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2015-01-23杨蕾
杨蕾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杨蕾
目的观察研究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对治疗声带白斑的效果。方法60例声带白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患侧声带黏膜剥脱手术,观察组实施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手术前、术后15 d相比较,各项嗓音声学指标明显下降(P<0.05),其与术后45 d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5 d,各嗓音声学指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5 d、术后1个月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白斑患者利用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不但能够降低复发率,而且还能增强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声带白斑;临床效果
声带癌变属于癌前病变,主要临床症状有上皮增生、黏膜角化、异型性增生等[1]。超过50%的声带白斑患者都属于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有8%左右的亚型患者会发生癌变[2]。如果药物保守治疗声带白斑患者,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就会利用手术治疗。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声带白斑患者,作为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声带白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46.8±9.13)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47.2±9.2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患侧声带黏膜剥脱手术,医生在声带病变内侧表面用喉显微剪刀或者喉镰状刀切一小口,将病变及多余的黏膜切除。
1.2.2 观察组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切除病变及黏膜后,若创面较大,就进行黏膜缝合。具体操作方式为:在显微镜下将病变外围1~2 mm的正常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用显微刀切开,同时将黏膜下层进行分离,一直到声韧带。同时在距离病变1 mm左右位置,用显微剪将浅固有层剪断,并且将带有病变的声带浅固有层组织完整切除。用肠线缝合创伤面积较大的部位。
两组患者实施手术之后,都必须噤声1周,以免用嗓过度,同时还需要戒烟酒。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状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分别为3、 2、2例,复发率为23.33%;观察组术后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分别为1、0、0例,复发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嗓音声学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5 d、术后1个月、术后45 d、术后3个月基频微扰分别为(2.12±0.86)%、(1.24±0.65)%、(0.58±0.40)%、(0.44±0.34)%、(0.57±0.21)%,振幅微扰分别为(10.16± 3.51)%、(6.86±3.19)%、(4.07±2.76)%、(3.96±2.06)%、(4.02± 1.95)%,噪/谐比分别为(0.213±0.086)%、(0.118±0.082)%、(0.025±0.027)%、(0.024±0.020)%、(0.022±0.016)%。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5 d、术后1个月、术后45 d、术后3个月基频微扰分别为(1.93±0.78)%、(1.47±0.61)%、(0.98±0.44)%、(0.56±0.30)%、(0.54±0.22)%,振幅微扰分别为 (10.77±3.56)%、(7.08±2.86)%、(5.14±2.23)%、(4.17± 2.47)%、(3.86±1.60)%,噪/谐比分别为(0.202±0.090)%、(0.134±0.071)%、(0.083±0.046)%、(0.025±0.019)%、(0.024± 0.022)%。
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手术前、术后15 d相比较,各项嗓音声学指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术后45 d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5 d,各嗓音声学指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5 d、术后1个月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黏膜剥脱手术不能有效控制边缘及病变的切除深度,可能会造成黏膜下病变扩散,导致患者病情复发。而且,黏膜剥脱手术操作过于盲目,很容易就会对声韧带造成损伤,影响患者的发声功能。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能够精确切除病变组织,不会损坏深层组织结构,同时利用肠线缝合声带黏膜,能够减少创面,促进创面愈合恢复,保留喉的发音功能。
综上所述,声带白斑患者采用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复发率,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1]石帅,胡志邦,庄汉,等.显微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白斑的疗效对比分析.中外医疗,2014(36):52-53.
[2]陈从云,马赛,赵选俊,等.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64-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4.025
2015-09-02]
11401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