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永远不会忘却
2015-01-21张岩
张岩
【背景分析】确定教学目标:(1)运用“一语三文”的语文味教学法来个性化解读文本;(2)品味充满人情之美的文字。据此教学目标,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我”对长妈妈的观感发展和变化的关键词并体会其感情的变化流动。同时引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悟课文最后一段──“神来之笔”;重点品析“黑暗”和“地母”两个词语;领悟作者对这位保姆的感情中确实是包含了一种对母爱的依恋。为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作如下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朝花夕拾》;(2)学生看《山海经》图。
【教学过程】
一、语言——充满人情之美的文字
围绕三个小问题,以“任心闲谈”的形式热场。
1. “阿长”这个人物曾经在哪篇文章里出现过?
2. 她给你什么印象?
3. 在鲁迅一生中,阿长─—即长妈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45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而阿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与《山海经》又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认真读全文,边读边用铅笔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见缝插“针”,这个“充满人情之美的文字的语言品读”的整个环节必须以学生为主,教师要掌握他们哪里不懂。这是借用外地学生了解学情的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但教师要尽可能地落实两个观点:
1.体味贬义词背后的爱意。
实例一:“我”“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文章围绕着这个“恶感”使用了“讨厌”“疑心”“不耐烦”“诧异”“大吃一惊”“磨难”“烦琐之至”等。难道阿长真的就那么讨厌吗?难道“我”对于阿长真的就只有“憎恶”吗?
就拿文章对阿长两个动作的经典描写来说吧: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这首先是两幅绝妙的人物速写画,寥寥几笔,一个虽“切切察察”,却没有多少心思、心眼,即所谓“心宽体胖”的乡下女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称这些为“经典描写”,是因为此后只要一说起阿长和生活中类似阿长的人,我们都会想起在这“上下摇动”的“手指”,这床上的“大”字,而且忍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也就是说:我们对她的感情不是“讨厌”而是觉得“可笑”,还有点“可爱”。
实例二:还有一个就是“童年感受”和“成年回述”之间的差异问题。
应该说,所有这些“憎恶”“讨厌”“不耐烦”“无法可想”等,都是小鲁迅的真实感受,尽管也有点夸张放大,以便和后文形成强烈反差。但是成年鲁迅在回顾这段童年生活时,感情却复杂得多。他从长妈妈所有这些颟顸(不明事理)的举动,所谓“迷信”背后,看到、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浓浓的爱意:她那么“郑重其事地”期待说吉祥话,送“福橘”,祈望“一年到头,顺顺溜溜”,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一年的运气”,更是为了“我”的幸福。他更从中看到了长妈妈这位普通的乡村保姆性格中真率(对命运的敬畏)、可爱(相信儿童“金口”)的一面。这都是成年鲁迅所格外珍惜的。作者把文字里的这些“言外之意”巧妙地传达给了我们。
顺便说一点,鲁迅和许多“迷信”的批评者不同,他是一直在为农民的“迷信”辩护的:谈到广东人敬财神时还说:“迷信是不足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如此广东〉读后感》)那么,鲁迅写到阿长“极其郑重地”要求“我”说吉祥话时,大概也是怀有一种理解的同情,以至赞赏(信的认真是值得“敬佩”的)之意吧。
2.辨析文本中“大词小用”。
更值得注意和琢磨的,是文章对“我”的反应的描写:“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里连续用了“霹雳”“震悚”“敬意”“伟大”“神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分量都很重,是所谓的“大词”,是专用在某些庄重场合的,用在某些大人物或特异人物的身上;现在,却用在这样一件小事(无非是买了一本书)、一个小人物(乡村农妇,保姆)上,这是不是“大词小用”?这确实是一个理解和讲解中的难点:鲁迅为什么要“大词小用”?
