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23左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基牙磁体义齿

左坤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左坤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磁体附着体覆盖进行义齿修复的患者100例, 使用吸光度法比较修复前﹑修复后即刻﹑修复后2个月患者咀嚼效率, 并对患者外观﹑语言功能﹑舒适度进行问卷测评。结果使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口腔缺损即刻就能显著提高患者咀嚼效率, 2个月后患者的语言功能﹑舒适程度和外观都达到了满意至非常满意的效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即刻的咀嚼效率与2个月后的咀嚼效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修复口腔后稳定性好, 能使患者长期保持较高的咀嚼效率, 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口腔修复;磁性附着体;分析

近年来牙列缺损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牙列缺损患者会出现牙周组织变化﹑发音障碍﹑咀嚼功能减退, 甚至出现颞下颌关节的病变。治疗方法主要是固定义齿﹑摘除部分义齿和义齿种植三种。大多数患者以摘除义齿修复为主,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种摘除局部义齿修复方法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磁性附着体修复是一种新的方法, 它是利用义齿与基牙处磁体间的吸引将义齿牢牢的吸附在基牙上的一种口腔修复装置, 材料为铷铁永磁合金, 磁力强, 无毒副作用, 硬度大, 咀嚼效率高, 并且经济美观, 是一种理想的新的修复材料。本院对磁性附着体进行了研究, 临床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 年1月本院收治的义齿修复患者100例, 男64例, 女36例, 年龄30~72岁, 平均年龄(56.44±5.19)岁。其中上颌全口义齿修复42例, 下颌全口义齿修复38例, 局部可摘义齿修复2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完整的残根根管治疗, 根管可以利用。

1.2 基牙选取标准 基牙选取的参考标准:基牙的健康情况, 留存的时间, 根尖长度>8 mm, 活动度<1°, 所在位置的牙槽骨未吸收或吸收根长1/3以内, 残根去除坏死部分残端露出牙龈或不低于牙龈0.5 mm, 并且X光提示牙根尖无组织发生病变[1]。当使用不同种的磁体时, 对基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如果全口覆盖义齿, 基牙要选择留存时间最长的, 牙根粗大且直的尖牙。如果口内只剩一颗基牙也应该保留, 一个磁体固位系统就能明显固定义齿[2]。

1.3 方法 主要有预备基牙牙体﹑制作根帽﹑制作义齿三个步骤。预备基牙牙体:在进行修复前10 d左右对患者根管进行治疗, 齐牙龈磨平基牙牙根面, 基牙中心磨成凹面,可以确保要冒间隙能密合。圆形的根管要在根管口的舌侧或颊侧留取防旋转沟。根尖区周围的0.2 mm以上位置作为封闭区。制作根帽:把硅胶注入根管, 确保整个根面都被覆盖。用印模法制作基牙和颌弓印模并在其中灌注石膏模型, 制作根管内蜡型, 在蜡型最低处放置衔铁, 保持衔铁平面与颌平面平行, 再将根管内的蜡型包埋, 使用钴铬合金制作根帽。制作义齿:先试戴衔铁, 然后将衔铁用粘接剂粘连在基牙上。将磁体安放在根面板后再次印模, 确保咬合, 再制作金属支架, 排牙, 并进行试戴。在义齿组织面衔铁对应位置制作磁体附着位, 用粘合剂粘结磁体。

1.4 观察指标 使用吸光度法比较修复前﹑修复后即刻﹑修复后2个月患者的咀嚼效率, 使用问卷测评法对患者外观﹑舒适度﹑语言功能等进行评分, 不满意计为0分, 基本满意计为1分, 满意计为2分, 非常满意计为3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咀嚼效率 修复前的咀嚼效率为(0.23±0.05)%, 修复后的即刻咀嚼效率为(0.69±0.23)%, 修复后2个月的咀嚼效率为(0.71±0.24)%。修复后即刻咀嚼效率显著高于修复前咀嚼效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2个月的咀嚼效率略高于修复后即刻咀嚼效率, 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满意度 患者语言功能修复前为(2.13±0.39)分,修复后2个月为(2.76±0.11)分;舒适程度修复前为(1.36± 0.67)分, 修复2个月后为(2.25±0.46);外观满意度修复前为(1.62±0.65), 修复2个月后为(2.31±0.35)。修复后2个月与修复前比较, 满意度均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口腔修复是牙列缺损的主要治疗手段, 采用各种人工装置修复缺失或畸形, 使之基本恢复生理功能。传统方法中常用的是杆式和帽式附着体修复, 利用残余的根冠安装附着体[3]。这种方法虽然能保留患者的残根同时维护牙槽脊的丰满, 但有患者易出现口臭﹑异物感强﹑牙龈易发炎等问题, 严重困扰着患者,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磁性附着体是一种保留残根, 利用牙根对义齿固定的新方法[4]。它与传统杆式和帽式附着体相比有以下优点:基牙受到侧向力和旋转力小, 不易再受损伤;磁力强且固定, 提高咀嚼效率;义齿取戴方便, 清洁。本次研究表明:使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前咀嚼效率为(0.23±0.05)%, 修复后的即刻咀嚼效率为(0.69±0.23)%,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使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口腔缺损即刻就能显著提高患者咀嚼效率;2个月后患者的语言功能﹑舒适程度和外观都达到了满意至非常满意的效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即刻的咀嚼效率与2个月后的咀嚼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磁性附着体稳定性好, 能使患者长期保持较高的咀嚼效率, 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采用。

[1]林苇, 曹颖, 李全利. 磁性附着体在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50(6):861-863.

[2]李啸.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求医问药, 2012, 10(8):559-560.

[3]郭英娜, 王好红, 王刚.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32):120-122.

[4]黄永康. 20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0):508-5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47

2015-08-07]

116100 大连市友谊医院

猜你喜欢

基牙磁体义齿
DyF3热扩渗技术提高NdFeB磁体矫顽力及其机理分析
固定桥不同桥体龈端形态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可摘局部义齿前部基牙邻面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含Ce烧结Nd-Fe-B磁体的腐蚀行为
传导冷却高温超导储能磁体制作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导磁体的镶装技术与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