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上海松江等地参观考察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与思考
2015-01-23沈生泉金忠明梁英香
沈生泉,金忠明,梁英香
(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浙江余杭311100)
为学习借鉴上海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升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畜牧业。2012年底,由杭州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市畜牧产业处及萧山、余杭、淳安、建德、富阳等6 区、县(市)畜牧兽医局相关人员,赴上海松江区考察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情况。考察团实地参观了位于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上海松林畜禽养殖合作社李爱云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并与松江区畜牧办相关人员等进行了交流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及成效分析
1.1 基本情况 上海市松江区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自2007年开始,根据农技水平和家庭经营能力,通过土地流转,探索发展了100 ~150 亩(1 亩=667 m2)的粮食家庭农场,经过几年实践,已取得了粮食丰收、农民增收的显著成效。截止2011年,松江区家庭农场已发展到1069 家,经营面积12.6 万亩,占粮田总面积的74.6%。
为确保家庭农场粮食生产所需的有机肥和上海市年保有20 万头生猪量的目标任务,松江区自2008年5月开始启动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工作,发展“种粮+养殖”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推行养猪粪尿就近还田利用。截止2012年,全区已建成种养结合家庭农场53 家,平均每场年出栏生猪1200 头,户均经营粮田约120 亩,户均养猪收入约6万元。实现了生猪饲养环境生态化,饲养数量规模化、饲养方式标准化和生产产品优质化的目标。
1.2 建设成效 上海市松江区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直接良性循环,改变了传统单一农业生产方式,拓展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真正达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粪尿资源化综合利用。
一是还原有机农业,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猪粪尿就地还田,为粮田提供优质有机肥,既改良了土壤、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解决了养猪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市场风险。家庭农场粮食与养猪全由上海松林畜禽养殖合作社提供产、供、销全程统一服务,降低了投资与市场风险。以李爱云家庭农场为例:全家三口共同经营200 亩粮田和配套养殖存栏500 头生猪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011年水稻亩产达到625 kg,较全区平均亩产570 kg 提高55 kg,种粮收益16 万元;猪场年出栏生猪1250 头,养殖效益6 万元。
三是有效减少投资,确保市场供给。家庭农场内的养猪场由政府统一建设,农场主“零租金”无偿使用,真正实现了多点式的福利养猪,保障了生猪市场供给。
2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主要做法
上海市松江区采取“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户饲养”和“公司+农户”的形式,在农场内发展适度规模生猪生产,开展“养猪场+农田”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将猪粪尿就近还田利用,形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模式。
2.1 政府扶持力度大,农户养猪积极性高
一是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养猪场,农户“零租金”免费使用。在推行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中,由政府统一进行土地流转,规划每个家庭农场种植100~200 亩左右的水稻,并与规划、环保、发改等部门协调同意盖章后,在农场中规划3 亩农田作为畜牧业设施用地,由政府全额投资80 万元左右,统一建设一幢整体钢架结构、适度规模的养猪场及配套设施,并“零租金”免费提供给农场主使用,农户不需要花一分钱就能养猪。
二是出台有机肥使用补贴政策。为鼓励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科学、合理使用粪尿液,提高农场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且不产生环境污染的家庭农场,按照每上市1 头肉猪给予10 元的粪尿液还田补贴。
三是出台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补助政策。为保障生猪自给率,上海市还鼓励发展建设大型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财政每年安排8000 万元,按建设单位自筹资金不低于25%的比例给予补助。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300 家。
2.2 组织化程度高,产业服务体系健全 上海松江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上海松林畜禽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相关协议,实行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生产。
一是统一操作规范,提高标准化生产。为加强猪场管理,保障畜产品安全,上海市畜牧办制订出台了《种养结合家庭猪场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从苗猪选择、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猪粪尿收集方法、饲养档案填写等进行规定并要求严格遵守,确保上市畜产品的安全。
二是“公司+农户”实现无风险增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与上海松林畜禽专业合作社签订代养协议,公司向农场统一提供苗猪,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回收,实行合作社经营,农场主代养的模式,按照每出栏1 头生猪给予50 元的代养费,超产给予适当奖励。无论猪肉价格如何变动及发生疫病,农户都没有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保障了农户的养殖利益。粮食生产中,由上海松林畜禽专业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所产粮食全部按合同价统一回收包装,统一使用“松林牌”商标。
三是开展生产经营承诺,实行企业化管理。从事种养结合的家庭养猪农户均与合作社签订诚信生产经营承诺书,明确规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合作社的运作要求,做好猪场的生产经营活动。明确规定对“零租金”的猪场设施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不得随意变更布局、用途和乱搭乱建、随意增加饲养规模或改变饲养方式,绝不允许将猪场转包给他人养殖。
四是开展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对于各猪场内发生病死猪后,经上报区执法大队,由区执法大队安排16 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装运车辆,按照各猪场路线统一集中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正常运作。
2.3 排泄物就近还田利用,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季节的需肥量,科学、合理使用粪尿液。上海市畜牧办专门制订出台了《猪液泡粪喷淌灌还田技术意见》,明确了水稻、二麦不同时期的淌灌技术、猪液泡粪用量调节、淌灌前后的水浆管理和注意事项。
