于提高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抵抗肿瘤恶化以及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具有显著促进效果。本实验研究再次证实了DECP-T方案能够有效抑制核因子活性, 减少骨髓瘤细胞生长因子及粘附因子的数量, 降低破骨细胞活性, 促进骨形成和修复;抑制内皮细胞和新生血管的生长, 阻断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 使得肿瘤细胞走向凋亡, 并且同时为正常细胞提供了保护,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正常细胞的损伤情况。

综上所述, DECP-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李新,孙万军,靳凤艳,等. DCEP方案治疗伴髓外浸润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16):1258-1260.

[2]洪铁艳,余正平.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对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作用并文献复习.东南国防医药, 2014, 16(6):597-599,618.

[3]翟欣辉, 王一, 连小赟.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及对VEGF及MVD的影响.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2): 216-218.

[4]李斌,梁玉环,梁惠如. 38例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治疗与预后分析.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2015, 23(7):32-33.

[5]刘湲,孙国芳. DCEP-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7):3000-30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24

2015-08-25]

114001 鞍山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猜你喜欢

难治骨髓瘤多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难治的病
正确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阿糖胞苷联合VDLD方案诱导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DC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ITP疗程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