实例一: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个性化解读: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这样的词语,在前面的文字中已经出现过:在叙述阿长讲“长毛的故事”时,就有“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伟大的神力”的说法。但在那段叙述中,是语含调侃的,因为阿长所说的“脱下裤子”的战法和功效,是童年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因“深不可测”而感到“神力”而生“敬意”,就同时不免有滑稽之感。
实例二: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个性化解读:而这一段里,“神力”“敬意”的再度出现,就不再有任何调侃的意思,而是一种纯粹的敬词,是一种抒情。这就是孙绍振先生所说的,“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唤醒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
“别人”是指家长、老师、学者等,他们掌握了教育权力,并且负有教育责任,但却从来没有想过,儿童应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想象世界,那里有“人面的兽,九头的鸟——”;他们根本不懂得,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和培育孩子的好奇心。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早已一语道破:他们的所谓“教育”,就是四个字:“只要读书”,也就是“读死书,读书死”,自然对小鲁迅要读《山海经》的要求,充耳不闻,“不肯做,不能做了”。倒反是阿长,一个普通的无权无势,也无文化的农妇,她当然不懂教育的理论,包括我们所说的“想象力” “好奇心”,但她有一条,就是从心底里爱她的“哥儿”,“我”那副坐立不安、丧魂失魄的样子,她看了心疼,就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愿望、欲求,而且她想到做到:“我给你买来了!”她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痛痛快快、自自然然地为“哥儿”做了这么一件事,然而,却犹如一声“霹雳”,“我”的“全体都震悚起来”,而且,我们,关心孩子的人们,都会为之震动。是的,面对这位有着爱心,因而直抵教育本质的“我”的我们大家的“伟大保姆”,是不能不引发出许多的反省和反思的。endprint
二、文学——民间文学之初的熏陶(《山海经》+阿长+ 鲁迅)
1. 和《山海经》进行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①《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②远方的叔祖他书斋里的藏书也就“特别”,除应试书之外,还有讲“草木花鸟兽虫鱼”的杂书,《山海经》也是其中之一——这些都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这样的正规学堂里读不到的。因此,小鲁迅在那里看到的世界是三味书屋里所没有的;于是他第一次看到了、发现了“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两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唤起了他无穷的好奇心、无羁的想象力,而这些都是在正式的教育里受到排斥的,甚至是被扼杀的。
③因此,对“我”来说,《山海经》就不只是一本书,而是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生活,是他的自我生命渴望突破三味书屋教育的束缚,寻求一个新天地的希望所在。 难怪“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一……就”,他真的为这样的“渴慕”而坐立不安。
2. 和长妈妈进行一次人生的邂逅。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部分,无疑是全文的核心:这也是文题所暗示的。于是,就有了文章的高潮,这是我们读和教时首先要抓住的。鲁迅的文章总是有一个蓄势的过程,然后达到爆发点,形成一个高潮。本文的高潮有二。
第一个高潮,就是这一部分里,长妈妈那一声高叫——“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声音是高亢的,感情是浓烈的,真个是快人快语!“哥儿”的称呼里有说不出的爱怜,亲热,而把《山海经》误听、误记、误说为“三哼经”,更让读者会心一笑之后,又有说不出的感动。这些,也同样要通过朗读来体会和感悟。这一句话,就把“长妈妈”的形象,光彩夺目地立起来了,形成全文的一大亮点。
阿长没有文化,不免粗俗,性格又很外向,来到周家做女工,也不知收敛,一味适性任情,“常喜欢切切察察”。人胖,睡相也不好。在温文尔雅的主人家就显得格外粗俗,连小主人都对她讨厌之极。
阿长知道许多事情、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中不免有迷信的成分,诸如什么“死了人,生
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也有落后的成分,诸如认为孩子拔草、翻石头就是顽皮,这是落后的儿童教育观。但是,课文所写,迷信、落后的东西并不多,多数是不错的。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乃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这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这是讲究形象。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是避讳修辞。至于阿长讲长毛,可见民间对长毛的传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我们认识太平军不无裨益。
3. 和鲁迅进行一次生命的相遇。
①一提起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时候,我们通常比较强调杂文家的鲁迅和作为小说家的鲁迅,而我们今天讲的是作为散文家的鲁迅。文体之间是有分工的:小说是为了改良社会;杂文是为了对有害事物给以回应;散文则是更加个人化的文题,是为自己而写的,相对真实而又深入的,既是个体生命的存在又是文学个人话语的存在。鲁迅先生的散文特殊魅力所在: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散文走进鲁迅的生命个体,来和鲁迅进行一次生命的相遇!
