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研究

2015-01-23靳四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分离法抗凝血急诊科

靳四海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研究

靳四海

目的 观察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 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300例患者, 采集患者的血液随机分为两份, 分别进行肝素抗凝和常规血浆分离并检测其钾、钠、氯、钙、尿素、肌酐、葡萄糖、血清碳酸氢盐、血清淀粉酶、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胆碱酯酶这十三项指标。结果 肝素抗凝法检测的钾离子含量少于常规分离法, 葡萄糖含量多于常规分离法, 两种血液分离法对比钾离子和葡萄糖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对于钠、氯、钙、尿素、肌酐、血清碳酸氢盐、血清淀粉酶、AST、CK、LDH、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分离血液,减少溶血情况发生, 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肝素抗凝血浆;急诊科;生化检验

在临床当中, 给患者进行血液检测, 能够为患者病情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1]。故此, 生化检验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本研究当中, 使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中, 取得的临床成效是非常可观的, 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 位于本院急诊科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收集300例。所有急诊科检验的患者均属于神志清晰、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明确、自愿接受本组研究、所有急诊科患者都能够做到积极配合临床检验。在这300例急诊科患者当中, 男178例、女122例, 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68±8.26)岁。

1.2 方法 对所有急诊科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检验, 采集患者的血液后随机分为两份, 进行肝素抗凝和常规血液分离并检测其生化指标。肝素抗凝法中, 将患者血液和肝素抗凝剂在试管中混合;常规分离法中, 将患者血液试管放在37℃水浴箱中30 min, 均是3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血浆或血清。本院检测仪器选择(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选择Olympus原装配套试剂;上海迅达685电解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朗道的标准液及质控液。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两种血液分离法对急诊科患者的血液进行分离后, 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进行生化检验, 观察所有急诊科患者的钾、钠、氯、钙、尿素、肌酐、葡萄糖、血清碳酸氢盐、血清淀粉酶、AST、CK、LDH、血清胆碱酯酶这十三项检测结果, 并对两种血浆分离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两种血液分离法对急诊科患者的血浆进行分离后, 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得到的检测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 以95%作为可信区间。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血液分离法对急诊科患者的血浆进行分离后, 两种方法经过分析检测, 钾、钠、氯、钙、尿素、肌酐、葡萄糖、血清碳酸氢盐、血清淀粉酶、AST、CK、LDH、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结果均有不同, 且肝素抗凝法检测的钾离子含量明显少于常规分离法, 肝素抗凝法检测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多于常规分离法, 故此, 两种血浆分离法对比, 其钾离子和葡萄糖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钠、氯、钙、尿素、肌酐、血清碳酸氢盐、血清淀粉酶、AST、CK、LDH、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具体数值如下。肝素抗凝法检测指标中钾离子(mmol/L)、钠离子(mmol/L)、氯离子(mmol/L)、钙离子(mmol/L)、尿素(mmol/L)、肌酐(μmol/L)、葡萄糖(mmol/L)、血清碳酸氢盐(mmol/L)、血清淀粉酶(U/L)、AST(U/L)、CK(U/L)、LDH(U/L)、血清胆碱酯酶(U/L)分别为:(3.69±0.25)、(139.89±3.19)、(102.73±3.04)、(1.98±0.12)、(3.79±1.13)、(56.94±5.27)、(5.09±0.28)、(21.39±4.87)、(118.79±14.73)、(29.98±8.01)、(105.0±21.68)、(189.57±26.71)、(6226.7±550.8)。常规分离法检测指标中钾离子(mmol/L)、钠离子(mmol/L)、氯离子(mmol/L)、钙离子(mmol/L)、尿素(mmol/L)、肌酐(mmol/L)、葡萄糖(mmol/L)、血清碳酸氢盐、血清淀粉酶(U/L)、AST(U/L)、CK(U/L)、LDH(U/L)、血清胆碱酯酶(U/L)分别为:(4.21±0.45)、(40.21±2.86)、(102.84± 2.98)、(1.94±0.43)、(3.76±1.34)、(57.26±5.13)、(4.02±0.19)、(20.87±5.02)、(118.58±13.61)、(30.12±7.85)、(106.9±20.47)、(190.21±25.35)、(6241.5±549.7)。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上对急诊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通过给患者进行血液检测, 能够更好的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诊断, 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2]。

在对患者的生化检验当中, 主要使用的是常规血液分离法和肝素抗凝分离法这两种方式。然而在使用常规血液分离法时, 由于所选取的患者血液标本主要是静脉血清, 常规分离法需要耗费的时间过长, 在这段时间当中, 发生溶血情况的几率非常高, 从而会对生化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3]。而根据有关资料表明, 肝素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抗凝效果, 肝素抗凝法其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减少溶血情况发生。肝素能够有效抑制凝血酶进行合成, 阻止凝血因子发挥作用, 从而在分离过程中, 不会造成血液成分受到破坏影响。因此, 肝素抗凝法, 能够有效降低发生溶血情况的几率。②节约获取标本的时间, 保证检测准确率。使用肝素抗凝法, 将患者的血液和肝素抗凝剂在试管中混合后, 就能直接进行血浆分离, 在得到血浆样本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 整个过程中, 有效节约了获取标本的时间, 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4]。根据本次研究显示, 经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后, 肝素抗凝法能够更为准确的检测出患者血浆当中的钾离子含量与葡萄糖含量, 与常规分离法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故此, 两种血浆分离法对比钾离子含量与葡萄糖含量的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钠、氯、钙、尿素、肌酐、血清碳酸氢盐、血清淀粉酶、AST、CK、LDH、血清胆碱酯酶的这十一项检测, 两种血浆分离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分离血浆, 减少溶血情况发生, 保证检验的准确与快速, 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1] 陈泽恒, 甄品悦, 黄小玲, 等.血清钾与肝素抗凝血浆钾的测定结果对比分析.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2, 23(2):16-17.

[2] 薛乐, 高明惠.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检测十项酶活力生化指标可行性分析.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 10(2):56-57.

[3] 王建琼, 牛华, 郑瑞, 等.肝素抗凝血浆钾与血清钾测定对比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5):500-501.

[4] 马南花, 林虹, 曾贝贝, 等.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的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21):23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67

2015-03-04]

471003 洛阳东方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分离法抗凝血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心舒宝片活血化瘀功效的有效物质辨识研究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马尾藻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参数巧妙分离,讨论逐步突破
2015—2017 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抗凝血药应用分析
探析初中数学几何例题的讲解方法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抗凝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