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

2015-01-23刘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孕产心理特点孕产妇

刘莉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重庆400800

孕产妇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

刘莉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重庆400800

不良心理因素对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具有较大影响,维护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孕产妇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其围生期保健工作。

孕产妇;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孕产期妇女的心理较为脆弱,由于一系列复杂、连续的生理变化,各种心理应急反应突出,产妇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1]。不良心理可导致孕产妇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影响其睡眠、食欲、子宫收缩等,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胎儿的发育。研究[2]表明,孕产妇心理健康与子宫血流量、早产、低体重儿、日益增多的剖腹产均存在相关性,因此,护士不仅要关注孕产妇的生理状况,更要关注其心理状况,帮助孕产妇逐步适应角色的转变,顺利度过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为了维护孕产妇心理健康,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笔者总结了孕产妇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措施,现综述如下。

1 孕产妇的心理特点

1.1 妊娠期妇女的心理特点

1.1.1 惊讶与矛盾妇女得知怀孕后,无论是计划内妊娠还是意外妊娠,几乎所有孕妇均会感到惊讶。计划内妊娠者主要是伴随着喜悦的惊讶,意外妊娠者则是震惊,并随之出现矛盾心理。某些孕妇可能由于工作、家庭、经济等社会因素暂时不想生育,也可能由于怀孕前服用药物、患病、饮酒、吸烟、接触致畸因素等,害怕胎儿发育不健康。

1.1.2 接纳与期待孕妇常与家人、朋友分享怀孕的喜悦,表现出对孩子的接纳与期待,常通过抚摸、与胎儿对话等行为表现对胎儿的情感。孕妇开始专注于胎儿和自己的健康,积极寻求孕产知识,注重饮食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产检,自觉听从权威人士的建议,以及准备新生儿用物、起名字、规划孩子的未来等。

1.1.3 依赖性增强孕期妇女需要更多的关注,尤其是丈夫及家人的体贴和爱护,会使孕妇心理充满安全感。相对而言,妇女在孕期对家人的依赖性增强;孕晚期随着胎儿的成长,孕妇行动不便,对家人的依赖心理将会进一步加强。

1.1.4 担忧与焦虑在孕产过程中,孕妇由于担心胎儿畸形、流产、死胎、早产、分娩困难、惧怕疼痛等,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Heron等[3]2004年对一个社区大样本(8323例)的跟踪资料显示,孕18周的焦虑发生率为14.6%,抑郁发生率为11.4%,而对于妊娠早、中、晚3期的焦虑抑郁发生率的差别目前还存在争议。Bennett等[4]荟萃分析认为,中晚期妊娠的抑郁发生率高于早期,Gavin等[5]报道,抑郁发生率在妊娠各期无显著差异。有高危妊娠史、妊娠失败史、传染病史的孕妇更有可能产生焦虑情绪。闵丽华等[6]研究发现,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自然妊娠妇女,其焦虑因子分值、抑郁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自然妊娠妇女(P<0.05)。钟际香等[7]对18例HIV阳性的孕产妇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心理状态,发现HIV阳性孕产妇的心理压力较普通孕产妇大。吕晓瑞等[8]对6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的妇女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发现有恐惧心理者占66.6%,有悲观心理者占56.4%。若孕妇的担忧、焦虑情绪未能得以及时调整,将会伴随整个孕期,并产生不良精神刺激,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1.2 分娩期妇女的心理特点

1.2.1 矛盾心理多数分娩期妇女会表现出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抱有期待、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又因恐惧分娩疼痛、担心分娩不顺利等而感到忧虑和紧张。