通过种养结合这个桥梁,使养猪生产所产生的粪便和尿液经合理的生物技术处理后,由铺设的管道加压输往周边水稻田就近还田利用,这样既可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又实现畜禽粪尿零排放,实现了资源化综合利用,促进了畜牧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有机发展。
3 考察后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杭州市余杭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畜牧产业立足空间越来越小,生猪、蛋鸭等主要畜禽品种养殖数量呈逐年递减态势,畜禽养殖业产值逐年下滑,畜禽自给率严重不足。然而,余杭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规模化、企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向为主的农业园区建设,给该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一丝生机,如何做好畜牧业与农业园区协同发展,是当前畜牧业发展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上海松江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3.1 改变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畜牧业 余杭区地处杭州城郊结合部,近年来随着“美丽之洲”、“精品村”、“重点提升村”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畜禽禁养范围越来越大,特别是排泄量较多的生猪产业,更是无生存之地,想要新建一家养猪场其用地指标难之又难。而上海松江区同处城郊结合部,为保障生猪自给率,政府不搞禁养,反而大力扶持建设大型生猪养殖基地和在粮食种植基地内建设适度规模养猪场发展畜牧业,这类种养结合家庭养猪农场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一体,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为此,余杭区有关部门应改变畜牧业发展理念,要把现有的禁养、限养改为禁排、限排,在增加生产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以上海松江成功的家庭种养结合农场经验为指导,发展畜牧业,保障生猪自给率。
3.2 结合农业园区,加强“园中园”建设 目前,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据调查目前共有面积500 亩以上农业园区135 家,其中面积1000 亩以上的93 家,综合类园区40 家。但据2012年9月份开展的农业园区、休闲观光农业(休闲农庄、农家乐)等场所畜禽养殖现状调查摸底情况看,在园区内配套建设畜禽养殖场开展种养结合者寥寥无几,园区所需有机肥需要购买或直接使用化肥。在增加了园区种植成本的同时,也破坏了土壤结构。俗话说:“庄稼一技花,全靠肥当家”,畜禽粪便是农家宝。然而,过去发展规模养殖场,人为地把种养分开,造成粪便集中排放量大、治理成本高,得不到有效处理,畜禽养殖成了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解决该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众所周知,搞好种植业,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必须要用有机肥,而经科学处理的畜禽粪便则是最优质的有机肥。
笔者认为,尽管当前的各项工作要以城市化引领,尽管农业经济在总量中所占比例已经很小。但是,农业资源还是十分可观的,全区有40 多万亩农田、20 多万亩园地(茶、果、竹),根据目前畜禽饲养量产生的有机肥,若按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标准还远远不够。虽然近几年实施了生态养殖场建设项目,已经有了一批生态牧业的好模式和好典型,但基本都是实行异地消纳畜禽排泄物,无形中增加了种植业、养殖业的成本。所以,畜牧业发展,应与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等种植基地有机结合,开展“园中园、场中场”建设,并按种植面积所能承载消纳的畜禽排泄粪便相配套原则,将近年来所实施的果园养鸡(羊)、茶园养猪(羊)、稻鸭共育、鸡稻轮作、猪—沼—粮(果、蔬)等成功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加以推广应用,就近消纳排泄物和解决有机肥需求。避免盲目贪大带来的环保隐患,只有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才能走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
3.3 加强用地审批,规范建设牧场 目前,该区畜牧产业规划中虽有明确的畜牧业用地区块,但各镇街的用地指标在随时调整,当真正要新建养殖场时,又会出现落地难现象。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借鉴上海松江的成功经验,在已流转的成片种植基地、园地和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内,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设施农用地管理服务的通知》(浙土资发〔2009〕26 号)文件要求,给予5‰或按照区政府《转发《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余政办〔2011〕37 号)给予安排畜牧业设施用地,由政府给予规划和布局,按规定核定建造畜禽舍和附属用房面积,建立适度规模养殖场,以解决生猪自给率和种植业有机肥的需求。
3.4 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市场竞争力 上海松江区粮食、生猪等实行统一生产后,所产商品全部由上海松林畜禽专业合作社进行回收,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商标和统一品牌,进行统一销售,凸显了产业优势,提升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余杭区目前只有“大观山”和“彪牌”两个生猪品牌商标,粮食品牌各自为政,凸显不了产业优势,市场影响力不够。为此,有关部门应借鉴松江模式,将在园区、粮食功能区内所产的粮食、生猪等进行抱团合作,确保产品质量,建立统一品牌,加强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5 完善产业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养猪是高风险行业,单家养殖大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限。因此,需借鉴上海松江“公司+农户”的模式,完善建立生猪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新型畜牧产业体系服务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可从产、供、销各个环节入手,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配送饲料(兽药)、统一科技入户、统一治污,统一销售等服务,加强信息沟通,通过政府引导、中介服务和业主生产,共同为生猪生产服务,降低养殖成本,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同时,以合作社为平台,购置专用车辆,为规模猪场与种植基地、有机肥厂等进行对接,定期为猪场清理猪粪及沼液,使猪场排泄物得到最大的综合利用、种植基地获得优质有机肥,确为两全其美。
畜牧业作为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了生活供应、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等重要内涵,推进生态畜禽养殖,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责无旁贷。通过考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家庭农场种养结合不仅实现了种养业的和谐、持续发展,稳定了粮食和生猪生产,保护了耕地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还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也为进一步探索适合余杭地区现状,建设“规模化、企业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