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数控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探索
2015-01-23朱军
朱军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教育部也正在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无锡机电高职作为一所五年制高职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实践尝试,归纳总结出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对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组织管理、评价体系等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组织管理;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9-0016-03
一、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师傅手把手、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授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推进,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手工作坊被企业规模化生产所取代,企业急需大量的技术工人,传统的学徒制在人才培养规模、培训效率、教育规范性上都显得力不从心[1]。因此,学校的职业教育因其规模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为人所诟病。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学校与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通力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理论教学和基础的实践技能在学校完成,在企业实践教学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
(二)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比较
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都是由师傅对徒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和技能,都强调“做中学、学中做”。但其在教学主体、培养目标、学习内容、时间与空间上都有明显不同。
教学主体的不同。传统学徒制的教学主体是师傅,学徒的所有知识都来源于师傅传授知识的多少。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主体是学徒,其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
培养目标的不同。传统学徒制是以培养适合某一固定岗位的技术熟练工为目标,而现代学徒制不再局限于某一固定岗位,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服务于某一岗位群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学习内容的不同。传统学徒制是师傅以自身固定岗位的职业技能教学为主,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现代学徒制除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之外,还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够用的、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并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时间与空间的不同。传统学徒制教学场所主要在生产一线,教学时间随工种、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现代学徒制教学场所不仅包括生产一线,还包括学校,教学时间相对固定。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近几年随着对国外职教体系的不断深入研究,专家学者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形成了不少理论成果。诸如,胡秀锦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其在职业院校实施的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走向与对策[2]。赵鹏飞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分析,结合学校教学实践,提出了以现代学徒制为主导的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3]。谢俊华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解析、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4]。
(二)政策基础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诸如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共建校外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这些都为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奠定了政策与实践基础。
三、现代学徒制在数控专业中的探索
(一)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无锡机电是一所五年一贯制的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企业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介入学校教学。政府通过课题立项,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提供了政策和资金的保障。有了政府的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得以顺利开展,制定出多方满意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确定前两年主要安排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此期间安排合作企业来校做企业文化、就业指导等专题讲座,为学生在第三年选择“学徒班”做好铺垫。学生在第三年分流,组建冠名学徒班,主要学习专业课及基础实训课程,部分企业定点开设专业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三年级下半学期有一周企业认知实习,主要是实地体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规章制度等。第四年上半学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中级后就按照企业相应岗位需要培养必需的技术技能。在此期间学生在企业通过轮换岗位,学习所有岗位的基本技能,全面了解产品制作流程,拓展知识面。第五年,学生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享受企业员工的一切待遇,企业根据第四年学生的表现指定相应的工作岗位,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及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的教学计划,安排师傅一对一教学。在此期间学生返校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高级证书。在人才培养中校、企职责见表1。
表1 人才培养中的校、企职责
学期 学校职责 企业职责
1~4 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企业文化、就业指导等专题讲座
5 组建冠名班、专业课及基础实训课程 企业定点开设专业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
6 专业课及基础实训课程 企业认知实习一周,实地了解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
7 职业资格中级 轮岗实习,熟悉各岗位基本技能
8 专业课、技能课 企业定点开设专业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
9~10 职业资格高级 顶岗实习,负责学生在企业中的教学、考核
(二)合理的课程标准
企业师傅实践动手能力强,但教学经验少,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教学内容,就需要学校教师与其协商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标准。在协商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利益,企业要尽可能在不影响生产计划的同时减少教学投入,产生利润;学校要尽可能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要尽可能多的学到知识技能,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为此,学校进行了课程标准的改革。以数控综合实训课程为例,与学校数控专业合作试点学徒制的为一家轴承企业,加工设备为数控车床与数控磨床,因此,数控综合实训这门课程就以传授数控机床与数控磨床的综合应用技能为主。为不占用企业生产用车床,同时也为能通过数控车职业资格高级做好铺垫,将数控车的教学安排在学校,由企业安排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教学,教学项目源自企业生产中的标准轴承件。数控磨床多为产品最后一道工序服务,鉴于学校没有相关设备,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由企业师傅完成,保证学生加工的零件能满足企业生产标准。这样既满足了学校的教学需求,企业产生一定的利润,学生也学到相应的知识,实现多赢。
(三)柔性化教学组织与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现代学徒制学生的身份在学生和学徒之间转换,学习场所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变换,这给传统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挑战。这就需要校企合作制定“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如针对企业专家开设的专题讲座由学校负责签到,课后小结由企业给出评价。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同员工一样,打卡上课,学校指派相应的专业教师协助企业进行班级管理,成绩每周发布一次,由师傅、协助教师、班组长三方按一定权重汇总给出,并提出改进意见等。
(四)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学校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师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和建议[5]。因现代学徒制教学参与人员的复杂性,学校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参与者,在评价体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不仅评价学徒在企业中的表现,还要对其在学校的表现做出评价。学校作为评价的主体,除了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予以评价之外,对学生在企业中学习、生活的变化更要密切注意,必要时刻适当介入,及时修订培养计划。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对学徒制的实施提出意见,家长的评价也必不可少。最后,还需要学校和企业针对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措施,让学徒制试点良性循环发展。
总之,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办、企业参与的多方合作下,现代学徒制能够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素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武传宝,刘继东,张永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17.
[2]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科学教育版,2009(3):97-103.
[3]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4]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5]王琪.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J].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