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ge肾患者的护理

2015-01-23沈素卿徐文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右肾包膜B超

沈素卿 徐文超

Page肾患者的护理

沈素卿 徐文超

目的总结Page肾的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例Page肾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行肾包膜下穿刺引流, 严密监测并控制血压, 给予出院指导。结果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患者的血压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随访12~14个月无复发。结论肾包膜下积液引起严重高血压者, 及早解除肾实质受压是治疗Page肾的有效手段, 保持引流通畅、严密监测并控制血压、给予出院指导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Page肾;穿刺引流术;护理

Page肾是指肾包膜下或肾周围血肿(积液)及肾周围炎,压迫肾实质, 致使肾脏出血产生高血压, 严重者可致肾功能丧失及并发心脑血管意外, 此病临床上少见。本科2011年8月~2014年1月收治2例Page肾患者, 对其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46岁, 以“间断全程无痛肉眼血尿1个月”为主诉入院, 查B超示:双肾积水, 双输尿管扩张, 右肾下极包膜下积液(22 mm×10 mm)。否认有外伤史及高血压史,血压110/70 mm Hg (1 mm Hg=0.133 kPa), 腹部平片示:双肾区、双输尿管走形区及膀胱区未见阳性结石影。静脉肾盂造影示: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扩张。肾功能有轻度损害, 血肌酐90 μmol/L(正常值42~80 μmol/L)。临床诊断为双侧输尿管结石, 右肾包膜下积液。于2011年8月12日在硬外麻下,行输尿管镜双侧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左、右输尿管结石分别位于距左右输尿管口3、15 cm处, 结石大小分别为10 mm×10 mm、15 mm×15 mm, 结石均为黄色。双侧输尿管分别置入F5D-J管, 留置导尿管, 手术顺利。

患者术后血压168/71 mm Hg, P60次/min , R21次/min。血压最高达225/132 mm Hg, P107次/min, R25次/min, 患者感头晕头痛, 无恶心呕吐。遵医嘱立即给予生理盐水50 ml加硝酸甘油针剂20 mg, 用微量泵以6 ml/h静脉输入, 血压波动于180/100~140/70 mm Hg。行双侧肾上腺CT示:双侧肾上腺无异常。双肾增强CT示:右肾周可见新月形液体密度影,右肾明显受压, 形态不规则。诊断为右肾包膜下血肿或积液,即Page肾病。于8月16日常规消毒铺巾, 局部麻醉B超定位,于右侧12肋腋后线, 用肾囊肿穿刺针穿刺右肾包膜下, 回抽后, 有暗红色血性液体500 ml, 并留置穿刺管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 又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100 ml。穿刺引流术后第7天, 复查B超示:双肾积水消失, 右肾包膜下积液消失,拔除引流管。患者血压趋于稳定, 肾功能恢复正常血清肌酐58 μmol/L。随访14个月患者血压、肾功能均正常, 右肾包膜下积液无复发。

患者, 男 ,32岁, 外伤后出现右腰部疼痛, 伴肉眼血尿,尿常规:红细胞+++, 白细胞++, B超示:右肾包膜下积液(30 mm×15 mm), 双侧肾上腺CT示:双侧肾上腺无异常, 双肾增强CT示:右肾受压明显, 形态失常。测血压198/130 mm Hg, 伴头晕恶心, 患者否认有高血压病史, 肾功能血肌酐95 μmol/L, 尿素氮5.32 mmol/L, 诊断为右侧Page肾, 在控制血压的同时, 同时行右肾包膜下穿刺抽液, 并留置引流管持续引流, 直至无液体流出, 拔出引流管。复查B超:右肾薄膜下积液消失, 随访1年患者血压、肾功能均正常。

2 护理

2.1 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Page肾是由于外伤等原因致肾周及肾包膜下积液, 未能及时吸收, 刺激肾周纤维组织增生, 压迫肾实质, 虽肾脏主要血管未受累, 但可造成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引起肾脏局部缺血, 从而使肾血流量减少, 由此造成肾实质缺血, 刺激肾脏近球细胞释放肾素增加, 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 血压上升, 导致Page肾[1]。本组患者可能为右肾急性梗阻的情况下, 右肾轻微外伤所致, 使原右肾包膜下积液增多, 右肾实质受压更严重, 致使血压高达225/132 mm Hg。给予患者心电监护, 遵医嘱立即给予生理盐水50 ml加硝酸甘油针剂20 mg用微量泵以6~1 ml/h静脉输入,同时口服卡托普利片25 mg, t.i.d., 美托洛尔片23.75 mg, 口服q.d.,血压波动于180/100~140/70 mm Hg之间, 硝酸甘油于血压稳定后停止应用。血压由q1/2 h改为q2 h测量, 准确记录。同时给予双鼻导管氧气吸入3 L/min, 改善心肌组织的氧气供给。

2.2 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肾包膜下及肾周血肿(积液)应及时引流, 以免血肿机化, 致密结缔组织形成, 压迫肾脏产生高血压, 严重者可致肾功能丧失[2]。所以, 早期彻底引流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尤为重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保持引流通畅, 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本例患者术后引流量为100 ml, 为暗红色血性液体, 引流7 d后, 复查B超, 彻底引流干净后拔除引流管。引流管口保持清洁干燥, 无菌敷料覆盖。常规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肾包膜下积液是急性上尿路梗阻时肾脏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梗阻性肾积水时肾盂内压增高, 当肾盂内压升高达到滤过压时肾盂内尿液可经不同通道分流[3], 经肾静脉、淋巴管返流, 经肾小管回流, 尿液进入肾间质, 形成肾包膜下积液。该患者双侧输尿管内置入(F5)D-J管及留置导尿管, 利于尿液引流, 可有效缓解肾盂肾盏的压力, 有利于肾包膜下积液的吸收[4]。

2.3 出院指导 ①定时测量血压, 视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口服降压药物, 服药期间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②定期复查肾功能及B超(术后1、3、6个月), 观察双肾形态, 右肾包膜下积液是否复发, 结石有无复发。③根据结石成份分析结果,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多饮水, 预防结石复发。④指导患者注意休息, 适当运动, 勿剧烈活动, 不做扭腰姿势, 避免D-J管滑脱及肾的损伤。⑤术后4周返院拔除D-J管, 期间多饮水, 勤排尿、不憋尿, 防止尿液返流[5]。⑥保持与医护人员的电话联系, 有问题及时沟通, 必要时随时就诊。

3 结果

2例患者均行肾包膜下穿刺引流, 严密监测并控制血压, 给予出院指导。患者的血压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随访12~14个月无复发。

4 小结

Page肾是一种少见的引起高血压发病的因素, 由肾区钝性外伤及其他原因引起。大多数研究者认为Page肾是由于肾脏实质受压, 造成肾脏微血管缺血, 继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途径, 导致血压升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早解除肾包膜下或肾周积液对肾实质的压迫, 加强对此类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观察, 注意B超、CT结果的变化,促进患者的康复。

[1]王兵.体外冲击波碎石后Page肾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12):48-51.

[2]舒先涛, 王兵.冲击波碎石与Page肾.华中医学杂志,2005,29(1):51-52.

[3]李英萍, 王万辉, 陈照彦.体外冲击波碎石与Page肾(附7例报告).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42(4):426-427.

[4]吴阶平, 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619-1620.

[5]沈素卿, 娄淑英, 蔡素真.双-J管内引流用于妊娠期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患者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6(18):22-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60

2015-01-08]

47500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泌尿科

徐文超

猜你喜欢

右肾包膜B超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右肾巨大外生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表现1例
写字的尴尬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