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思考——以枞阳县钱桥镇为例
2015-01-22□张正
□张 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促进城乡各要素平等交流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活力和创造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枞阳县钱桥镇位于枞阳县北部,南邻国家4A级旅游胜地浮山,北与麒麟镇接壤,全镇56,700人,大部分以务农为主,耕田面积43平方公里,总面积87.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8.9%。近年来,钱桥镇在积极引导产业转移的同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但还需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并建立农业经营合作体系,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一、钱桥镇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从年龄、性别结构上看。15~20岁的劳动力占农村就业人数总量的10%,20~60岁的占52%,60岁以上的占38%。由此可见,该镇农村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占劳动力总量的绝大部分。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的比重也较大,仍然从事务农。在总人数中,男性劳动力达21,100人,占男女比例中的大部分。
表1 钱桥镇各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调查表
(二)从受教育程度看。该镇农村就业劳动力中,小学学历及以下的约占41%,初中学历约占50%,高中(中专)学历约占8%,大专及以上学历约占1%。综合可知,钱桥镇的劳动力以小学、初中学历为主,约占总人数的90%。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
(一)囿于传统风俗习惯,思想转变不到位。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少农民依然没有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囿于传统习俗,没有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文明程度提高较慢。
(二)文化素质偏低,就业创业困难。目前,该镇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形式:一是外出打工;二是去附近工厂上班;三是从事小饮食、小修理、小商店等服务行业;四是少数农民从事加工、养殖、运输等,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与收入来源。但不少农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就业比较困难,在向非农业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收入偏低。
(三)致贫返贫依然存在。尽管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开展,但农民家庭经济基础一般较为薄弱,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容易致贫返贫。此外,因孩子上学,在教育费用上的支出也使不少农民捉襟见肘。当然也存在个别农民不善于管理家庭经济,出现返贫现象。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进一步解决农民转移就业创业问题
(一)加强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坚持走城镇化道路是实现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实现公共资源均衡流动的关键一步。要针对农村特点,通过上门沟通、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化解各种矛盾,凝聚正能量,促进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
(二)加强就业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相关素质的必要条件就是建立完善的培训体制。根据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现状,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鼓励各种适应农村教育的培训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措施。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函授教育、电视教育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农民的实践技能和知识技能,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三)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地方政府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有着莫大的好处。地方政府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搭建此平台,实现城乡就业信息资源共享,能够使农村劳动力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接受统一的就业服务。另外,财政部门安排必要的经费,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的全过程享受免费服务,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也可成立劳动保障室,配备劳动保障协管员,明确职责,并接受乡镇劳动保障站的业务指导,使就业信息能够在用工者与求职者之间形成对接。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扶持基金,加快引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企业到乡镇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同时也方便照顾上学子女和留守老人。
(四)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减轻农民负担。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财政投入,农民负担有所减轻,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落后,在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现象。政府要继续巩固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加大完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力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障制度,适当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基金。这当中,社会保障基金应首要用于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其标准应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当地政府人均GDP和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和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可适当降低年龄大或孤寡老人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建立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五)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法律维权意识。农村是法治建设比较薄弱的领域,需要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需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更好地促进劳动法、社会保险等法律知识的推广与普及,为农村劳动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为他们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理性表达合理诉求,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虽然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就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