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有的精神风骨

2015-01-21张阿龙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名片学困生老师

张阿龙

于永正老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敬仰的教育大家,他的许多课例已经成为教师临摹学习的经典,他的许多教育思想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育生活,熔铸了他简约朴素的教育风格,淬炼了他愿做甘草的人生情怀。今日,读毕他的大作,眼前恍然出现了一位温厚敦良的老者,谈笑风生,平易谦和,在山花烂漫中收获着人生的喜悦。我想,如果老师们都像他这样该多好啊,学生该多么幸福啊,我们的教育又该变得多么美好啊!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花费了于老师4年的心血,是其封笔之作,对于他的教育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他的前四部著作所不同的是,他力图通过十个章节,提纯教育人生,为教育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为后学们提供教育方法论的指导。这本书既不同于纯学术型书籍,讲些高深的理论,也不同于普通的教育随笔,不成体系,而是通过生动鲜活、翔实丰富的教育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特级教师的为师之道和成长历程。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于老师真诚朴素的教育思想及其由教育艺术到教育哲学的不懈追求。

于老师自从1962年参加工作以来,上过的课有几万节,教过的弟子也足有3000人,从他漫漫的教育长河中不难选出一些绚烂亮丽的浪花,他的所得所悟就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什么能够让于老师在教育工作中成就卓著,功勋非凡,正是这样一份简单明了、掷地有声的教育信念才成就了这样一位教育大家。那么,于老师是怎样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以情动人,为学生提供正能量

于老师认为:“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方法、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教育有一种最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力量——‘情。”教师的情绪、情感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情谊会让学生终生不忘。而没有情感的基础,教师的教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老师认为,要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得“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喜欢他”。这句话很有道理,首先,让学生感到教师喜欢他是对学生的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师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其次,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只有你喜欢了学生,学生才可能喜欢你。于老师特别注重激励的作用,他引述王中立先生的话说,“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只能发挥到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于老师认为,激励是教育的伟大法宝。他对学生激励的一个方法叫做“赞不绝口“,就是经常赞美、反复赞美。您看,下面这些话,学生听了以后动力该多足啊,“安路,下午放学回家还为奶奶拉手风琴吗?孝顺啊!”“战松为奶奶打洗脚水、倒洗脚水,真让我感动。”“张明最近画什么了?你送我的那幅油画谁看了都说好!”我想,学生听了之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于老师还会为在班级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发奖品和奖状,他的班级里有各种各样的“大王”,如“故事大王”“作文大王”,甚至还有“热心大王”,凡评上“大王”的,都颁发奖状和书,每本书都有题词和签名,并盖有于老师的印章。他认为“奖状和奖品,传递的绝对是‘正能量。”于老师对于学困生是非常关心的,他会有事没事经常到学困生家里坐坐,“无事常登三宝殿”,征求家长意见,和家长共商孩子提高之策。对于学困生,于老师既让他们读他自己这本“无字之书”,让学生从他这本书里读出“尊重、宽容、开朗、乐观、关心、耐心、一丝不苟”,又引导学生读“有字之书”,引导学生做合格的公民。对待学困生,于老师会经常自省,“别忘了小时候的你”,是啊,想一想小时候的自己,有时不也是那样顽皮、淘气,不也经常惹家长和老师生气吗?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落后是暂时的,孩子的发展是绝对的。

把课上好,让学生觉得有意思

于老师认为应当“把上好课当成一种信仰”,这句话,真的让人感动,让人振奋,让我们听见他坚定的心音,也让许多老师自愧不如。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一般只是能够认识到把课上好是学校要求,把课上好是学生的愿望,把课上好是老师的责任,但极少有人能够将上好课提升到教育信仰这一层次,这种信仰是催生于老师课堂教学创新,让学生觉得他的课堂有意思的原动力,这让我们看到了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本质区别。回想自己的教学,也曾经历了教学层次提升的过程,从刚登讲台的局促慌乱,到享受讲台的镇定自若,从讲课做给别人看到讲课做给自己看,到最后有一天我悟到,我上的这节课能对学生的一生起到多大作用,如果这是我这一生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节课,我会留给学生什么?即便对教学的认识有所提升,但离于老师把上好课当成一种信仰这样的高度自然是相去甚远啊,他对于教学的深刻体悟,非经年累月的积累和实践是不可能达到的,他的这种信念体现了他教学思想的成熟与厚重。于老师将把课上得有意思作为两个章节,单独提出,看得出他对上课的重视程度,他说:“把课上得有意思,是我毕生的追求。”那么如何把课上得有意思呢,于老师主要讲了如何上好阅读课和作文课,比如,他主张阅读教学要悟,强调要发挥教师点拨、引导的作用;他认为课堂要轻松些,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天性。他主张作文教学要将言语教学实践寓于活动或游戏当中,于老师曾经在1985年到1996年,在中央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试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由此学生的读写便如草木般自主生长起来,渐入佳境。于老师对于上课有独特的体会,他说:“真的不要太像教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这与国画的美学原则如出一辙,至高境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看得出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崇高美学追求。

以行育人,对学生行不言之教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话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自然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教师是人的楷模,举手投足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投下丝丝涟漪,甚或产生终生的影响。教师的教育万不可只停留在在语言的说教上,当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做好学生的表率。

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打造出一张闪亮着温情的名片,名片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书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书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名片的正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名片的反面体现了对学生的负责,字字珠玑,语语中的。为了打造这张名片,于老师对自己约法三章,提出了11条要求,如:不倒背手、幽默、做值日等,使自己与学生和谐共生。我想于老师是把教育人生当成了难得的旅行,他是那么珍惜跳动着生命之火的小精灵,并把他们当成了最美丽的风景,倍加珍惜。

于老师强调教师要有品质,这品质关键的一条就是教师要有孩子气,用于老师的话说就是“童心未泯”,我想这对于教师确实非常重要,我们的老师很多时候不能与学生平等沟通,甚或被学生敬而远之,恐怕就是我们童心的丧失,以成人自居,放不下架子,放不下师道尊严。其实,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已经警示我们要向孩子们学习了,所以只有融入学生,了解学生,向学生学习,才可能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于老师人生的终极追求,亦是其教化、引导学生的为师之道,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凝聚了于老师多少倾心的付出,蕴含着于老师多么深刻的教育体悟。这句话当成为所有教师所追求的精神风骨。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片学困生老师
包头的名片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