1.2.2 恐惧与烦躁不安对分娩的恐惧在分娩中主要表现为紧张和焦虑。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交感神经系统的适度激活对于分娩是有利的,能增强产力,过度的焦虑则是有害的。初产妇的分娩恐惧比经产妇更为强烈。有20.0%的产妇有分娩恐惧,并且有6.0%认为是不可克服的,还有13.0%的妇女因为害怕分娩而放弃妊娠或者推迟妊娠[9]。何文静[10]调查发现,分娩期妇女在第一产程时多数伴有恐惧感,96.67%怕小孩不好,93.33%怕阵痛,58.89%怕出血,42.78%怕手术,表明绝大多数孕产妇处于恐惧中。产房陌生的分娩环境、周围待产妇痛苦的呻吟声会给产妇造成情绪感染;产程中频繁宫缩造成的腹疼,某些医务人员对产妇的痛苦表现出不以为然等,也会对产妇造成不良刺激,导致其缺乏安全感,表现为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紧张恐惧,甚至大喊大叫。如果消耗过多的体力,可能会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危及母婴生命。多数孕妇请求医务人员帮助自己尽快解除痛苦,甚至要求剖宫产术。

1.3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

1.3.1 满足与幸福感产妇从妊娠期的期待、分娩期的痛苦中逐渐恢复,在产褥期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初为人母的兴奋、喜悦、满足感、幸福感。此时的产妇较多利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如对新生儿目视、身体接触等方式传递并表现出母爱。

1.3.2 情感冲突产褥期妇女心理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的状态,既能感受到初为人母的幸福,又面临着潜意识内在的角色冲突及初为人母角色适应所需的情绪调整等问题。有的产妇因为理想中的母亲角色与现实的差距而发生冲突,或者可能为胎儿娩出后生理上的排空而感到内心空虚;或者因为新生儿外貌及性别与理想中的不吻合而感到失望;或者因为现实中刚开始承担母亲的责任而感到力不从心、倍感疲劳;或者由于丈夫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新生儿身上,产妇有失落感与爱的剥夺感。上述情感或角色冲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协调,可能会导致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

1.3.3 产后心理障碍产后心理障碍发生于产妇分娩后,包括产后沮丧与产后抑郁。产后沮丧即短暂的抑郁,其发病率为50%~70%,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哭、情绪低落、感觉孤独、焦虑、疲劳、易忘、失眠等,可发生在产后任何时间,但通常在产后3~4 d出现,产后5~14 d为高峰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至2~3周。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产后心理障碍类型,表现为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乏力、对事物缺乏兴趣、社会退缩行为、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或者自责、自罪、担心自己和婴儿受到伤害者,重者可发生伤害婴儿或自我伤害的行为。产后忧郁综合征是很常见的现象,发生率高达80.0%,但是自限性的几天后就会好转[11]。产后抑郁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2周内,某些症状比产后沮丧持续时间长,可持续数周至1年以上。国外研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3%[12],亚洲国家产后抑郁发生率为5.5%~37.7%[13],在我国的调查研究中,产后抑郁的临床发病率为15.14%[14],而高龄产妇较非高龄产妇抑郁情况更严重[15]。

2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2.1 心理评估

对于孕妇来说,在整个孕期保持良好的心理,有利于孕妇自身的健康和胎儿发育,对良好妊娠结局有着积极作用。某些孕产妇由于个性心理特征影响对待孕产的态度,易产生负性心理,甚至产生异常行为,因此,医务人员首先要评估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便于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孕产妇的心理健康评估内容:孕产妇的个性心理特征、孕产妇对孕产的认知、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孕产妇的社会支持水平评估内容:孕产妇是否具有正常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孕产妇是否已学会正确的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孕产妇在孕产期的具体人际交往和亲社会行为,如人际关系是否紧张,应对方式是否积极,有无负性事件发生等。初步评估发现心理障碍的孕产妇,可以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一步评估[16]。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使用的调查量表只是检出有焦虑或抑郁情绪或症状的孕产妇,而对于情况较严重的患者,并没有作进一步确诊,这是当前研究中的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2.2 健康教育

