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

2015-01-23张小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宫外孕甲氨蝶呤包块

张小兰

浅谈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疗效

张小兰

目的 探讨药物保守治疗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对55例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和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痛及不良反应,定期检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变化,必要时复查B超。结果 55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51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为92.73%,4例失败,转为手术治疗,失败率为7.27%。其中9例有轻度胃肠道反应,2例有口腔溃疡, 1例轻度肝功能受损,停药后很快恢复。术后1年再妊娠率为50.98%。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疗符合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条件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要求患者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 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子宫残角妊娠等, 而最多见的为输卵管妊娠, 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 发病率约为2%,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之一[1]。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次数增加,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增多, 异位妊娠发病率在不断增加, 现就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5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诊断并给予药物治疗的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 年龄19~38岁, 平均年龄(26.45±4.13)岁;患者平时月经规律, 月经周期30 d左右, 停经时间为37~59 d, 平均停经时间(46.73±7.26)d;患者有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或轻度下腹部疼痛;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B超提示无盆腔积液或少量积液。无药物治疗禁忌。

1.2 方法 米非司酮50 mg, 2次/d,连续服用3 d, 甲氨蝶呤(MTX)75 mg,单次肌内注射, 用药第4~7天复查血HCG及B超,若第2次血HCG下降<15%, 则用药1周后再次甲氨蝶呤同等剂量肌内注射, 直至血HCG降至100 IU/L以下出院随访,治疗期间每3~5天复查1次血HCG, 每周复查1次B超观察附件包块大小及盆腔积液情况, 同时每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1.3 保守治疗指征 ①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②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③妊娠囊直径≤4 cm。④血HCG<2000 IU/L。⑤无明显内出血。

1.4 疗效评价标准 血HCG 连续2次正常, 附件包块缩小或消失, 临床症状消失, 月经恢复为治愈。血HCG上升或持续高值不下, 附件包块明显增大, 腹痛加剧, 腹腔内出血增多而改行手术治疗为药物保守治疗失败。

2 结果

治疗55例, 治愈51 例, 治愈率为92.73%, 其中9例有轻度胃肠道反应, 无特殊处理, 2例有口腔溃疡, 给予B族维生素及口腔护理很快恢复, 1例轻度肝功能受损, 停药后也很快恢复。失败4 例, 失败率为7.27%。3例由于用药后1周内出现下腹剧痛伴腹腔出血改行急诊手术, 1例由于用药后14 d血HCG下降缓慢且患者胃肠道反应重而主动要求改手术治疗, 患者在血HCG降至100 IU/L以下, 附件包块≤4 cm时准予出院, 住院天数在7~29 d。出院后门诊随访,随访期间仍每周复查血HCG及B超检查, 大多出院后7~14 d血HCG基本降至正常, B超提示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患者一般在血HCG降至正常后的30~40 d 左右恢复月经。术后1年随访其再妊娠率, 有26例患者再妊娠, 再次妊娠率为49.09%。

3 讨论

导致异位妊娠的病因有很多, 常见有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妊娠史或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辅助生殖技术、避孕失败、妇科肿瘤压迫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等[2]。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如血HCG检测技术、阴道B超及其他辅助诊断手段的推广和应用, 80%的宫外孕在未破裂之前就能得以诊断, 这也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创造了机会和条件[3]。

对于有生育要求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为首选。药物的选择有甲氨蝶呤、前列腺素、米非司酮、氯化钾及中药等,其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方案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米非司酮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 从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 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变性, 内源性的前列腺素释放, 促使黄体生成素(LH)下降, 黄体溶解, 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 造成流产, 同时, 米非司酮能够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并具有软化和扩张子宫颈的作用,米非司酮还可作用于绒毛 , 加速妊娠绒毛的变性坏死, 显著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4,5]。甲氨蝶呤(MTX)为抗代谢类药物, 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来抑制四氢叶酸的合成, 从而抑制DNA合成, 其治疗宫外孕的作用机制为MTX抑制滋养细胞增生, 破坏绒毛, 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6], 但其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所以治疗期间应每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根据不同的结果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有效率极高, 既避免了手术痛苦及术后引起的并发症, 又保留了输卵管功能, 提高了患者生育率, 故适合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但临床医师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要严格掌握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指征, 并且在治疗期间严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血HCG上升或腹痛加剧孕囊破裂出血则及时手术治疗。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33-234.

[2] 雷颖燕.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心理医生杂志, 2012, 10(22):302-303.

[3] 张晓娟,李丽.甲氨蝶吟对宫外孕治疗安全性分析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4, 5(24):97-98.

[4] 刘艳,胡小燕.异位妊娠的临床及手术治疗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3(17):105-106.

[5] Bollen TL, Singh VK, Maurer R, et al.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radiologic and clinical scoring systems in the early prediction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Am J Gastroenterol, 2012, 107(4):612-619.

[6] 刘建中,张国良, 孟凡学.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与治疗.中国妇幼保健, 2013, 31(21):115-1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30

2015-04-02]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宫外孕甲氨蝶呤包块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宫外孕有哪些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怎样预防宫外孕
关于宫外孕你了解多少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