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花解酲汤治疗“伤酒”病症的中医理论探讨

2015-01-23党婵娟

中医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运化葛根酒精性

党婵娟,钟 栩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学术探讨·

葛花解酲汤治疗“伤酒”病症的中医理论探讨

党婵娟1,钟 栩2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葛花解酲汤由来已久,主要用来治疗酒积伤脾之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其对酒伤肝脏的治疗疗效及指标观察,而忽视了由湿邪而导致的“伤酒”这一全身疾病。通过对酒的致病特点、葛花解酲汤方药探讨,以及临床运用的心得体会等分析,总结出酒乃湿热之品,其侵犯人体,可生湿邪,变生他病的理论机制,并通过对葛花解酲汤不同层面的分析,提出其在治疗“伤酒”病症中的理论依据,并通过临床病案进一步说明葛花解酲汤在临床使用中的加减变化。从中医学角度探讨葛花解酲汤治疗“伤酒”病症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葛花解酲汤/治疗应用;伤酒病症/中医药疗法;湿热毒邪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交活动的广泛开展,酒成为人们商业交流、情感沟通的良好中介。中医学对于酒的认识历史悠久,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中医学认为:酒为水谷精液所化,体湿性热,若过饮无度,轻则伤人脾胃,重则损人神气,酒毒所致诸症,皆湿热伤形与气。现代研究[1]发现:由于酒精导致的肝脏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酒精性肝病已经成为威胁生命的第三危险因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37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分析显示: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发病总数的百分比从1999年的10.8%上升至2003年的24.0%[2],可见酒精致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临床大量实验和研究报道发现:葛花解酲汤治疗酒精性肝病、脂肪肝或乙醇中毒疗效显著,认为其具有降低乙醇含量,减轻肝脏损害的作用[3];但对于中医学而言,葛花解酲汤所治病症不仅包括肝脏疾病,其主要指的是由酒所致的一类疾病,即“伤酒”。本文主要从中医学角度探讨葛花解酲汤治疗“伤酒”的理论机制。

1 中医对酒的认识

《素问·汤液醪醴论》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邪气时至,服之万全。”“醪醴”即为酒,最早酒被当做家中备用物品,既可食用,又可祛邪。《名医另录》言其“杀百邪恶毒气”,故又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酒是药物,既能养人,亦可害人。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酒的性能及功用作了详细的论述,即“苦、甘、辛、大热、有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多饮则杀人顷刻”,即少量饮酒对于人体气血津液的调和具有促进作用,但若大量饮用,则会滋生它邪,使人阴阳失和,出现“伤酒”病症。

2 “伤酒”的临床表现及病机

2.1 临床表现

常人伤酒后,若损脾胃,则见干呕恶心、饮食即吐、不思饮食、嘈杂吞酸、小便不利、大便泄泻、百体酸软等。若损心肺,神明亦受邪伤,可见口燥舌干、胸膈痞闷、心神恍惚、身热头痛、昏晕烦乱等;或出现其他不典型症状,如瘾疹、盗汗等。若长期饮酒可伤肾,肾不纳气,则可出现遗精;或伤及肝胆,可出现“酒臌”的一些表现,如腹大、蜘蛛痣、肝掌等。

2.2 “伤酒”的病机分析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提到“酒性种类极多……其味有甘有辛,有苦有淡,而性皆热。若恣饮不节,则损烁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湿热生病,殆不堪言”[4]。故酒属湿热之品,侵犯人体,可滋生湿热之邪。湿热之邪阻碍脾胃运化之功,导致运化失司,湿浊内生,影响机体正常气机升降,则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湿邪上蒙清窍,则头晕;热扰胸膈,则感痞满;湿阻气机,气机不畅,小便则不利;湿滞不去,则腹泻不止等。金代李东垣指出:“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如饮酒过度又治疗失误,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以元气消耗,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5]。故“伤酒”之症,病机概括为湿热内停,脾胃虚弱。

3 葛花解酲汤治疗“伤酒”病症

3.1 从药物组成分析其治疗理论

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根据散渗结合、消补兼施的治法,创制了治酒病名方葛花解酲汤。药物组成:葛根花15 g,白豆蔻15 g(后下),砂仁15 g,人参4.5 g,白术6 g,茯苓4.5 g,猪苓4.5 g,泽泻6 g,神曲6 g,橘皮4.5 g,黑干姜3 g,生姜3 g,木香1.5 g(后下),青皮1 g。其主要针对“伤酒”致病病机而组成。

