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高效教学之我见

2015-01-22黄祥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课堂

黄祥勇

2013年7月17日《中国教师报》第485期在头版头条新闻中刊登了一篇特别报道的纪实报告《春风已度“友谊关”——广西崇左课改记》,题记是:“西南边陲,广西崇左,中越边境两山对峙坳处,耸立着我国九大名关之一的友谊关。这里自古就是军事要地,也是我国目前仍在使用的唯一古代边关通道。与著名的玉门关相似,这里也曾‘春风不度,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边境地区,‘四座大山重压之下,教育水平可想而知。但走进今天的崇左,不仅城市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伴随着课改的春风,这座建市刚刚10年的新城因为有了教育的支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内容涉及崇左市六个县区,特别是农村学校语文课改取得长足的进步的介绍。素质教育的铺开是现实社会的要求,农村教师怎样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变成一纸空文呢?我们在沉思,我们在挣扎,我们也要摆脱旧模式,敢于超越自己,路上出现的难题一一摆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广西崇左市顶岗置岗农村骨干教师国家培训计划活动,在接近三个月的初中语文教师研修班培训中,对新课程标准为语文学科的定位、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有一些粗浅的解读,下面结合崇左市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加以剖析,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崇左市农村初中学校存在的语文教学问题

让高效课堂模式进入课堂的呼声空前高涨,上级部门不惜以行政手段加以推行,课改的口号喊得轰轰烈烈,改革的初期也是热热闹闹,但是过不了多久,一切又恢复冷冷清清,教学模式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原点。为什么产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识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是新兴的崇左市地域偏于祖国的西南,属边远山区,教育教改的信息相对闭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农村孩子读书之风不浓厚等原因,造成语文教师很难担当起课程领导者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就容易迷失方向。根据多年的观察结果,我总结出当前崇左市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点。

(一)教学管理模式化,教学效率低下

崇左市初中学校走不出现有的体制怪圈,每一所农村学校都走追求名和利的道路,制定为着功利而办学的“最高纲领”,管理模式大同小异,开展生源大战,分重点班、普通班,假期周末安排补课,周考、月考、期考成绩排名等措施的出台不一而足。县城几所学校把好生源抢走了,好师资也挖走了,每所学校又把新生分重点班、普通班,无形当中把学校、教师、学生分三六九等,每一次考试鼓励极少部分优秀师生,同时沉重打击一大片师生,很多时候学生燃烧起来的一丝丝希望很快地被考试成绩浇灭。当功利离自己遥远,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从何而谈,中等生和后进生往往就产生怠慢情绪,甚至走辍学之路。应试,是一把残忍的双刃剑,成就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同时把大部分走教育成长之路的人扼杀在路上。

为了应试,不能甘当人后,应试技巧是语文教师必教的“绝活”,课堂处处以题海训练的方式呈现,每一个课文知识点的细处都要充分地挖掘分析,大容量的知识点把学生的头脑塞得满满当当。我们可以对领导说,我们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我们真诚对学生说,不是老师专门与你们较劲,我们实在是与出题者过招,与体制博弈。

(二)学习主体的内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

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天文地理,人文景观,通古贯今,诙谐戏谑,弘扬正气,丽诗华章,浸润心灵,本应该吸引学生欣悦地阅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不领情,漠视语文学科,漠视教材,产生学习的内动力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每一个学生的手上都有四五套练习,考试的题目越来越刁钻,练习内容越来越钻牛角尖。尽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读本》在上级部门行政强行下走进了课堂,部分语文教师还是对《高效课堂自主学习读本》不做进一步探究,让它发挥功效,最终这套资料成为高效课堂的装饰而已,只不过是给学生多一份练习题罢了,教师和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解题的机器。

当学生对教材失去了兴趣,对语文练习失去了兴趣,加上校园内不断出现“英语热”、“理科热”,语文学科在初中阶段逐渐不受重视,默默地变为“副科”,学生学习热度不足,效率自然低下。

(三)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效果低下

我们教研教改推行的惯用手段就是开展优质课比赛,套着“优质课赛讲”的外衣,行的是推销新式教学模式的做法,每次活动一两位所谓专家在庙堂上装模作样地点评,新式教学模式就悄然在课堂上流行,对课改理念倘一知半解,囫囵吞枣,不着要领,“高效课堂”已轻易登上课堂,并且产生“效益”。例如现在盛行的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整体认知——学生质疑——品词品句——谈思想启示——拓展练习。课堂教学的五个程序千篇一律,每个课堂必须一一呈现,否则,专家或领导就一票否决。课堂上学生假质疑、假思想碰撞、假探究等现象一大堆,气氛热闹非凡,参与度很高,课堂“活”起来了,专家或领导就满意了。这种“造假”课堂还少吗?统一的教学设计,门面很豪华,内部却是空虚的,多数学生一离开团队就无所适从,新困难出现在面前就束手无策,独立解题能力非常低,教学质量依然如故,无法实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四)教学手段的固化或依赖,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大部分农村中学教室也先后安装了白板、互联网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部分教师嫌麻烦,懒得去摆弄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不会使用,依然故我地“一支粉笔”写春秋,导致学生视野受到限制,知识面狭窄,拓展和创新能力低下。一些初中学校从安全角度着想,一年到头都不组织开展校外活动,甚至大搞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模式,绝大多数学生整日被困在校园里,整天面对课本和练习,不见过世面。每当写作指导课时,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是停留在小学生阶段,作文可写的内容极少,内容空洞的作文随时均可发现。也有的教师教学手段过于现代化,忙于下载课件,不切实际地完全依赖课件,用课件展示替代教与学的活动。

