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ERCP术中使用自制导丝圈引导鼻胆管出鼻腔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5-01-23刘芹范彦狄书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2期
关键词:导丝胃管鼻腔

刘芹 范彦 狄书杰

在ERCP术中使用自制导丝圈引导鼻胆管出鼻腔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刘芹 范彦 狄书杰

目的研究常规导丝和改良导丝圈引导鼻胆管出鼻腔的应用比较。方法28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中实施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的患者, 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改良组, 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套取胃管平均所需时间﹑胃管套取成功率﹑一次抓取成功率以及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套取胃管所需要的时间(1.00±0.30)min优于常规组(1.30±0.70)min(P<0.05)。改良组胃管套取成功率140例(100.00%)与一次抓取成功率118例(84.29%)优于常规组的122例(87.14%)和98例(70.00%)(P<0.05)。改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例(15.71%)与并发症发生率13例(9.29%)优于常规组的37例(26.43%)和27例(19.29%)(P<0.05)。结论改良导丝圈套取胃管的方法缩短了套取时间, 提高了一次抓取成功率, 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 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逆行胰胆管造影;自制导丝圈;鼻胆管

ENBD是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创伤小﹑起效快﹑具有侵入性的一种治疗方法,国内外均有较多报道[1,2], 用于各种良﹑恶性胆管性疾病引起的胆道梗阻, 主要是引流胆汁, 可以有效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及“退黄”的治疗方法, 现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内镜下鼻胆管放置成功后, 为减轻患者的痛苦, 亦需要便于固定,同时为防止患者咬破鼻胆管, 因此需要借助引导胃管将鼻胆管从口腔经鼻腔引流出[3]。传统的导丝比较软, 时间比较长,自2014年5月起使用改良导丝圈套取胃管, 然后在胃管的引导下将鼻胆管引出鼻腔, 效果比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行ERCP诊疗中实施ENBD的患者280例, 其中男172例, 女108例, 将其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 各140例。改良组男88例, 女52例, 年龄最小26岁, 最大93岁,平均年龄62岁。常规组男84例, 女56例, 年龄最小30岁,最大92岁, 平均年龄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3.7 mm或4.2 mm钳道的Olympus 260十二指肠镜, Cook鼻胆管, 根据患者胆管直径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宜的鼻胆管, 前段为直型﹑猪尾较为常见, 直径一般为8~10Fr。本研究中常规组和改良组患者均需要留置鼻胆管, 本研究前均已将鼻胆管的一段成功留置于胆管内, 另一端经十二指肠﹑胃﹑食管留在口腔外侧。常规组:将处理过的黄斑马导丝随机弯成弧形, 左手将导丝的弧形段轻轻放入患者咽后壁处, 右手将引导胃管从一侧正常鼻孔插入, 缓慢插入至咽后壁时, 将导丝轻拉, 将引导胃管带出口腔, 然后将口腔外侧鼻胆管插入胃管, 然后将胃管从鼻腔带出, 这样鼻胆管就随着胃管被带出鼻腔, 轻柔取出牙垫, 最后使用高举平台法妥善固定于面部。改良组:将黄斑马导丝制成一个直径约为4~5 cm的圈, 尾端两导丝与一根棉签一起由胶布缠绕成一个手柄。改良组是在成功放置鼻胆管后, 左手手执导丝圈的手柄, 轻轻将导丝圈放入患者咽后壁, 同常规组一样, 右手将引导胃管从一侧通畅正常鼻孔插入将胃管带出口腔后, 将鼻胆管引出鼻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套取胃管平均所需时间﹑胃管套取成功率﹑一次抓取成功率(成功即是鼻胆引流管固定后引流胆汁通畅, X线下鼻胆管未打折), 记录两组患者在研究中发生的不良事件(鼻胆引流管口腔内打折﹑远端脱出﹑手术医生手指被咬伤等)的例数,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出血﹑咽喉部黏膜损伤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改良组套取胃管所需要的时间为(1.00±0.30)min, 优于常规组的(1.30±0.70)min(P<0.05)。改良组胃管套取成功率140例(100.00%)与一次抓取成功率118例(84.29%)优于常规组的122例(87.14%)和98例(70.00%)(P<0.05)。改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例(15.71%)与并发症发生率13例(9.29%)优于常规组的37例(26.43%)和27例(19.29%)(P<0.05)。

3 讨论

ERCP在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ENBD具有微创﹑方便﹑安全等特点, 具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 ENBD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是实现胆道外鼻胆管口鼻转换[4]。常规组采用将黄斑马导丝随机弯成弧形, 左手将导丝的弧形段轻轻放入患者咽后壁处, 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而且反复抓取容易引起患者咽喉部的黏膜损伤出血, 而且手术医生有可能被患者咬伤。实践证明, 改良组套取胃管平均所需时间明显较常规组短﹑胃管套取成功率较高﹑一次抓取成功率明显较高, 且改良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导丝圈套取胃管的方法缩短了套取时间, 提高了一次抓取成功率, 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 而且操作简便, 简单易学, 制作方便。且适当给予心理护理, 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紧张情绪, 与常规组比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改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 改良导丝圈套取胃管的方法缩短了套取时间,提高了一次抓取成功率, 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 提高患者满意度, 改善医患关系,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1]Fogel EL, Sherman S, Park SH, et al. Therapeutic biliary endoscopy. Edoscopy, 2003(35):156-163.

[2]李兆申, 许国铭. 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与处理.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 19(2):77-80.

[3]徐青丽.鼻胆管外引流病人的护理.护理研究, 2006, 20(3): 707-708.

[4]陆蕊, 黄书智, 时之梅, 等.改良鼻胆管口鼻转换的临床应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 25(4):1043-10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89

2015-08-13]

430014 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室

猜你喜欢

导丝胃管鼻腔
胃管体外部分破裂的处理小技巧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鼻腔需要冲洗吗?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
胃管末端固定器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