3.1.1 君药葛根花的作用及研究

近年来,临床出现各类治疗“伤酒”的药物,如解酒护肝饮、酒肝舒口服液、酒速愈等,虽其组方有差异,但君药均同为葛根花,是因为葛根花甘寒芳香,轻扬发散,既能芳香悦脾以助运化,又能发散酒湿从表而散,为解酒醒脾之良药。《滇南本草》中提到:“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

3.1.2 其余药物的配伍

方中加用神曲以消食和胃,尤善消酒食陈腐之积;白豆蔻、砂仁辛温气香,理气化湿,开胃醒脾;猪苓、茯苓、泽泻渗湿止泻,引酒湿从小便而去,以上均为臣药。过饮酒醪,损伤脾胃,又以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干姜温运化湿;酒湿蕴结,易滞气机,故配伍木香、青皮、陈皮理气疏滞,以上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发汗与利水合用,使酒湿从上、下分消;消食理气与补气健脾相伍,邪正兼顾,从而“伤酒”病症得解。

3.2 从临床报道总结其治疗特点

胡臻[6]列举了4例因酒而急性致病的病案,均投以葛花解酲汤加减方,疗效显著。

4位患者虽临床表现不同,但病机相同,故印证中医所讲的异病同治。许建丽[7]运用葛花解酲汤加减治疗眩晕患者,效果甚佳。此患者病位虽在头,但病根在脾胃,病理产物以湿浊为主。头为诸阳之首,清窍所出,若湿浊阻滞中焦,导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蒙蔽清窍,故感眩晕。葛花解酲汤主要针对湿邪困阻、脾胃虚弱之症,故无论饮酒与否,均可使用。胡永盛教授运用葛花解酲汤治疗胁痛病症[8],此病案患者常年饮酒,导致“酒癖”。酒癖是指饮酒过度,水饮搏聚于胸膈、胁肋的癖病,也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酒精损害肝脏病变。胡老准确辨证,随症巧妙加减,疗效确切。

4 葛花解酲汤临症加减变化

中医学讲究因人而异,同一病理产物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不同,故在临床诊治中,应特别注意方药的加减变化。对于“伤酒”而言,若呕吐明显,则加半夏、生姜以和胃止呕;偏寒者,加吴茱萸温中散寒;湿热偏盛,加黄连、黄芩;烦渴喜饮者,加白茅根、麦冬等生津止渴;另外,枳椇子也可解酒毒,可加减使用。葛根花及葛根属同科植物,也有医家在使用葛花解酲汤时将用葛根代替葛根花,故临床可辨证运用。

5 小 结

酒属“湿热毒邪”范畴,其侵犯人体,可滋生湿热之邪,阻碍脾胃运化之功,导致运化失司,湿浊内生,影响机体正常运行;或湿浊内停某处,而生他病。葛花解酲汤无论是从药物组成还是临床疗效,都表现出了其治疗“伤酒”病症的独特之处,但在运用时切记不可拘泥于酒症,善于辨证,方可获益匪浅。

[1]戴希真.酒精性肝损伤[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3):125.

[2]刘阳,迟宝荣.酒精性肝硬化237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4,25(4):652-653.

[3]王东坡,谭学林.葛花解酲汤对酒精性肝病防治作用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2):55-57.

[4]叶永安,田德录.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认识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1997,12(5):8-10.

[5]李东垣.脾胃论白话解[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302-305.

[6]胡臻.葛花解酲汤的临床运用[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3):230-230.

[7]许建丽.葛花解酲汤临床运用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6):277-277.

[8]宋雨婷,邓文华,王迪.胡永盛教授妙用葛根解酲汤[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9.

(编辑 马 虹)

何为国家级杂志

按照豫人职〔2007〕17号《河南省卫生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中规定:“八、国家级学术期刊是指国家一级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主管、主办的,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

《中医研究》杂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属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为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

1001-6910(2015)03-0004-02

R289.5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3.02

2014-10-24;

2014-12-26

猜你喜欢

运化葛根酒精性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浅谈葛根在《伤寒论》中的“起阴气”作用
葛根复合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