张园园[17]研究发现,对孕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心理辅导,可以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因此,护士应根据孕产妇不同的社会背景、孕产的不同时期、个体具体信息需求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方式、内容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①护士应向孕妇普及孕产知识,完善孕期咨询服务:宣传优生优育及有关妊娠、产前检查和分娩等各项孕产知识,使孕妇了解孕期可能出现的生理改变,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监测。护士为孕妇及家属提供孕期咨询服务时,应首先评估孕妇现有的孕产知识、信念和行为,根据孕妇现存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解答,纠正孕妇错误认知,缓解孕妇由于孕产知识的缺乏而产生的茫然、不安与焦虑情绪。②指导孕妇做好分娩的心理准备:多数初产妇由于对正常分娩认知不足,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获取主要来源于他人介绍,其中多强调分娩的痛苦和危险,因而护士应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帮助产妇正确认知分娩,指导其采取一些放松技术,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使产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即将来临的分娩。③教授产妇育儿知识与技能,帮助其全面胜任母亲角色。

2.3 妊娠期妇女的心理护理措施

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情绪波动明显,孕妇会因为一些小事或躯体上的不适引发不稳定情绪。充分了解孕妇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维护其身心健康[18]。护理人员在接待孕妇时要有爱心、耐心和自信心,积极倾听、主动安慰、关心孕妇,让孕妇感到亲切、可信、被关注,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鼓励孕妇抒发内心感受和想法,根据孕妇的心理需要解决问题。对于负性情绪较为明显的孕妇,应适当告知负性情绪对胎儿的影响,劝其为了宝宝的健康,学会控制情绪。对于紧张、敏感、依赖性增强的孕妇,可增加其产前检查和电话随访的次数,或由孕妇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生与护士,提供医护人员的电话号码、QQ等联系方式,嘱咐其写个人孕期日记,简单记录孕期不适与反应,可利用QQ或电话随时咨询医护人员,增强孕妇的安全感,确保其安心待产。吴程曦等[19]认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内心担忧胎儿健康等因素有关,构建社会-家庭等模式来关心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陈敏莲等[20]将中医的情志护理应用到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分娩期妇女的心理护理措施

分娩期妇女常有矛盾、恐惧与烦躁不安的心理反应,需要及时得到心理辅导。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态度是产妇产程中心理压力来源之一,因此,医务人员应用友善、亲切、温和的语言,向产妇传递信心和关怀。一方面,护士应认真观察产程进展并及时了解产妇心理动态,主动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产妇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另一方面,借助亲属的情感支持使产妇积极应对产程进展,缓解其恐惧感。罗雅萍[21]研究发现,给予分娩期产妇温馨舒适的待产环境,根据不同心理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指导产妇放松、调整呼吸、正确用力,多鼓励和安慰,稳定孕妇情绪,可以缓解产妇分娩的心理压力,并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杨帆等[22]对100例健康无难产指征的单胎产妇进行导乐陪伴分娩的观察与比较,结果显示,导乐陪伴分娩组产妇分娩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非导乐陪伴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导乐陪伴分娩能够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有利于维护产妇的心理健康。

2.5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护理措施

产褥期妇女由于经历分娩,既有初为母亲的兴奋,又有生理变化上的身体不适,容易出现情感冲突、产后抑郁等问题,因此,护士应耐心倾听产妇诉说心理困惑,做好产妇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指导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母婴喂养的保健知识和操作程序,通过讲解母乳喂养知识、产后康复知识,减轻产妇焦虑情绪。可为产妇提供与其他产褥期妇女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和对不良躯体症状的感知。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缓冲产妇的心理不适,鼓励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多关心、体贴产妇。引导有心理障碍的产妇进行理性的归因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治疗。

3 小结

孕产妇在整个围产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导致多种心理特点产生,不同心理特点对孕产妇的孕产过程影响不同,孕期心理障碍可引起流产、早产、死产、产后出血、产程延长等,增高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导致早产儿、低体重儿,影响胎儿神经免疫系统发育,严重者会导致胎儿死亡[23-24]。更有研究[25-27]表明,母亲孕产期抑郁,有可能会使子女的犯罪率增加。由于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优生优育观念的加强,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围产保健中作用愈来愈重要[28],因此,系统地研究孕产妇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措施,明确其应用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围生期保健工作,为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1]Akay C,Ozkan SA,Sentürk Z,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metronidazole and miconazole in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by RP-HPLC[J].Farmaco,2002,57(11):953-957.

