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胜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015-01-23岳金凤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29期
关键词:评估指标应用型本科层次分析法

岳金凤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过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现象应运而生,且学校数量规模快速大幅扩张,提高教师胜任能力是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定位的关键,从教师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和技术服务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五方面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胜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准则层的权重,体现应用型本科教师胜任能力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教师胜任能力;评估指标;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9-0066-04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

数据显示,本科院校从2003~2012年10年间,由642所增长到1145所,增长了503所。其中很多本科院校是由原来的高职高专院校直接升格而来。这种新转型的或者新建本科院校如何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明确其性质和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性质,就是在本科教育层次培养经济技术发展中需要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1];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2]。

二、教师胜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驱动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发展蓝图,依靠的是高素质教师队伍,而构建教师胜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引导教师发展,从而提高教师胜任能力,推动院校特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由三种驱动力构成。

(一)学生培养驱动

有关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出过度依赖市场就业形势、缺乏主动竞争的意识,就业能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低,学生缺乏合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具体工作中表现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管理部门根据现实问题和不足制订相应的政策并辅以教师胜任能力评估制度,以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院校发展驱动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符合“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在制订发展战略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有详细的调研和解析,结合本院校发展历史与特色优势,找准定位,将宏观的政策引导落实到院校的实际发展规划中。特别是对于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或升格的院校而言,实现转型或升格除了领导决策的方向指引外,更多的是依赖教师队伍群策群力地将发展规划落实到位。

(三)教师发展驱动

首先,对教师的来源进行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直接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近些年高校大量招聘拥有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这批教师理论知识相对扎实而实践经验不足。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庞大,如何使广大的青年教师综合胜任能力符合学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已成为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3]。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胜任能力构成要素

哈佛大学McClelland教授指出,胜任力是指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4]。本文综合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现实情况,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引线,总结出五个方面的胜任能力。

(一)个人特质

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的情感以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学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的行为倾向性。教师作为与学生最直接、亲密的载体,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特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个人特质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因素包括职业道德修养、职业行为规范、责任意识、自我学习能力和教师个人魅力等。

(二)教学能力

教师要能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技术的变化,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即教学行为的适切性。主要包括教学实施的组织规划性,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系统而紧密地组织教学内容;熟练掌握教学技术,既包括多媒体设备等软件的应用,也包括对学生的生源特点、年龄和心理特征的了解等,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保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增强师生互动,通过激励、生动的案例及设置问题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科研能力

大学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知识的应用者、创造者和实践者。教师的科研水平能提升教学实施的理论高度,对具体实践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体现教师科研能力的指标包括科研项目情况、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调研报告情况、课程开发改革情况和技术应用创新方面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仅注重教师的技能实践能力,也同样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科研方面的政策鼓励,使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从而带动技能实践水平的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优势在于实践能力强,依托实践应用平台发展科研理论水平,以科研理论指导实践,二者相互促进。

(四)实践与技术服务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产学结合,教师作为一线“工作人员”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加强与企业社团的联系,了解相应的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微观方面了解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能力需求,对学生进行就业咨询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了解企业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和重点,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等。整体来看,职业指导能力包括与企业、社团的联系,合作性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开展学生职业咨询的能力等。

(五)综合服务能力

基层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汇集每一个教师的力量促进学校发展是学校管理层的重要决策,也是构建和谐、团结、战斗力强的师资团队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综合服务能力包括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学校发展管理建议能力等。其中,学校发展管理建议能力包括对学校日常管理情况征集意见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每个教师独特的视角和经验给予相应建议,共同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先进性。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胜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20世纪70年代Thomas L.Saaty建立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5]。结合上述教师胜任力要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确定。

(一)指标体系构建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对层次机构进行划分,目标层:教师胜任能力(A);准则层(1):个人特质X1,教学能力X2,科研能力X3,实践与技术服务能力X4,综合服务能力X5;准则层(2):从Y1-Y23共计23个指标,详见表1。

2.层次分析比较标度

参照Thomas L.Saaty的比较标度。标度1:为第i个因素与第j个因素的影响相同;标度3:为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稍强;标度5:为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强;标度7:为第i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明显强;标度1:为第i个因素与第j个因素的影响绝对地强;标度2、4、6、8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上述两个等级之间。以上各标度倒数的含义可以从相反方向去理解。

