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体育院校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

2015-01-21高放

2014年37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中医体系

高放

摘 要: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于是一些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养生这一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体育院校也将养生纳入教学活动中来。我国传统中医很早就有关于如何运动养生的理论与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运动养生重新获得了重视,成为体育院校建构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分析运动养生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对如何构建体育院校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体育院校;中医;运动养生;个体化养生;体系

引言

随着养生的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各种各样的运动养生方法不断涌现出来。然而,大多数人的养生行为盲从于流行时尚,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运动养生行为出现在《黄帝内经》,其中有一些关于肢体运动的记录。从其创制理念来看,其中已经蕴含了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综合了人体体质、季节特点、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内容。这就给现代个体化运动养生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我们认为,体育院校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也应该以中医养生学为理论基础,通过中医指导下的运动养生行为来强健学生的体魄,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1.中医对传统养生学的认识概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养生的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夏商周时期,人们就有了养生的观念,此时的养生以预防疾病为主,养生方式为占卜和用药;而到了秦汉时期,养生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成果为《黄帝内经》的成书。《黄帝内经》的成书使养生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后世传统养生的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之上[1]。

中医对传统养生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养生思想与养生行为两个方面。在养生思想上,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同时加强个人修养。前者源自于道家思想,它提倡“顺四时”,主张养生行为应随自然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而后者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强健身体,另一方面是要加强精神修养,也就是“养气”,从而使人避免产生有损于人体康健的不益之气。在养生行为方面,中医认为,养生应将服药与运动相结合[2]。服药养生的行为在古代比较普遍,历史上魏晋时期就有服食丹药的风气。而此后,中医中又有许多关于延年益寿的方药出现,主要是采用中药材对人体加以调理,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运动养生的行为在古代也广为流传,特别是在劳动人民中间,肢体运动的养生方式受到广泛的欢迎。

2.运动养生指导思想阐述

运动养生属于我国传统养生学中的一个分支,但它的指导思想是与传统养生学一脉相承的,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点。

2.1动静思想

传统运动养生理论认为,动静结合是养生的核心,它既可以作为养生的理论指导,又可以作为养生的方法与形式。动静结合说源自道家思想,道家的辩证观点认为,“动”可以使人的机体获得外力的影响,从而促进各个组织与器官的功能的发挥;而“静”可以使人的内在之气运行更为流畅,从而达到祛病的目的。动静结合的观点在后世也得到了医学家的支持与发展,例如华佗的五禽戏就是动静结合思想的一次实践,而唐代孙思邈也对动静结合思想有所补充。现代医学对动静结合思想也有所借鉴,在运动养生方面,现代医学认为静养是使人体机能获得恢复的有效途径,而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和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3]。

2.2形神思想

古人认为人有三元,即精、气、神,这三点是生命存在的支撑,若失去其中任何一项,那么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传统的养生家在养生方面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形体的康健与精神的充沛是使寿命延长的两个重要途径。形体的康健是基础,而精神与形体和谐共生是要义。由此可知,形神归一是运动养生的重要指导思想。从运动养生的具体行为来看,形神归一思想认为人体的四肢如手、脚、躯干等的运动应该与人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达到和谐一致,并在这个过程中以锻炼肢体作为基础,而将养神放在首要位置。

3.个体化运动养生探析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与阐述,笔者认为体育院校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提出不同的构建方式。

3.1不同专业方向的运动养生

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实行运动养生教育。对体育教育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运动养生教育应以具体的运动项目训练为主,例如武术、运动技术、体能恢复等,通过各种不同的运动训练,使学生一方面强健身体,另一方面培养专业的运动养生技能。对体育人文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运动养生教育应以适合广大群众的运动项目为主,同时增强运动项目的时代性;同时,还要加强运动养生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运动养生的形成及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以后从事新闻传播行业奠定基础。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运动养生教育应以身体健康及身体康复为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运动康复的学术知识与实践技能。

3.2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项目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有太极、八段锦、球类运动、游泳、登山等等。不同的养生运动项目所发挥的功效也有所不同,竞技类运动项目如赛龙舟、篮球、足球、拔河等可以使人获得昂扬的精神斗志,而武术类运动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少林拳等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而娱乐兼健身类项目如踢毽子、跳绳等则可以使人的精神状态获得放松,缓解生活、学习压力[4]。由此可见,体育院校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到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3.3不同年龄、性别的运动养生

中医传统养生学认为不同年龄与性别的人其养生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分。从年龄方面来看,少年儿童在生理上还没有发展成熟,体质属于至阴至阳,因此运动养生应以户外活动为主;而青年人的机体发育基本上成熟,因此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如跑步、跑马等;中老年人的腑脏功能逐渐走向衰退,气血运行不畅,因此可以在药物保健和食物保健的基础上做一些强度适中的运动,比如太极拳、舞剑等[5]。从性别上来看,男女的运动养生也有所不同。由于男女在生理构造以及遗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运动养生要根据性别来加以区分。男性的运动养生要以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为主,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而女性的运动养生要以促进心理健康为主,选择一些能够使人心情愉悦、身体舒展的运动项目,瑜伽、游泳等就是很好的选择。

3.4不同生活环境下的运动养生

不同的生活环境会对人的生理及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运动养生还要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加以选择。从自然环境来看,对生活在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较差的环境中的人而言,运动养生要避免在户外做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而应选择在室内做相关运动。从社会环境来看,对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而言,运动养生要选择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大幅度舒展筋骨;而对工作压力大的人而言,运动养生要以排解抑郁、愤懑、紧张等不良情绪为主,选择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

4.结语

中医传统养生学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期。从发展源头来看,传统养生学与中医相伴相生。这是因为养生与中医在本质上一致,都以使人获得更长的寿命为目的。而正是因為这个本质上的趋同性,传统养生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获得传承与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建构借鉴传统养生学的相关理论,对其发展而言十分有益,不仅使体系的建构更为科学,而且还使运动养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靖.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中医学课程设置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16—117.

[2] 郑文.关于中华养生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范畴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06):255—256.

[3] 尹德辉,郭教礼.开拓创新,构建中医养生学科理论体系——《中医养生学概论》述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5):450—451.

[4] 王丹文,徐桂华等.传统中医运动养生研究评述[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03):103—104.

[5] 钱晔.以中医养生提高生活质量之我见[J].统计教育.2011(02):239—240.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中医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