②《朝花夕拾》的意思是在朝霞满天的青年时代播下花种到了夕阳的时候再把它拾起来。这是一个文学的比喻,鲁迅写《朝花夕拾》也没有到“夕阳”,才40多岁!朝花夕拾一词是从心境上讲的:即对童年的回忆!绍兴水乡夏天的晚上,摇着芭蕉扇,在大树下乘凉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因此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放松自如地聊天。
③第一聊“保姆”;第二聊“父亲”;第三聊“老师”;第四聊“邻居”;喜欢的书《山海经》;喜欢的老鼠;讨厌的猫狗,娓娓道来,我们可以触摸到鲁迅心中最柔和的一面,在披甲上阵的杂文里是见不到的,比如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高声的祈祷。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样的一声叹息。
这些都是鲁迅不经意的文字!这些都是鲁迅最动人的文字!这些都是鲁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三、 文化——沐浴人性之光的庇护
课文最后一段是“神来之笔”: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鲁迅的文章自有一股“气势”。他是最善于“蓄势”的,就是说,前面所有的描写,都是一个铺垫,也是情感酝酿的过程,情势郁结到了那个点上,就顺势而发,沛然而不可御了。于是,就有了那最后的高潮、文章的顶点,那一声仰天长啸——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说这是“神来之笔”,是因为这样的多少带有宗教色彩的祈愿文字,即使在鲁迅的文章里,也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它因此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为此,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和感悟。
①首先要指出,作者在本文中,其实也为这样的一声高喊作了充分的铺垫。从文章第一段就点明:“长妈妈——就是我的保姆。”而且我们还注意到,鲁迅一生从未写过自己的母亲,在离开这个世界前,他曾对冯雪峰谈到要想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并且说:“母爱是伟大的。”但他毕竟没有写出。他留给我们的,就是这篇写同样给予他童年生活以真正的爱的“保姆”的怀念文字,而且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猫 狗 鼠》等文中多次提及阿长,都足见长妈妈在他童年记忆中的地位与分量,可以说,他对这位保姆的感情中,是包含了一种对母爱的依恋的。
②其次,须要理解的是“仁厚黑暗的地母”的形象。西方神话里,有巨人安泰以大地母亲为力量源泉的传说。而在中国民间, 这是一首流传在湖北神农架地区的古代民歌,题目叫《黑暗传》:
先天只有气一团,黑里咕咚漫无边,有位老祖名黑暗,无影无踪无脸面。
那时没有天和地,那时不分高和低,那时没有日月星,人和万物不见影,汪洋大海水一片,到处都是黑沉沉。
可见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于“地母”的这样的人物”。至于文中的“黑暗”,可理解为:出生之前,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也是处在“一片黑暗中”;也可以理解为“只有当他发出第一声哭声时,才冲破黑暗,来到人间。实际上,人是生于黑暗,又归于黑暗的” 。
那么这里的“黑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并不像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象征着邪恶、恐怖,而是意味着“安宁”和“归依”。如鲁迅在《夜记》里所描述:“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无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有时会突然产生回到童年躺在母亲宽厚的怀里的幻觉,感受着母体带来的无边无尽的温暖。他对这位保姆的感情中,确实是包含了一种对母爱的依恋的。一个底层极其普通的劳动妇女,对作者来说,也就如仁厚黑暗的地母一般,一生覆盖着、庇护着他受伤的灵魂。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