[2]胡其姣.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290-291.

[3]Heron J,O′Connor TG,Evans J,et al.The cours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rough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in a community sample[J].JAffectDisord,2004,80(1):65-73.

[4]Bennett HA,Einarson A,Taddio A,et al.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systematic review[J].Obstet Gynecol,2004,103(4):698-709.

[5]Cavin NI,Gaynes BN,Lohr KN,et al.Prenatal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J].Obstet Gynecol,2005,106(5 Pt 1):1071-1083.

[6]闵丽华,张小建,曹学华,等.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59-61.

[7]钟际香,孙敏,周金萍,等.HIV阳性孕产妇18例围产期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8):54-55.

[8]吕晓瑞,宛金玲,郑佳佳.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312-313.

[9]Alehagen S,Wijma B,Lundberg U,etal.Fear,pain and stress hormonesduring childbirth[J].JPsychosom ObstetGynaecol,2005,26(3):153-165.

[10]何文静.180例围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55-156.

[11]CampbellSB,Cohn JF.Prevalenceand correlatesof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first-timemothers[J].JAbnorm Psychol,1991,100(4):594-599.

[12]O′Hara MW,Swain AM.A prospective study of sleep,mood,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ost parturm and nonpostpartum women[J].Obstet Gynecol,1997,90(3):381-386

[13]Brummelte S,Galea LA.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contuibution of stress and ovarian hormones [J].Py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10,34(5):766-776.

[14]桂欣,程丹玲,赵静.产后抑郁的临床调查分析及护理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3-4):83-84.

[15]马奎丽.高龄产妇心理因素对妊娠结局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10-212.

[16]于津,朱丽萍.孕产妇心理的评估、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6):2303-2307.

[17]张园园.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产后抑郁症的重要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48,158.

[18]苏春蓉.高危孕产妇心理健康及护理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12,40(3):424-426.

[19]吴程曦,董燕,周晓梅,等.孕产妇纵向心理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181-182.

[20]陈敏莲,滕美君,马袁英.情志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85-88.

[21]罗雅萍.孕产妇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2014,8(3):206-207.

[22]杨帆,罗晓菊,江帆,等.导乐陪伴对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与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92-93.

[23]Ruiz RJ,Fullerton J,Brown CEL,et al.Predicting risk of preterm birth:the roles of stress,clinical risk factors,and corticotrop in-releasing hormone[J].Biol Res Nurs,2002,4(1):54-64.

[24]Wadhwa PD,Culhane JF,Rauh V,et al.Stress,in fection and preterm birth:a biobehavioural perspective[J].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2001,15(Suppl 2):17-29.

[25]MarquesPR,Pokorni JL,Long T,etal.Maternaldepression and cognitive features of 9 year old children prenatallyexposed to cocaine[J].Am JDrug Alcohol Abuse,2007,33(1):45-61.

[26]Misri S,Oberlander TF,Fairbrother N,et al.Relation between prenatalmaternalmood and anxiety and neonatal health[J].Can JPsychiatry,2004,49(10):684-689.

[27]Maki P,Veijola J,Rasanen P,et al.Criminality in the offspring of Antenatally depressedmothers:a33 year followup of the Northern Finl and 1966 Birth Cohort[J].JAffect Disord,2003,74(3):273-278.

[28]周辉琼.产妇临产前的心理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18):129.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regnant and lying women

LIU L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eople′s Hospital in Wansheng Economy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Chongqing 400800,China

Adverse psychological factors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regnant and lying women and the growth of fetus,and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the mental health of pregnant and lying women.In this study,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pregnantwomen of different periods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perinatal health care work of pregnant and lyingwomen.

Pregnant and lying women;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sychological nursing

R715.3

A

1674-4721(2015)04(c)-0036-04

2014-12-10本文编辑:许俊琴)

刘莉(1970-),重庆万盛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孕产心理特点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