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中药房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2015-01-23宋英吴纯洁刘莉谢凡

中药与临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药房饮片中药饮片

宋英,吴纯洁,刘莉,谢凡

·临床中药·

现代中药房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宋英1,吴纯洁2,刘莉1,谢凡1

中医治病以辩证施治为主,因人因地因时节而异,处方千变万化,中药饮片仍然是中医用药的主流,中药房仍然是中医院的重要窗口。本文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针对现今中药房存在的问题,以中药饮片为核心,从当前行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以及网络技术切入,结合我院现代中药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建设现代配方体系、新型质控体系、人性化服务体系和网络管理体系,力求达到医、药、患三者融洽共赢的局面,从而真正实现中药房的现代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现代中药房;信息;配方;质控;服务

中药房是医院集中药的使用管理、合理用药、药学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部门,是医院中药流通的中枢环节。单纯以配方发药为主的封闭式被动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探索现代中药房的建设和工作模式,已经成为医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1,2]。本文结合我院中药房建设的实践,总结经验,启迪思维,展望未来,提供参考。

1 现代中药房的构思

坚持中医药特色和创新是中医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两大法宝。现代中药房不仅仅是传统基础上的改进,而且是中药配方形式与服务模式的变革。即当前以普及小包装中药饮片为核心,配方颗粒为补充,建立新型的中药饮片配方体系、质控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

技术的创新,需要集成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中药饮片的外观、内涵以及中药配方各环节过程的技术含量,改进服务模式,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提高信息化程度,扩大煎药量和控制煎药质量,推广中药压制饮片及临方制剂,注重个性化服务,建立中药配送等,使理论、技术、应用融为一体。

队伍的建设,需要建立优良的服务队伍、科研队伍和教学队伍,各队伍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渗透,深度推动中药房在医教研各方面的发展,医患服务、质量控制、临床药学、科研教学等领域,均需要考虑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考虑人才梯队的布局,使中药房人才水平与临床科室和医疗需求同步,保证中药房从低技术、低能力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最终使中药达到医生运用放心、药师配方安心、患者使用称心的和谐统一,保证中医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带动中药种植产业和饮片行业的发展。

2 基于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中药房建设

2.1 配方体系建设

2.1.1 制定标准配方操作流程[3]设计标准、合理的操作规程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基础。对此,我们制定了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标准配方流程,即收处方、审方、调配、复核、发药5个环节。收处方包括打印配方导航单,核对处方与发票,以及引导患者等候等;审方包括审查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不合理用药等;调配包括按导航单顺序调配与核对等;复核包括按处方核对药味、剂量等;发药包括按原处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缴费金额等基本信息,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等。每一程序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对处方审方和复核的内容更应一丝不苟,这些环节信息化程度越高,操作的执行力越高,越精确。

2.1.2 中药饮片形式的改进 小包装中药饮片是一种中药现代化的形式,它解决了长期困扰散装饮片的卫生问题及称量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小包装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包装体积增大、白色污染增多、患者使用麻烦等,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来改变或完

善。最近一种新的定量压制中药饮片或中药材技术[4],不仅解决了花、草、叶类中药饮片体积较大,外观难看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这些中药的质量稳定、汤剂煎煮、包装生产、仓储运输等,使小包装的技术改进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1.3 配方准确的管理方法探索 配方准确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前提。实践表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是防范差错的关键。我院实行小包装以来,将个人核对、专人复核、小组监督和科室抽查等方法相结合,制定“配方质量奖惩制度”、 “小包装中药饮片配方的标准操作流程”,具有询问、追回的措施。同时,重新设置斗谱序列,分为一般药、贵重药、含毒药分区管理,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学习与考核。达到差错稀有,有错可纠,人人重视,管理有序。

2.2 质控体系建设

2.2.1 严格进货 选择符合GMP生产规范或GSP经营规范的厂家或公司,做好市场调研,分清饮片等级,保证药品质量。建立中药材质量标准,完善药材准入制度,加强药材质量检测、验证,建立药材质量逆向追溯制度,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5]。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中药鉴别专业人才,具备可靠的检测能力[6]。

2.2.2 认真验收 加强药品入库前的质量检查是医院药房规范化管理的重点。依据国家三级药品标准和炮制规范进行质量验收。药品应当具备能证明其质量合格的相关文件资料。

2.2.3 规范储藏 根据饮片的品种、性能、季节特点以及贮存设备条件等,分别加以妥善保管。采取必要的冷藏、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遵循“先进先出,出陈储新”的原则,科学养护、定期检查。特殊药品的管理按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对毒、麻、剧药品及贵重药材要专人保管、专柜加锁,进行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2.2.4 强化质控 我院采用三级质控管理,即入库检验、在库抽查、药房巡查相结合,包括外观、鉴别、含量等理化检查,从单一入库外观检查,到医院流通过程的质量控制。

医院饮片具有批次多、批量小、周转快的特点,人工眼看、手摸、口尝、鼻闻等经验检验手段虽然可行,但短期内技术人员较难大量培养,而各级标准的检查方法需要较长时间,医院较难执行。目前有人探索采用电子眼(色彩色差测量系统和机器视觉技术[7])、电子鼻[8](电子嗅觉传感系统)、电子舌(电子味觉传感系统)等检测技术运用于中药饮片,使中药饮片的形色气味数据化,加快检验速度。

