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致心动过速1 例
2015-01-23袁天蓉姜玲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药剂科上海201508
袁天蓉 ,姜玲海,徐 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508)
1 病例资料
男性患者,70 岁,75 kg。因“心悸1 h 不缓解”于2014 年8 月16 日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 年,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最高达169/120 mmHg(1 mmHg =0.133 kPa),长期服用氨氯地平5 mg、1 日1 次,血压控制可。因氨氯地平致踝部水肿,于2014 年8 月16 日开始改服厄贝沙坦分散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A1402001)75 mg、1 日1 次。当日服用厄贝沙坦约1 h 后,自觉心跳加快,检测心率为120 次/min(平时心率为70 ~80 次/min),因持续约1 h 不缓解就诊,测血压为169/120 mmHg,心电图检查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医师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后转为窦性心律。2014 年8 月17 日,患者于急诊再服厄贝沙坦,约1 h 后再次出现心跳加速,测得心率约140 次/min,心电图检查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因考虑择期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未给予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持续约1 h 后转为窦性心律。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治疗。患者有右下肢静脉曲张病史多年,早搏史10 年,平时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控制良好;无食物或药物过敏史。辅助检查:甲状腺激素、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肾功能:肌酐为81 μmol/L。因2 次心动过速均于服用厄贝沙坦后约1 h 发生,故2014 年8 月18 日停用厄贝沙坦,改用替米沙坦80 mg、1 日1 次,之后未再出现上述异常。2014 年8 月21 日,患者情况良好而出院,出院时心率为76 次/min,血压为118/80 mmHg。
2 讨论
厄贝沙坦为口服活性的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是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厄贝沙坦是所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中生物利用度最高的一种,约60% ~80%,蛋白结合率>90%,约20%的厄贝沙坦在肝脏由肝药酶CYP2C9 氧化代谢为葡萄糖醛酸结合型,厄贝沙坦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80%)和肾脏(20%)排泄[1]。口服厄贝沙坦后约20 min 达血浆峰浓度(Cmax),终末清除半衰期为11 ~15 h[2]。厄贝沙坦常规初始和维持剂量为0.15 g、1 日1 次,对于年龄>75 岁的患者,初始剂量可考虑为75 mg。该患者70 岁,肝功能正常,肾功能稍减退,肌酐清除率为79.6 ml/min,初始服用厄贝沙坦75 mg、1 日1 次的剂量适宜。患者2 次出现心动过速均在服药约1 h 后发生,与厄贝沙坦口服后达Cmax时间基本吻合。改用替米沙坦后,患者未再出现上述不适。厄贝沙坦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消化不良/胃灼热、疲劳[1]。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厄贝沙坦有致严重贫血、发热、过敏性紫癜、湿疹、高钾血症、乳房疼痛及高血压、流涕等不良反应的报道[3-8]。但未见厄贝沙坦诱发心动过速的相关报道。其药品说明书显示:药品上市后监测中,心动过速为厄贝沙坦罕见的不良反应。此外,该患者虽有早搏史,但一直服用中药调理,控制较好,用患者病情发展来解释的可能性小。故从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依据来判断,该患者发生心动过速“很可能”为服用厄贝沙坦所致,但其发生机制尚未见报道。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厄贝沙坦除有降压作用外,还可通过逆转左房扩大,降低左房压,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心房及心室重塑,抑制纤维化及改善激动传导的延迟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但这是长期使用的结果[9-10]。该患者仅服用2 次,且每次用药后均出现心动过速反应,由于患者未合用其他药物,不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故一方面考虑患者本身有早搏史,存在发生心律失常的基础,且厄贝沙坦可阻断钾通道,心动过速的诱发可能与其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等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则考虑可能与该患者的特异体质有关,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其曾因服用氨氯地平致踝部水肿而更换药物。此外,制备药物所用辅料也存在诱发不良反应的可能。
[1] Forni V,Wuerzner G,Pruijm M,et al.Long-term use and tolerability of irbesartan for control of hypertension[J]. Integr Blood Press Control,2011(4):17-26.
[2] Gialama F,Maniadakis N. Comprehensive overview:efficacy,tolerability,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irbesartan[J]. Vasc Health Risk Manag,2013(9):575-592.
[3] Simonetti GD,Bianchetti MG,Konrad M,et al. Severe anemia caused by the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irbesartan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J].Pediatr Nephrol,2007,22(5):756-757.
[4] Constable S,Farrell J,Naisbitt D,et al. Systemic illness with skin eruption,fever and positive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test in a patient on irbesartan[J].Br J Dermatol,2006,155(2):491-493.
[5] Pfab F,Athanasiadis GI,Kollmar A,et al. Lichenoid drug eruption due to an antihypertonic drug containing irbe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J].Allergy,2006,61(6):786-787.
[6] 王峰,李成建,王燕,等.厄贝沙坦不良反应[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15.
[7] 刘建青,王帅.厄贝沙坦片致高血压反应1 例[J]. 中国执业药师,2014,11(Z1):58-59.
[8] 曹卫乐,徐莹钧.疑厄贝沙坦致流涕1 例[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7(7):46.
[9] 刘靖.从氯吡格雷和厄贝沙坦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管事件研究Ⅰ看厄贝沙坦对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及心力衰竭的预防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8):712-714.
[10] 张慧敏,曹小织,盖晓波.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的影响[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3):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