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话语背后的政治立场探究——对三篇捷克总统“顺笔”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2015-01-22□岳翀
□岳 翀
一、引言
2011年4月4日,智利总统皮涅拉与到访的捷克总统克劳斯在首都圣地亚哥总统府莫内达宫签署经济与旅游合作协议。协议签定完,捷克总统将签协议所使用的金笔顺手放入了自己的口袋。有人将这段视频上传至YouTube网站上,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美国的《纽约时报》、中国的《中国日报》以及英国的《太阳报》是世界上颇有影响的报纸(以下分别简称《纽》、《中》、《太》),都对“顺笔”事件进行了报道。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也叫“批评语言学”,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他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利、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批评语言学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尤其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偏见、歧视和对事实的歪曲,并解释其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在权力斗争中的作用。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
三、新闻话语
大众传媒在传播意识形态中起着核心作用,批评语言学把以新闻话语为代表的“公共语篇”(public discourse)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在传播过程中,新闻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新闻倾向一直是CDA研究的重要内容。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在表达新闻内容的同时,也间接地表达出媒体对待新闻事件的态度和媒体在处理其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时所采取的方式。新闻是对真实发生事件的报道,人们通常认为新闻话语是客观、公正的。但是,新闻工作者也会受到自身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的影响。不论新闻工作者有没有意识到,这些因素都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其所报道的新闻话语的客观性,使他们的报道带有倾向性,传递出他们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如何报道事件比事件本身更为重要。
四、对“顺笔”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下文从从分类、名物化、时态等方面对三家报纸关于“顺笔”的报道作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通过对比进一步揭示不同的政治立场。三家报纸的报道如表1所示。
(一)分类。新闻中的词汇不可能绝对反映事物本身的特征,它受人们认知水平以及对该事物思想感情的影响。有些词汇还具有褒、贬及中性之分,不同的词汇可反映不同的观点、立场。标题中,《纽》使用的是pocket一词,即放入;《中》则根本没有提到顺笔,而是用to be sent,即将得到别人送的礼物;《太》用的是steals,即偷窃。这些动词的含义差别很大:《中》不提顺笔,而用to be sent,表明不想对此事多加评论,用词最委婉;《纽》比《中》稍直白,描述出了顺笔,但动词pocket是中性词,态度相对中立;《太》态度最鲜明,steal这一贬义词表明了该报对顺笔的蔑视。内容部分,《纽》用了attempt to slip into,stolen,elaborate effort to pocket,比标题更直白,stolen更是表达了讽喻的感情;此外pocket前面有elaborate修饰,嘲讽了总统顺笔的意图。《中》内容部分的报道要比其标题直白,态度也鲜明:sheepishly pocketing,sneakily slipped it into,ridicule这些词交代了顺笔,同时sheepishly和sneakily以及ridicule这些感情色彩浓重的词讽刺了总统顺笔的意图,但顺笔动作用pocket还是比《太》中的stolen稍显含蓄委婉。相比较前两家报纸,《太》详细分解并描述出了总统顺笔的每一个动作,如hide,shuffle等,同时STEALING和pocket钱还用等brazenly以及sneakily这样的词来修饰,表述最直接,态度最强烈,甚至有谴责、蔑视之义。总之,从分类的角度看,《中》用词最委婉,《纽》次之,《太》最强烈。
表1
(二)名物化。名物化就是使动作或过程 物化,它通过删除情态成分、模糊时间概念和掩盖参加者等创造一种“非人格化”效果。大量使用名词性成分替代动词或句子能有效削弱整个语篇的动作感,增加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三家报纸的标题都用了动词,目的是突出事件行为本身,使报道更加引人入胜。正文中,《纽》有两处名词、动名词attempting to slip it及elaborate effort to;《中》有一处动名词sheepishly pocketing;《太》中也有一处动名词brazenly STEALING。《纽》中的attempting及effort描述的是人的内心想法,容易使报道显得有主观倾向性,为了掩饰这种主观性,《纽》用了名词来描述,增加了报道的客观性,令人信服。《中》和《太》各使用了一次动名词,目的也是增加报道的客观性,但这种努力不及《纽》。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纽》的名物化倾向最高,有削弱顺笔动作的意图,同时也借此增加报道权威及客观性;《中》有一个动名词,有缓和报道语气的倾向;《太》也有一个动名词,但这是出于作句子主语需要,且后面的报道中仍然使用了动词。整体上,《太》的动作感最强,因此人际意义也最强,对顺笔的指责最强烈。
(三)时态。时态除了表征时间,还是传递人际意义的一种有效方式,如过去时表委婉礼貌,现在时表客观。标题中,《纽》和《太》使用了现在时:The Czech President Pockets a Pen及Czech President steals a pen,使报道显得及时迅速,同时蕴含了情态意义:顺笔已成事实,报道真实且客观;《中》则不同,to be结构将读者注意力转移到了将来,使人产生时间上的距离感,缓和了报道语气,因此比《纽》和《太》的标题委婉。正文部分,《纽》三处报道均使用了过去时(was,had stolen,made),而过去时暗含时间上的距离感,表明事情已成过去,不必深究;此外,第一、三处的报道中关于顺笔的动词还是出现在由名词充当的主语部分,动作感不强。《中》的报道中,每句话的时态都不相同,分别为现在完成时have signed up,过去时slipped,一般现在时appears to pocket。第一句的have signed up,slipped表明动作已完成,已成过去;最后一处用了现在时appears to pocket,整个报道的动作感并不强。总体来说,《中》比《纽》的动作感稍强。《太》则不同,三处报道均为现在时态(has become,shows,shuffles),描写动作感强,仿佛动作正在眼前发生。此外,现在时态也表明了顺笔之事已成事实,其中也暗含了对克劳斯总统的讽喻。
五、结语
受各国不同政治立场、国内舆论环境以及认知水平的影响,三家报纸在新闻用语上存在很大差别,传递出不同的新闻倾向:《太阳报》的新闻用语最直接,对顺笔一事的批判也最强烈;《中国日报》的用语相对中立,暗示不愿对事件本身作过多评价;《纽约时报》则介于二者之间。
[1]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吴梦启.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文本研究系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徐立新.语言反映意识形态[J].外语教学,1999,4
[5]吴建刚.论批评话语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