2.3 服务体系建设

2.3.1 服务形式的多样性 中药房已不能再局限于调配处方的单一功能。由此,我院成立了“中药个体化加工服务中心”,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药煎煮、膏方加工以及颗粒、胶囊、丸、散等剂型生产为一体的加工中心,满足了医院临床治疗,为病人提供了一站式的个体化服务,更有利于中医药传统特色的保护和发扬。

2.3.2 开设咨询窗口 患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快速取药,更需要深层次的服务。为此,我院设立了中药咨询窗口开展中药咨询服务,对患者指导合理用药、宣传科普知识,努力做到与患者“零距离”交流沟通,使患者在心理上对药学服务产生认同感,提升了药学服务水平,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和社会效益。

2.3.3 促进合理用药 加强对中药处方的临床评价和规范用药,每月随机抽取一定量处方样本,分析医师用药合理性,并将点评意见归纳汇总,反馈给临床。同时办好院内药讯,把最新研究资料、学术动态以及中药不良反应在药讯中通报,及时与临床沟通,为临床提供咨询。并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及疗效评价。

2.4 管理体系建设

2.4.1 门诊管理 依托医院现有的HIS系统,设计并开发了一些适合于现代中药房的计算机程序,如中药处方计算机审核程序[9,10];饮片调配编码导航程序;配方后复核发药的扫描条形码管理程序[11],及电子显示屏显示;饮片流动监测程序;实时自动统计工作量程序;患者追踪查询程序等。使门诊中药房管理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饮片发放准确、高效、有序。

2.4.2 住院管理 出院带药配方的计算机功能与上述门诊管理相同,住院用药还增加了全方位的患者信息检索功能;煎药住院信息调整功能及其信息化研究[12]等。加强了住院药房与医护及患者的沟通协调,保证了临床治疗。

2.4.3 服务管理 在为患者进行中药加工服务的过程中,建立医院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平台,节约患者时间,是医院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医院通过条形码扫描识别患者,并将煎药进度及时通过短信通知给患者[11];也可对有特殊需求的患者,采用送药上门的

服务,使中药房的工作做到服务到家。

3 基于配方颗粒中药饮片的中药房建设

3.1 配方体系建设

中药配方颗粒也称中药免煎颗粒,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经过规范炮制好的饮片作原料,采用先进工艺,经科学提取,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颗粒。顺应医院中药房现代化管理的需求。我院经历了由固定剂量包装到任意剂量配方,由传统人工配药到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化配药,使中药调配实现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

3.2 质控体系建设——标准建设

建立切实可行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标准,解决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的真伪鉴别、质量的优劣评价以及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问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广大研究人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建立一套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反应快速,并且能够真正反映配方颗粒内在质量的质控标准,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保驾护航,进一步增强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中医药标准化进程。

3.3 以经典方、经验方为核心处方的配方颗粒辨证用药展望

中药颗粒饮片是单味中药分别提取有效成分,不会产生煎煮过程中的增效相加效应,药效作用有一定差别[13]。因此加快研究发展中药复方颗粒已势在必行,主要以经典方、经验方加工成复方免煎颗粒为主,单味配方颗粒为辅的中药配方颗粒。复方中药颗粒制剂能达到药力共出的效果,随症加减应用也能基本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和配伍原则,同时又能体现中药饮片现代应用的优势。

4 总结

如今的中药房已不仅仅限于药品的调配售出,而是一个科研、制备、调配、服务的综合有机整体,改变了从前那种落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和结构体系。需要我们努力实现中药房的管理网络化,硬件现代化、调配自动化、功能多样化、服务人性化,提高医院药学水平,打造一流的现代中药房。

[1] 刘丽萍,韩晋,刘军,等.医院药房数字化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13,24(29):2733.

[2] 赵陶丽.药房自动化是医院药房发展的必然趋势[J].首都医药,2009,12(下):31.

[3] 刘国祥.浅谈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管理[J].中医中药,2013,11 (12):639.

[4] 宋英,吴纯洁,谈静,等.一种压制中药饮片或中药材[P].中国: ZL 2007 20190389.6,2008-10-15.

[5] 李剑.浅谈中医院中药房的发展之路[J].中医药导报,2011,17 (5):142.

[6] 李秀珍.浅谈中药房中药的质量管理[J].光明中医,2010,4 (1):65.

[7] 黎江华,吴纯洁,孙灵根,等.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中药性状“形色”客观化表达的展望[J].中成药,2011,33(10):1781.

[8] 黄学思,李文敏,吴纯洁,等.基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的槟郎炒制火候判别及其指标量化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34(14):1786.

[9] 范世忠,宋英.计算机辅助优化小包装中药饮片的配方[J].华西药学杂志,2013,28(5):551.

[10] 施慧,张相林,常明.国内几种合理用药软件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3):1033.

[11] 潘晓东,金美娟.医院医用消耗品条形码管理的新尝试[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90.

[12] 温川飙,何成诗,宋英,等.中药汤剂电子码监管系统的构建[J].中药与临床,2012,3(5):9.

[13] 童思木,沈崇德,章伯鸣.中药发药窗口数字化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42.

(责任编辑:蒋淼)

R 288

A

1674-926X(2015)02-021-03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宋英(1959-),男,本科,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药房现代化与制剂研发

Tel:18981885821 Email:songying624@163.com

2014-10-10

猜你喜欢

中药房饮片中药饮片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浅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处理对策
“虚拟中药房”破中医药服务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