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分析
2015-01-21潘卫红
潘卫红
摘 要:区域金融支持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强调效率的“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兼顾公平的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金融研究就成为我国金融理论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国外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所以选取美国、日本两个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以求从中获得启迪。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49-02
一、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的金融支持经验
美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历史的原因,美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不平衡性。在开发欠发达地区、改造传统产业和新兴工业区的开发方面,美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就金融方面而言,美国在整个金融制度的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的特点,从而使其实行的金融政策既能保证金融业宏观统一,又能使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集权与分权相对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即联邦储备制度颇具特色,这一制度实现了对全国金融业的分层次管理。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一国的中央银行总行,负责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美国50个州共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既要执行中央银行分行的职能,又要负责组织和管理各自辖区内的金融活动,并可以在各自辖区内的一些重要地区设立相应的分行。联邦储备银行独立性很强,可依据辖区内的经济状况,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以促进本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2.灵活的银行注册双轨制
美国商业银行(包括储蓄机构、信用社等)的设立,既可以向联邦政府注册成为国民银行;也可以向州政府注册成为州立银行。州立银行一般不得跨州经营,主要立足本州,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银行注册双轨制造就了数量庞大的地方性银行,使各州经济发展都能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3.差别化的货币政策
在美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银行规模的大小不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标准也不同。例如在1935年,纽约、芝加哥、圣·路易斯的国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高为26%,其他16个城市较大的国民银行最高为20%,而不发达地区如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德克萨斯的国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4%。此外,美国的再贴现政策也根据经济区域不同进行差别化管理。这种差别化的货币政策便于对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4.政策性金融扶持
为缩小地区差距,美国政府还设立了一些政策性信贷机构,直接参与存放款业务活动,对落后地区进行政策性金融扶持。尤其是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加快当地农业的现代化,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介信用银行、生产信用协会、合作银行以及农场主之家管理局等多个农业金融机构,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美国政府对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的私人银行提供高达90%的贷款保险,既保证了区域经济开发的资金需求,又保证了商业银行贷款对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促进了资本向欠发达地区的流动。
二、日本北海道开发中的金融支持
1.设立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
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日本通过专门的金融立法,结合区域开发的总体规划,设立专门服务于某一特定开发区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日本政府金融体系的10个金融公库中,有两个专门服务于落后地区的开发公库,即根据1950年《北海道开发法》成立的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和根据1972年《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法》成立的冲绳振兴金融开发公库。在北海道的开发中,日本政府以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为平台,实施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借贷措施。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不但提供项目贷款,而且从事企业融资债务担保,其债务担保以资本金在1 000万日元以上的公司为对象,担保额可达债务余额的80%。除此之外,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公库以及农林中央公库等政府金融机构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也为北海道开发提供了大量优惠贷款。上述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北海道地区的成功开发。
2.设置非盈利性的、投资于重点产业的开发银行
1951年,日本成立了开发银行,专门为经济开发区域的重点产业培育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一般而言,主导产业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主导产业的充分发展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导产业往往是区域经济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开发中设立非盈利性、向重点产业倾斜的开发银行,可以通过对重点产业的积极扶持,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开发银行对北海道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创立“财政投融资”制度
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金融手段筹集资金,并由专门的政府投融资机构以有偿方式加以运用。财政投融资制度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区域经济开发措施,它使区域金融政策能够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投资、贷款的发放对象只限于特定开发区域的法人实体,资金用于对基干产业的重点扶持、弱小产业的救助、夕阳产业的转移以及道路、港湾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巴西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作为发展中国家,巴西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非常鲜明。在主权独立前后几个世纪的经济发展中,巴西素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18世纪是东北区域橡胶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橡胶业衰退后的19世纪东南区域的挖掘业得以发展,20世纪南方区域的制造业又成为巴西经济的主导。由此导致巴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改变这一现状,巴西政府在金融方面主要通过组建区域开发银行以及通过财政刺激来增强区域金融支持,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1.组建区域开发银行
巴西根据本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组建地区开发银行,以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巴西不仅建立了国家经济开发银行,而且还在各州政府的协助下组建了若干地方开发银行,以便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项目提供资金。其中最早的是1954年成立的东北部开发银行,以后又成立了南部开发银行和一些州开发银行,还设立了“亚马逊投资基金”。巴西的开发银行主要是为所在区域提供项目发展资金,并不直接提供区域发展所需物资。巴西的区域开发银行至今仍对巴西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endprint
2.以财税刺激手段为区域开发银行筹措信贷资金
巴西政府规定,公民购买巴西东北银行和亚马逊银行发行的新股获利时,可以免交50%的个人所得税,以此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为区域开发银行筹措资金提供便利和支持。正是由于政府运用各种政策激励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巴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加速,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缩小。
四、印度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印度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通过金融管理政策倾斜和区域“银行规划”措施来实现。
1.倾斜性的金融管理政策
印度储备银行通过在边远落后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及时了解这些地区的金融需求;并且通过信贷配额的利率差别化计划,引导资金流向欠发达地区,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和农业的发展;同时,印度政府还要求银行向欠发达区域提供信贷的份额在1985年3月前达到其资金运用总额的40%,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应达到60%。此外,印度政府根据1976年地区农业银行法令,成立区域性的农业银行,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向这些地区注入资金,极大地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2.区域 “银行规划”措施
所谓区域 “银行规划”,是印度储备银行根据国民信贷委员会小组的建议,于1969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区域金融支持制度安排。根据这一规划,全印度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国有化银行以及部分私营银行对其所负责的区域提供金融支持。区域 “银行规划”要求由各银行深入其责任地域开展经济和社会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明确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重点、资金流向和资金供求缺口,形成金融支持规划。规划需要经过政府的批准,各银行按照规划负责协调责任地区内的信贷资金流向和份额。区域“银行规划”措施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有效地发挥了金融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成功经验启示
上述国外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如下启示。
一是区域金融支持要有明确的区域金融政策目标。国外区域金融政策大都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缩减贫富分化为目标。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域金融政策是在邓小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以促进有条件的地区经济超常发展为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应成为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目标。
二是要构建完善的区域金融支持体系。以美国的经验来看,在金融制度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通过集权与分权相对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和灵活的银行注册双轨制。美国的金融体系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够得心应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或差别化的金融管理政策。从日本、印度和巴西的经验来看,通过设置为特定区域、特定产业服务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同样效果不错。
三是要制定差别化的区域金融管理政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国经济尤甚。因此要实现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差别化的区域金融管理政策实乃必然。
四是要实行倾斜性的区域信贷政策。倾斜性的信贷政策支持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 仲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