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

2015-01-23韩银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卧床骨科肢体

韩银芝

浅谈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

韩银芝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一般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骨科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骨科患者一般护理效果满意,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使患者焦虑程度减轻或消失, 疼痛明显减轻或缓解, 并发症得到预防或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获得关于疾病的病因、诊治计划、并发症的预防、康复训练及预后的相关知识。

骨科;一般护理

运动系统疾病带来的基本问题是肢体功能障碍,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损伤, 对患者身体及心理的影响均较大, 对护理的依赖也明显增大。骨科患者的护理有明确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本文对2012~2013年收治的骨科患者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2013年在本科住院的骨折患者60例,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53岁。骨科患者一般护理效果满意,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95%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取得满意效果。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了解健康史 骨科疾病包括创伤、炎症、肿瘤、畸形及骨病等, 目前以创伤多见。健康史包括与本次疾病有关的病史, 如骨肿瘤可能有家族史, 类风湿关节炎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骨折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等。健康史也包括与本次疾病无关的全身状况, 如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地方病史及家族史也需要了解。了解健康史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都具有意义。

2.1.2 估计病情 评估本次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身体的耐受程度:①疾病原因、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结果、治疗方案。②所需的治疗过程、时间及预后。③并发症的有无及严重程度, 疾病发生当时就存在的并发症, 如骨折伴有的主要神经血管损伤, 受伤当时的重要脏器损伤等。疾病后期可能或肯定发生的并发症, 如各种感染、关节僵硬、肢体畸形、骨质疏松等[1]。④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及生活不便, 如排尿排便困难、泌尿系感染、压疮、肺炎等。⑤患者耐受程度, 如年龄、营养状况、全身状况、既往史等。

2.1.3 估计心理和认知状况 ①估计心理状态, 骨科患者因肢体活动受限, 治疗时间较长, 或担心肢体致残, 常常表现出忧愁、悲伤、恐慌的心理反应。意外事故的突然刺激、恶性骨肿瘤的预后等还会引起患者心理上、精神上更复杂的变化。②估计患者对康复知识和技术的熟悉程度, 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受教育程度, 性格特点, 自己或周围的类似疾病史, 对病情的关心程度, 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支持程度等。

2.2 心理护理 耐心仔细倾听患者的诉说, 认同患者对焦虑的应对方式, 如踱步、哭泣、烦躁等。对患者要表示理解和同情, 态度和蔼真诚, 多做安慰和鼓励, 向患者介绍预后较好的病例,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适时进行康复指导, 解释长期卧床应注意的问题及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意义, 教育患者配合治疗、护理计划的实施。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并提供有益的精神支持。

2.3 饮食护理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定时进餐, 根据患者的口味及病情要求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铁、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应多吃水果蔬菜, 以防便秘。长期卧床易发生骨质脱钙, 应多饮水, 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和感染[2]。

2.4 卧床护理 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 满足患者基本的生活需要, 协助其生活起居。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增加患者舒适感。骨科患者常需较长时间卧床, 除要做好生活护理外,还要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躯体活动, 以逐渐达到护理计划所期望的能力水平。做好大小便护理, 保持会阴部及床单清洁。长期卧床还可能发生压疮、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 应经常进行皮肤护理、常翻身、练习深呼吸等。

2.5 疼痛护理 疼痛是患者的主要痛苦, 也是护理的重要目标。疼痛原因主要有创伤、手术切口、伤口感染、组织缺血等, 应针对不同原因对症处理。

2.6 肢体肿胀护理 局部创伤或挤压伤、骨折内出血、固定过紧、组织再灌注损伤等都可导致静脉回流不畅、肢体肿胀。对肢体骨折尤其是前臂或小腿骨折患者要严密观察肢体有无剧烈疼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或瘀血等, 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在病情不明的情况下, 严禁局部热敷、理疗、按摩及镇痛措施, 以免加重或掩盖病情。

2.7 预防畸形 长期卧床、肢体运动不能或使用外固定的患者, 应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防止僵硬或强直在非功能位。对用石膏等进行外固定的患者, 还应注意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肢体的功能位如: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内旋20°、前臂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腕关节背伸30°左右;手部如握小球状;髋关节外展10~20°、前屈15°、外旋5°;膝关节屈曲10~15°;踝关节背伸90°。尤其是截瘫患者, 一般在足部使用石膏托或支架以防垂足畸形。

2.8 功能锻炼 为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脱钙等并发症, 促进骨折愈合, 应指导患者进行恰当的功能锻炼。①以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为主,基本原则是早期以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 以不影响固定效果为目标。中期以适度活动为主, 以不影响骨折的纤维连接强度为目标。晚期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面功能锻炼。②肢体瘫痪的患者, 应做好被动关节活动。

3 健康教育

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增强患者防病的能力, 教育患者在工作中注意安全生产, 在生活中注意保护, 防止意外损伤。介绍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特别是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 以使患者能够具有自我保健能力, 使疾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介绍治疗取得成功的典型病例,建立患者积极求治的信心。介绍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3]。介绍护理及康复训练的做法和意义,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以达到康复目的。在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后, 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以利于恢复。

[1]杜克, 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

[2]段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

[3]耿丽华, 金芳.骨科创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5):2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63

2014-12-08]

154252 黑龙江省萝北县团结镇中心卫生院

猜你喜欢

卧床骨科肢体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肢体语言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