因此,农村初中生往往不以积极的心态吸取新知识,依赖于头脑里存储的知识去应对新的知识学习,七年级还可以勉强应付,一旦升到八年级就发现力不从心,语文教学质量不升反降。

二、初中语文课改原则

初中语文课改是当务之急,我们应当把它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制定发展方向,约束某些教学行为,让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遵循一定的基本准则,课改才能够一帆风顺。高效教学的融入给我们看到了希望,同时,高效教学必须遵守一些原则。

(一)文本教学原则

以本为本,忠诚于文本,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原则。这样,方便于我们制定比较统一的教学目标,传授相对统一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一定的知识框架内均衡发展, 45分钟的课堂才能产生明显的效益。为此,语文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1.在文本的指引下完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做到踏实稳固,知识点的传授必须准确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

2.在基本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注意人文性的教育,让文本点燃学生人生之路的导向灯,同时熏陶学生的艺术美感。

(二)能力拓展原则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发散思维为媒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拓展的目的,是初中农村语文教师追求的另一至高境界。我们必须把握创新思维和拓展能力的内容、特点,定目标、有内容、分步骤地开展学习活动,如句子仿写、作文仿写、现代诗创作等教学活动要常态化,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的拓展能力有所突破。

(三)提高素养原则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学科教师的课堂点拨外,最佳途径就是学生大量地阅读中外经典名著,要有读破万卷书的决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经历从量变到质变、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心理变化历程,让书香陶冶学生情操,让文学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三、语文高效教学思路和实践

农村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块重要奠基石。尽管教学成长之路举步维艰,但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重任已经落在我们肩膀上,我们不能推卸责任,只能义不容辞地大胆往前走。为此,初中语文高效教学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重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初中农村教师的良好形象,具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善于化解体制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正确处理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农村教学资源,在发展之路上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学校相应开展校本教育、教育课题研究、教育伦理研修,有计划地安排语文教师参加国培、区培、市培等高级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学习活动,转变教育理念,为农村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办好教育。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权利。遵循教学规律,注意循序渐进,课堂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包含学生情感交流活动,在矛盾的碰撞中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并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设计,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做到这些,教师切忌急功近利,拔

典文学作品,大多数学生也是通过影视剧这种浅层次的阅读方式获得的; 63.4%的农村高中生没有真正读过一本完整的中国或外国名著,根本就谈不上阅读的感受。这一调查数据是多么令人吃惊!

(三)阅读无目的、无效果

目前大部分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对于读什么书,为什么去读,不能从主体上去把握。有的缺乏既定的目标和有效措施,任意性较强;有的即使知道该读什么书,但方法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缺乏恒心,不能持之以恒。

(四)读书条件受限制

学校图书室藏书少,阅览室空间、书目有限。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本应是学生课外读物来源的主渠道,但实际上向学生提供的图书不多,借阅时间不足。学生课外读书时间普遍较少,自习课少,课外活动时间不多,上图书室借书、进阅览室阅览的时间极其有限,阅览室、图书室的利用率也就大大降低了。此外,受农村生活水平限制,学生很少自己主动购买一些价格昂贵的书籍。

这就是目前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阅读欲望而无阅读条件,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有阅读行为而无阅读效果,有阅读兴趣而无阅读习惯,有阅读要求而无阅读方法 。学生习作存在内容空洞,思维混乱,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词汇贫乏、枯燥无味等现象。这现象与阅读量少、阅读范围小、阅读能力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和训练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开展课外阅读的具体做法

(一)激发兴趣,启发自觉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震宁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引起兴趣,领略书中艺术情味,使学生心之向往。这要求教师精心选择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的需要。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慢慢养成。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高中生一定要努力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方面安排好时间。

1.确保每天有阅读时间,每周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确保阅读时间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前提。学生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在完成应有学习任务的同时,要注意适当安排阅读时间,合理调节自己的精力,让自己在放松的同时,也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抓住稍纵即逝的时间,放眼五彩缤纷的世界,为人生添加更多的色彩。

2.在全面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当然,读书也可以获取片言只语作为谈论的材料或令人莞尔一笑。总之,无论读书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都应该本着去发现,寻找有利的信息的基本原则,为自己选择最有意义的书籍进行阅读。不要盲目地去迷信名家名著,也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吹捧,选择既符合自己的爱好又有价值的书。

