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脑脊髓炎的实验室检疫和防治措施
2015-01-23汪亮
汪亮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畜牧兽医水产局163515)
禽脑脊髓炎的实验室检疫和防治措施
汪亮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畜牧兽医水产局163515)
引起禽脑脊髓炎的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该病毒主要侵害雏鸡,使成年鸡产蛋量下降。患雏的典型病症是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头颈部震颤尤为明显。本文重点介绍了禽脑脊髓炎的实验室检疫方法(中和实验和荧光免疫实验)及防治措施。
禽脑脊髓炎;雏鸡;实验室检疫;防治措施
1 流行特点
鸡、雉鸡、鹌鹑和火鸡都可自然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被感染,但出现明显症状多见于3周龄以下的雏鸡[1]。8周龄以上的鸡可对本病产生抗体,感染时并不表现临诊症状。携带病毒的雏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鸡具有免疫力,但并不传播病毒。在自然条件下,本病基本上是肠道感染。垂直传播也是本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当易感鸡群在性成熟后接触到病毒,通过母鸡就可使种蛋发生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育雏的高峰月份。若雏鸡都来自感染鸡群,则发病率为40~60%,病死率平均为30%左右。本病传播较为迅速,可能会波及全群。
2 临诊症状
雏鸡若经口或接触传播而被感染,其潜伏期至少为1d;若雏鸡经胚传递而被感染,其潜伏期一般为1~7d。自然发病常于雏鸡1~2周龄时出现,但如果是由垂直传播感染,则在出雏后7d内就能见到病雏。雏鸡典型病症是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尤其是头颈部震颤明显。成年鸡不出现神经症状,但产蛋量会暂时性地下降10~15%。
3 病理变化
病死雏鸡几乎没有明显的大体病变,仅见脑部轻度充血,有时可在肌胃的肌层出现灰白区,少数病例可见延脑和小脑明显出血,大脑两侧出现透明状脑水肿的病变。组织学病变特征表现为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全身组织器官都有淋巴细胞增生现象。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脑膜炎。腺胃黏膜和肌层以及胰腺间质常见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在肌胃、肝和肾等组织中有时也可见同样病变,这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之一。另外,在心、肝、脾、肺、肾和法氏囊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
4 实验室检验
首先要选择理想的病禽,一般选择出现早期本病症状或发病不超过2~3d的病禽。一般采集病死鸡的脑组织,此为较好的病料。本病病毒可在鸡胚肾细胞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出现细胞病变效应。分离和繁殖本病毒的最佳途径为,无本病母源抗体的鸡胚于5日龄经卵黄囊接种。
4.1 中和试验
本试验最好用鸡胚肾作空斑减数试验。被检鸡血清1:10~1:20作2倍系列稀释后,分别与100个蚀斑单位的病毒等量混合,37℃作用45min,每个细胞瓶的细胞单层接种0.2ml,吸附1~2.5h,其间经常摇动;吸去多余液体后覆盖5~8ml含1.2%纯琼脂、5%犊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培养5~7d,再加入2~5ml含有0.001%中性红的覆盖琼脂,4~12h计算空斑。以能抑制90%蚀斑的血清稀释度作为该血清的效价。血清效价达到1:40以上时具有诊断意义。
4.2 荧光抗体试验
直接荧光抗体试验是检出受感染组织中抗原的可靠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呼肠孤病毒抗体检测鸡滑膜中或鸡肾细胞培养物中的细胞浆中的抗原。
5 防治措施
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患病母鸡产的蛋不宜留作种用。发病鸡群应隔离、淘汰、深埋,因为感染鸡与易感鸡或成年鸡之间可以发生水平传播。
免疫预防。感染康复鸡和接种疫苗的鸡均可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并将抵抗力通过卵黄传给子代,使孵出的小鸡在4~6周龄内具有抵抗力。目前,免疫接种所使用的疫苗有禽脑脊髓炎“Calnek1143株”弱毒活疫苗和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疫苗两种[2]。
5.1 活疫苗免疫
目前使用的活疫苗由于对小鸡仍有致病力,因此宜给10周龄以上的后备种鸡通过饮水、滴鼻或点眼全群使用,也可只给5%的鸡口服疫苗,通过排毒而达到同群感染。
5.2 灭活疫苗免疫
对正在产蛋的鸡群最好使用灭活疫苗,因为活疫苗可能影响产蛋,给3月龄鸡接种灭活疫苗后2周,琼脂扩散试验抗体效价多数在1:4以上,持续9个月。以上两种疫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弱毒疫苗在8~10周龄及产前接种;灭活疫苗在开产前1个月肌肉注射。也可以在10~12周龄接种弱毒疫苗,在开产前1个月再接种灭活疫苗。
[1]刘立新.禽脑脊髓炎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3):67.
[2]刘国信.禽脑脊髓炎的防治[J].中国禽业导刊,2008,25(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