(二)指标权重确定

1.构造比较矩阵

对准则层(1)的5个指标进行成对比较,通过专家咨询和访谈,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构造成对矩阵A。

2.作一致性检验并计算权向量

计算矩阵A的一致性程度指标,其中λmax是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A)=5.046,CI=0.0115。成对比较矩阵A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CI/RI,查表得RI=1.12,则CR=CI/RI= 0.0115/1.12=0.0102<0.1,则判定矩阵A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则λmax (A)对应的特征向量标准化后的值U=(0.0966,0.3071,0.1868,0.3252,0.0841)T被称为权向量。这里反应五个要素X1、X2、X3、X4、X5的相对重要性。

按照上述方法根本构建准则层(2)的成对比较矩阵B1,B2,B3,B4,B5。以科研能力X3为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B3。

相应的λmax(B3)=5.2062,成对比较矩阵B3的随机一致性比例CR=CI/RI= 0.0516/1.12=0.0460<0.1,则判定矩阵B3具有满意的一致性。λmax(B3)对应的特征向量标准化后的值U3=(0.1432,0.0725,0.2223,0.3067,0.2553)T被称为权向量。反应的是准则层(2)里Y13、Y14、Y15、Y16、Y17相对于其上层X3的相对重要性。

依次类推,可以依次得出其他权向量U1,U2,U4,U5。

U1=(0.1017,0.2033,0.2033,0.3840,0.1077)T;U2=(0.1380,0.0604,0.0707,0.1463,0.1858,0.2051,0.1936)T;U4=(0.3108,0.4934,0.1958)T;U5=(0.4126,0.3275,0.2599)T。

根据准则层(2)的指标对目标层A的权重公式dij=wi*rj,得出Y1-Y24对应目标层A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详见表1。

(三)结果分析

准则层(1)的五个指标的权重向量U=(0.0966,0.3071,0.1868,0.3252,0.0841)T,体现出5个指标的重要性依次为实践与技术服务能力X4、教学能力X2、科研能力X3、个人特质X1、综合服务能力X5。

从准则层(2)的计算结果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个人学习能力、教学实效性、创新性、双师素质应用能力、为企业等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等方面的权重比较高;23项指标中有8项指标高于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双师素质应用能力Y19、与企业等技术服务和培训Y18、课程开发Y16、学生职业发展咨询服务Y20、教学创新性Y11、教学互动Y12、教学实效性Y10、教学内容更新及时Y9。包括教学能力中的4项和实践与技术服务能力中的3项。计算结果说明,结合目前大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都相对比较稳定而实践性不足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在实践性和技术服务能力方面的要求,符合当前应用型师资能力发展需求。

五、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胜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实践要点

(一)评估分类、分阶段进行

在该评估指标体系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通识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特点,分不同侧重点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教师队伍成员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评估标准要结合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工龄结构、职称结构等,如对于新加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由于经验缺乏和处于教学摸索阶段,应降低评估标准以达到引导与鼓励的效果。

(二)注重发展各方面能手

师资队伍中成员的特长不同,通过统一的均衡的评估标准,难免会无法突出其特长,显示出成绩平平的评估结果。建议在具体考核中,挖掘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的教师,并打造成为榜样,作为该方面的培训师。对于广大教师而言,由于身边的优秀人才具有相同的环境和平台,其成功案例更具有带动作用。

(三)指标体系可拓展性

由于不同学校具有不同发展特色,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该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运行中,各运用主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维护调整使用。在具体操作中注重评估的可操作性、发展性和过程性,并尽量保持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根据PDCA循环模式,在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调整,以在下一轮评估中改进。根据需要及时、灵活地维护更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34-37.

[2]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5):26-31.

[3]张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发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40-42.

[4]罗小兰.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缘起、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42-44.

[5]姜启源.层次分析法应用过程中的若干问题[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23):156-168.

猜你喜欢

评估指标应用型本科层次分析法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商誉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探析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元评估
以评估指标为依据,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行业型高校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