3.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指导学生做阅读卡片,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内容广泛,指导学生做好分类,如摘录与札记,分别记什么内容。对文章中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修辞佳例、寓意深远的句段,适当地做一些摘抄,吸取前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内涵,同时可以积累好词好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札记则是读了一篇文章后,把心得、体会、感情、意见、评论等写下来。每读一本书都要有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读书之后,要有自己的见解与评价,回味别人做过的事,有过的想法,想一想,自己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与经验。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一生受益,他们每日的学习也会在这种习惯支配下获得自信心和充实感。

(三)指导学生选择阅读“菜单”

由于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庸俗,阅读存在盲目性,读什么,阅读“菜单”的选择至关重要,犹如书海导航,把学生的读书生活引上正途。提供的阅读“菜单”要精,必须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精华,让读者的精神和灵魂得到洗礼、滋润与升华。我认为学生阅读的内容有:

1.课堂教学内容延伸的书籍和资料

语文课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但所选的文章大多是节选。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地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家作品的情感,学习作品的构思和写法,教师可在课前课后介绍或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或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后,为了进一步领会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了解作者清高、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世无争,向往隐逸恬淡的田园生活的性格,可推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给学生读,并要求学生能背诵。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要求学生将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与《荆轲刺秦王》对比读,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又如,学习沈从文的《边城》(节选),介绍学生读完整篇《边城》;学习鲁迅的《呐喊序》和《社戏》,推荐学生看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从而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及创作历程的风格及情感;学习《失街亭》《林黛玉进贾府》,推荐学生看《三国演义》《红楼梦》,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2.时代气息浓,思想性、文学性、科学性强的报纸杂志

将这一类杂志读物推荐给学生,它能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吸取时代信息,了解天下大事,活跃思维,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思想水平,满足中学生紧迫时代洪流的未知欲。如《中国青年报》《杂文报》《青年文摘》《读者文摘》等。

3.名人传记

中学生步入青春年华,往往寻找心中崇拜的偶像进行模仿,偶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极大影响,许多中学生把明星当做自己崇拜的偶像,把太多的时间放在关注明星偶像上,还要模仿某明星的“酷”,变成了追星族,这种盲目的追星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这是因为中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心中真正的偶像,从偶像身上找到人生奋斗的道路和人生价值的真谛。这些偶像从哪来?一是周围生活的人,二是古今中外各类名人精英。优秀的名人传记不仅情文并茂,而且哲理深刻,洋溢着奋发向上的精神,鼓舞着中学生拼搏进取。如读《鲁迅自传》,可了解鲁迅人生道路的转变,他先选择学医,后弃医从文,其原因出自他那颗强烈的爱民救民、忧国救国之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生活的这个崇高的境界。”

4.优秀范文和科普书籍

适合中学生水平的优秀范文很容易引导学生写作,从范文模仿中得到作文感性认识,再读一些有关作文技巧指导的资料,教师又加以点拨,学生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悟出作文之道。教师指导学生读一些适合中学生的范文,写作内容与中学生比较接近的书。如《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其中有优秀的范文,还有对范文的评析,以及写作指导,另有训练的题目,读这些优秀范文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读优秀范文是使学生尽快走上作文之道的有效方法。此外,读科普类文章,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科学知识。

(四)阅读技能的培养

1.要制定计划和目标

制定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每月、每学期要读哪些书,怎样读,要有一个详细计划,如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周课外阅读计划(每周一完成)、课外阅读登记卡(记录每天阅读情况,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在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中,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阅读新发现的好书,可以申请更改月课外阅读计划,将其列入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当中去。周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再有,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每节课安排一到两种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诗歌或散文,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分组。散文组的事先收集一些优美散文,供大家传阅;诗歌组的就选一些诗歌在班上朗读。如寒暑假时间相对充裕些,可安排学生阅读一些较长的古典名著。

2.明确阅读任务,检查阅读效果

布置学生阅读任务后,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督促学生自觉阅读。学生寒暑假阅读的《三国演义》,从中收集一些富有生命力的词语,要求学生在成语和歇后语方面做好笔记,如“三顾茅庐、乐不思蜀、望梅止渴、木牛流马、七擒七纵”等成语共搜集了多少个,看谁搜集得多。先让学生做好搜集的工作,开学再开展评比活动,统计学生搜集数量。

3.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考查阅读效果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能更好地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诗歌散文朗诵、读书笔记展览、读书体会交流、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如学生寒暑假阅读的《三国演义》,开学初就学生读书笔记开展评比活动。先让学生读自己搜集的笔记,统计学生搜集数量。如搜集三顾茅庐、乐不思蜀、望梅止渴、木牛流马、七擒七纵等成语,看谁搜集得多。这些成语都有一段故事,让学生描绘这些故事,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还可以结合教材教学,开展诗歌、散文朗诵比赛。

总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