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荀子人性论

2015-01-21菊洁

2014年37期
关键词:性善性恶人性

菊洁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空前剧烈,各方面都在进行着变革,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儒、墨、道、法等百家学派各派代表人物纷纷自立其说,在我国千百年来思想文化史上形成了第一个高峰。荀子这一杰出思想家就诞生在这一时期。他不单是我国上古时期最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更是第一个系统阐述了统一的君主集权理论。荀子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论,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在荀子看来,人性论的主要主张是性恶论。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伪”的概念,“化性起伪”,使人由“恶”到“善”是其人性论的最终落脚点。荀子的人性论为封建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提供了人性上的依据。他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也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性;伪;人性;性善;性恶;化性起伪

一、先秦诸子的人性思想

(一)孔子的人性思想。人性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虽然没有明确的判别人性的善恶问题,但孔子却在他的的仁学体系中包含了比较完整的人性论思想,孟子荀子继承了孔子的人性论,并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拓展和演变,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性理论体系。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表明孔子带领了人们开始对自身的研究,是开先河的先驱。在孔子看来,人生来并不是完全平等,虽“性相近”且“生也直”,但是是有等级和智愚之别的。既然人们有这种差异,当然要依据不同的人,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①这就表明了孔子要针对不同的人,对其“因材施教”。“中人以上”是“上智”的人,乃性善者也;“中人以下”是“下愚”的人,乃性恶者也;“中人”便是或善或恶的人了。几乎没有人是天生即善或天生即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性相近”的,“性恶”者只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而“习相远”了。

(二)孟子的人性思想。在孔子对人性问题开始研究后,孟子以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为基础,发展出了具有自己观点的人性论理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人皆有不忍之心:“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②这其实是先验论的思想。当然,孟子认为人并非先天就具有完整的的仁、义、礼、智等谓善性,而是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的本性。他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虽然生来就具有这种“善”端,但必须尽自己后天的主观努力去培养它、扩展它。

二、荀子人性论的基本内涵

(一)荀子对人之性恶的论证。荀子认为“性恶”中的“性”意为人天赋中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生理本能和欲望,那么试想荀子是如何论证“人性恶”的呢?在荀子看来,人之本性是好利多欲的,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③“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开门见山的阐述了性恶论的宗旨,也是最终的结论。

第一个论证:“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④这里的“生”通“性”,指人的本性,就是是说人的本性本来是被小人的欲望充斥着。人生来好利,有疾恶,好声色。如果顺应这种性情发展,争夺、矛盾都必将发生,最终造成暴乱。综上论证了人性恶。

第二个论证:人归于善,并不归因于性,也并不出自人性,而是外在于自我的东西,是有待外求的东西,因此善是外在的,人为的。人本身性恶所以才会去追求善。“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⑤

第三个论证:人由师法教化而合乎礼仪终归于善。荀子看来,当有了礼义教化以及治理人民的必要时,必是因为人性变恶。因此:“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待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仪之文明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⑥

第四个论证:君子和小人生来的本性是一样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不用学习不用教化的,所以人生来的本性相同。“凡人之性者,尧、舜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⑦君子和小人的所生而有之的性都是趋恶的,本身并没有区别,其差别仅在于能否化性起伪,能则为君子,不能则为小人。

以上就是荀子对人性本恶的论证,我们深究就会发现,荀子对于性恶的论证并不十分严谨,荀子性恶的主张源自他重礼、重师、重法、重君上之治的要求。细看以上这四种证明后不难发现,荀子认为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道德伦理不是因人的本性是何就一定是何的,而是由于后天乃至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荀子坚定的认为人的道德是需要外来的的礼义法治等因素去纠正的:“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⑧

(二)荀子人性论的主要内容。我们的观点是,就人性类研究范畴的整体来说,将性“恶”说当作理论的基石、将隆礼师法当作修身养性的方法、将“天人相参”的天人合一当作理想人格的模式,是荀子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1、天人之分与“性”、“伪”之说。荀子的观点是“天行有常”,坚定的认为“天人之分”,“性”与“伪”是荀子人性说的两个颇为关键的定义。荀子在以“性”“伪”说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性“恶”说。在他看来:“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2、“治心”、“隆礼”之所以成为了修身养性的方法。是因为荀子依托朴素唯物主义的观念的同时,强调和突出了人后天性格养成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客观因素。他的观点是人本性的改变受到社会以及地理坏境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这实际上与孔子“习相远”的观点是一致的。

3、“化性起伪”与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天人相分,但这并不是荀子天人思想的全部,天人相分又相依才是完整的荀子天人思想。如果说荀子是根据他的天人相分理论区分了“性”和“伪”,那么研究至此,我们认为荀子又在天人相依的意义上统一了“性”与“伪”。因为天人相分,所以有“性”有“伪”;因为天人相依,所以能化性起伪,达到性、伪的统一。天人既相分又相依,人的“性”与“伪”分而再合,我称之它为“能参”,荀子天人思想的真谛该当如此阐释。

综上所论,荀子的人性说其实是以孔子儒学人性思想为基石发展的,同时基于控制儒学思想中秉承的朴素唯物的天道以及人道观,抨击了孟子坚持的先天道德观念,从外在和内在即客观环境与主观努力两方面阐述来人性的教化途径及其可塑性,当然这同时还是孔子有关人性思想的深化以及拓展。(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2011.3重印)。

[2] 许璐珺.荀子人性论浅析.青年与社会:社科纵横,2013.517卷.7期.322页。

[3] 崔淑忠.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青年文学家·古典文学,第34页。

[4]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东方出版社,2008.1.1,第83-84页。

[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

[6]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2010.8重印)

注解:

① 《论语·第六章·雍也篇》

② 《孟子·告子(上)》

③ 《荀子·荣辱》

④ 《荀子·荣辱》

⑤ 《荀子·第二十三·性恶》

⑥ 《荀子·第二十三·性恶》

⑦ 《荀子·第二十三·性恶》

⑧ 《荀子·第二十三·性恶》

猜你喜欢

性善性恶人性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题柿子树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