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酸检测对降低焦作地区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的评估

2015-03-08夏琳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窗口期焦作市病原

夏琳静

核酸检测对降低焦作地区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的评估

夏琳静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NAT)对降低焦作地区输血病原感染残余的风险。方法统计抽取焦作市近1年内输血检测标本, 予以酶联免预检测技术(ELISA)检测, 同时以核酸检测NAT, 评估其检测效果。结果NAT检测HBV、HCV、HIV残余风险低于ELISA检测结果残余风险, NAT对降低ELISA检测HBV、HCV、HIV残余风险程度分别为60.5%、85.9%、67.0%。结论NAT检测可降低ELISA检测后输血残余风险, 应用价值显著。

核酸检测;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

输血病原感染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关注问题, 其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当今各科学研究人员重点工作之一。ELISA是常规检测输血病毒的常用方法, 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也随之增加。但ELISA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免疫隐匿性感染、病毒变异等因素均会造成漏检。NAT检测在国外许多国家均得到开展, 是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基础上检测病原体核酸, 属于血液病原体存在的最为有力和直接的证据[1]。因此本文就探讨NAT在降低焦作地区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中的作用, 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统计焦作市2013年3月~2014年2月无偿献血者42378例, 分为初次献血组(21534例)和重复献血组(20844例)。

1.2 检测方法 检测试剂与设备:ELISA检测: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LA诊断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ELA诊断试剂盒;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EVO200/8全自动样品分配系统;NAT检测:HBV/HCV/HIV TMA(转录介导扩增)核酸检测试剂盒, 所有检测试剂均是在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每个献血者取2份标本,1份用于ELISA检测,1份用于NAT检测。

1.3 判断标准[2]ELISA检测:检测合格:两种试剂检测无反应;不合格:两种试剂检测存在反应;待查结果:一种试剂存在反应;待查结果经同种试剂栓双孔重试, 双孔无反应则为合格;若一孔或两孔存在反应则为不合格。

以NAT检测确认ELISA检测不合格标本, 经HBV/HCV/ HIV TMA核酸检测ELISA检测不合格标本, NAT联检检测反应则为阳性;检测ELISA检测合格标本, 若NAT联检反应性鉴别检测, 检测结果反应则为阳性。

1.4 输血残余风险评估方法 数学公式:R=ΣRi;Ri= (WFi+HFi)×Di;WFi=Ii×(Li/365);HFi=E×Pi。R:一单位血液未检测病毒传染因子阳性加权平均数;Ri:各分组中一单位血液未检测病毒传染因子阳性加权平均数;WFi:窗口期风险;HFi:因人为因素所致检测试验差误;Di:各分组加权值;Ii:各分组发病率;Pi:各分组现患率;E:检测结果差错率;i:初次献血组和重复献血组;Li:检测乙肝、丙肝、艾滋等项目窗口期。

2 结果

2.1 焦作市无偿献血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 NAT检测HBV、HCV、HIV残余风险低于ELISA检测结果残余风险。见表1。

2.2 NAT检测降低ELISA检测血液残余风险程度 NAT对降低ELISA检测HBV、HCV、HIV残余风险程度分别为60.5%、85.9%、67.0%。见表2。

表1 焦作市无偿献血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n, n(%)]

表2 NAT检测降低ELISA检测血液残余风险程度(n, %)

3 讨论

ELISA是检测输血感染风险的常规方法, 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ELISA则受到方法学、抗体检测“窗口期”、血清学抗原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漏检等现象, 而影响血液安全性。NAT是通过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 具有高度灵敏度, 甚至可检测出被病毒感染后数天极微量核酸, 减少了窗口期[3]。通过NAT检测降低输血残余风险的评估, 是根据ELISA检测输血残余风险评估计算而来, 通常NAT检出率高低与当地地区流行病学相关。在此次研究中, 通过对焦作市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检测中, NAT检测HBV、HCV、HIV残余风险低于ELISA检测结果残余风险, NAT对降低ELISA检测HBV、HCV、HIV残余风险程度分别为60.5%、85.9%、67.0%。可见通过NAT检测, 可明显提高输血病原体残余风险检出率,保证输血安全性。

NAT输血病原体感染残余风险检测时, 核酸筛查是否混样或混样的样本数决定了试剂灵敏度;通常检测出NAT联检阳性, 尚无明确方法处置检测出阴性结果;NAT检测技术也有相应窗口期, 其检测灵敏度及检测系统有效运转都影响了其检测准确性。NAT检测需要汇集大量混样检测样本数,以此降低成本率, 但也相应的提高了漏检率。因此为了降低漏检率, 尽量采用单人份方式筛查[4]。

总之, NAT 检测可降低输血感染残余风险, 但各地差异显著, 应根据实际情况, 相应联合ELISA检测, 确保输血安全。

[1]吴敬林.核酸检测对降低柳州地区输血病原感染残余风险的评估. 中国输血杂志,2014,27(7):727-729.

[2]周丽君.病毒核酸检测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分析研究. 新疆医学大学学报,2014,37(2):214-217.

[3]吴剑媚.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病毒筛查中的应用及风险评估.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1):86-91.

[4]吴敬林.核酸检测降低输血残余风险研究现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1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202

2014-11-12]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

猜你喜欢

窗口期焦作市病原
骄傲的汉字
当上演员的小鸭子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小羊
焦作市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期”
把握窗口期乘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