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随访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5-01-23杜敬晓张温温李军民毛毅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平均年龄肺栓塞二聚体

杜敬晓 张温温 李军民 毛毅敏

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随访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杜敬晓 张温温 李军民 毛毅敏

目的随访观察急性肺栓塞患者, 分析对患者远期预后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电话随访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 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相关指标, 对可能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5例患者失访2例,余93例患者预后良好64例(68.8%), 预后不良29例(31.2%)。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年龄(58.3±5.2)岁,平均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为(215.7±152.4)pg/ml, 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71.7±5.8)岁、(524.4±186.2) pg/ml(t=-11.1030, -8.4320, P<0.01);且两组患者是否合并恶性肿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4, P=0.0111<0.05)。两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凝血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血浆脑钠肽水平以及是否合并恶性肿瘤可能为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对可控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可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急性肺栓塞;预后;随访;危险因素

肺血栓栓塞症(PTE)指由血管内脱落的物质, 一般为血栓将肺动脉或其分支阻塞, 严重影响肺功能和呼吸能力的一种病理过程, 部分患者在肺部血管阻塞后被阻塞肺组织可发生坏死, 临床称之为肺梗死。发生肺栓塞后, 患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胸痛、咯血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胸腔积液征及休克, 危及生命[1]。该病发生率较高, 发病紧急, 病情进展迅速, 如未得到及时诊治, 死亡率可达25%~30%, 即使经有效治疗, 死亡率仍达2%~8%[2]。近十几年来, 随着医学界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不断增加, 新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不断在临床投入使用, 患者在急性期的死亡率逐渐下降, 但患者在出院后仍需长期抗凝治疗。目前, 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对本院部分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调查, 对可能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3月~2012年10月收住本院呼吸内科的95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初次诊断为急性肺栓塞;②符合中华医学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③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凝血功能、动脉血气、血浆D-二聚体、血液生化以及脑钠肽等项目的检查。排除标准:①既往肺栓塞史;②治疗或随访依从性差;③住院期间死亡。

1.2 研究方法 搜集整理患者住院病历, 统计患者年龄、血浆脑钠肽、D-二聚体浓度、凝血功能、PaO2、PaCO2以及是否合并恶性肿瘤等项目数据。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统计患者临床转归情况, 预后不良包括肺栓塞复发以及患者死亡, 其余认定为预后良好。随访时间12个月, 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纳入标准者共95例患者, 其中失访2例, 共计93例, 预后不良患者29例(31.2%), 其中死亡7例(7.5%), 死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例, 心脑血管疾病1例, 恶性肿瘤5例,余患者年龄65~81岁, 平均年龄(71.7±5.8)岁。预后良好患者64例(68.8%), 年龄51~68岁, 平均年龄(58.3±5.2)岁。

2.2 影响因素分析 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 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年龄(58.3±5.2)岁, 平均血浆脑钠肽浓度为(215.7±152.4)pg/ml;而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年龄(71.7±5.8)岁, 平均血浆脑钠肽浓度为(524.4±186.2)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030, -8.4320, P<0.01)。预后不良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11例(37.9%), 明显多于预后良好组8例(12.5%)(χ2=6.4524, P=0.0111)。两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凝血功能、PaO2和PaCO2、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大部分发生肺栓塞之后, 患者多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可伴有咳嗽、咯血, 部分患者还可有发热症状。经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多在短期内逐渐消失, 但在患者出院后常需较长时间继续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目前, 对于急性肺栓塞后患者的远期预后尚无可靠报道。有研究表明, BNP是心室功能紊乱时特异和敏感的指标, 可对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进行独立预测[3,4]。BNP是一种多肽, 由32个氨基酸组成, 当心室负荷增加时可刺激其释放, 当急性肺栓塞发生后, 肺动脉压显著升高, 右心压力负荷增加, BNP释放随之增多, 故BNP可对急性肺栓塞的严重程度进行间接反映, 其水平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此外, 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其血液一般呈高凝状态, 肿瘤组织和细胞可释放多种促凝物质, 促进血栓形成[5]。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因此, 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远期预后不佳。而年龄较大的患者机体器官功能下降, 对预后可造成影响。作者对部分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分析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相关指标。调查结果显示, 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年龄和平均血浆脑钠肽浓度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 且两组患者在是否合并恶性肿瘤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凝血功能、PaO2和PaCO2、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比较中发现, 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患者年龄、血浆脑钠肽水平以及是否合并恶性肿瘤可能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 年龄、BNP水平以及是否合并恶性肿瘤是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综合三种因素进行评估, 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潘啸东, 李拥军, 马根山. 血清C-反应蛋白对急性肺栓塞近期预后评估的初步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29(4):459-461.

[2]于丽娜, 李琳, 张劲松. 肌钙蛋白T 和脑利钠肽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价的临床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1):82-84.

[3]檀旦, 赵玉虹, 黄亚明. B型利钠肽对急性肺栓塞预后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11(1):64-69.

[4]方建江, 李波, 何旭娟.血浆肌钙蛋白、型钠尿肽及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估中的意义.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61-64.

[5]王勇, 张洪量, 赵智慧, 等.恶性肿瘤与急性肺栓塞远期死亡风险的关系.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20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56

2015-01-12]

471003 河南科技大学(杜敬晓);宜阳县人民医院(张温温 李军民);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毅敏)

毛毅敏

猜你喜欢

平均年龄肺栓塞二聚体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