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分析

2015-01-23费良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4期
关键词:优良率假体股骨颈

费良健

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分析

费良健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全髋置换术及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半髋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优良率。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疼痛率为18.18%、观察组术后疼痛率为4.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95.4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半髋置换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率低、不良反应少和优良率高的特点,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骨折类型,其发生率约为髋部骨折的54.00%、全身骨折的3.58%[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对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改善以及降低疼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全髋置换术或者半髋置换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现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以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3.1±8.2)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6例、摔伤15例、交通意外伤13例;Garden分型:Ⅲ型26例、Ⅳ型1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2.8±8.3)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4例、摔伤18例、交通意外伤12例;Garden分型:Ⅲ型28例、Ⅳ型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以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患者健侧卧位,切口为后外侧入路,将皮肤、皮下和肌肉组织切开,关节囊倒T字形切开将股骨头取出,选择匹配的人工股骨头。切除后侧及外侧关节囊,在小转子上方1.5 cm处截骨,清理髋臼置入髋臼假体,装入适宜的聚乙烯内衬。扩大股骨近端髓腔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调试假体模型后植入并安装股骨头假体,稳定性和活动度满意后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对照组应用半髋置换术治疗:手术的卧位、切口入路和股骨头假体的置入同观察组一致,术中必需保留后侧以及外侧关节囊,髋臼简单处理后即可行人工股骨头复位。

1.3 优良率评价标准[3]应用Harris评分法,优秀为90~100分、良好为80~89分、可以为70~79分、差为<70分。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31.3±10.8)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14.5±14.2)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率为4.55%(2/44)、对照组疼痛率为18.18%(8/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肺炎1例,深静脉血栓1例,假体脱位1例,假体远端骨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术后出现肺炎3例,深静脉血栓2例,假体脱位2例,假体远端骨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秀27例,良好15例,可以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45%;对照组治疗后优秀18例,良好14例,可以9例,差3例,优良率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引起骨质的强度降低、血管密布导引起股骨颈的生物力学强度下降和肌肉的退变是造成股骨颈骨折的关键原因所在[4]。股骨颈骨折造成患肢发生屈髋、屈膝以及外旋畸形,活动产生的疼痛以及股骨颈囊内血管环的破坏造成骨折不愈合或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因此,重建髋关节的功能、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目标[5]。人工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不仅能重建髋关节的功能,而且能降低疼痛、减少功能障碍和进行二次手术的几率。国内的相关研究表明[6],半髋置换术所使用的股骨头假体不能够完全匹配骨性的髋臼,远期将会引起髋部疼痛和假体下沉等不良反应。而全髋置换术实现了髋臼假体完全匹配股骨头假体,新材料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其磨损率,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7]。本组临床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率为4.55%,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1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20.4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5.45%,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72.73%(P<0.05),与范义平等[8]获得相同的研究结论,表明全髋置换术较半髋置换术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显著降低术后患者疼痛的发生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优良率,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半髋置换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率低、不良反应少和优良率高的特点,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1]柴伟,郝立波,张国强,等.股骨头坏死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分析.中国医刊,2013,48(6):32-34.

[2]叶蜀新,刘光大,淦科.人工髓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2798-2799.

[3]符蓉.比较分析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205-206.

[4]吴祖耀,王长涛,吴吉悦.人工全髓与半髓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对比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 1647-1648.

[5]李龙.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河北医学,2013,19(4):498-500.

[6]郑季南,方钧,陈敏葵,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2):141-142.

[7]郭学峰,王裕民.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6):1488-1490.

[8]范义平,陈恩祥,蒋泰媛,等.半髋与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996-49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53

2015-07-06]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优良率假体股骨颈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