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腐酸对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2015-01-21兰罗旭光高

饲料工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黄腐酸烯酸鲫鱼

■乌 兰罗旭光高 艳

(1.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农牧业局,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400)

黄腐酸(fulvic acid,FA)是腐植酸(humic acid,HA)中分子量最小、溶解度最高、生理活性较大、吸收效果最佳的部分,根据其来源及生产方法可分为矿源黄腐酸(mineral fulvic acid,MFA)和生化黄腐酸(biochemi⁃cal fulvic acid,BFA)[1]。有关黄腐酸的研究在农业、畜禽及医药方面均有报道,黄腐酸具有抗逆增产[2]、促进动物生长和增强免疫功能[3-4]、抗炎及镇痛作用[5]。有研究表明,将黄腐酸添加到水产饲料及养殖水体中,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净化水质的功效[6-8]。本研究以煤炭中提取的黄腐酸为实验材料,通过在鲫鱼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黄腐酸,研究其对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而对黄腐酸的添加使用效果进行深入综合的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黄腐酸

黄腐酸(FA):由内蒙古永业农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提取自风化煤和褐煤,FA含量为12.05%。

1.2 饲料

对照组鲫鱼饲料为人工配制的基础饲料,实验组饲料是在基础饲料配方中添加0.30%的黄腐酸,两组饲料均为颗粒饲料。基础饲料营养水平为粗蛋白32.35%、粗脂肪4.75%、粗灰分5.05%、粗纤维6.13%、赖氨酸1.61%、蛋氨酸0.50%。

1.3 实验鱼和实验设计

鲫鱼初始体重40 g左右,暂养驯化后,挑选体质健壮、规格相近的鲫鱼60尾,随机分配于6个室内循环水玻璃水族箱中(55 cm×50 cm×60 cm),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水族箱放鱼10尾。试验前用基础饲料训食7 d,正式试验周期为30 d。每天定时投饵(9:00、17:00),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3%,24 h连续充气,每天去污1次,每3 d换水1次。实验期间水温为23~26 ℃,DO>5.0 mg/l,pH值为7.0~7.6。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实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组随机取5尾鱼,将鱼毁髓致晕后,去鳞、去皮,取背部肌肉切成小块,装入密封袋内,-20℃冰箱保存备用。测定前将每个重复的肌肉样品捣碎后搅拌均匀,然后从中随机取样用于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采用凯氏定氮法(GB/T 5009.5—2010)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索氏抽提法(GB/T 5009.6—2003)测定粗脂肪含量,常压恒温干燥法(GB/T 5009.3—2010)测定水分含量,高温灼烧法(GB/T 5009.4—2010)测定粗灰分含量。氨基酸使用日立L-8900型氨基酸分析仪,依据GB/T 5009.124—2003测定,脂肪酸使用瓦里安GC-450气相色谱仪,依据GB/T17377—2008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讨论

2.1 黄腐酸对鲫鱼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1)

表1 鲫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湿重)

由表1可知,经过30 d的饲养实验,鲫鱼摄食添加黄腐酸的饲料后,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略高于对照组,而初水分、粗灰分含量略低于对照组,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鱼类的主要营养部位是肌肉,有研究表明,在饲养环境十分相近的条件下,同一种鱼类,鱼体背部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是比较稳定的[9]。本研究结果表明,鲫鱼摄食添加黄腐酸的饲料,对其肌肉粗蛋白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性影响。

2.2 黄腐酸对鲫鱼肌肉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见表2)

表2 鲫鱼肌肉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干重)

本实验中,两组共检测出水溶性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EAA)9种,半必需氨基酸(HEAA)2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6中,色氨酸未检出。比较两组的氨基酸组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9.112%和38.051%,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7.469%和36.990%,氨基酸总和分别为80.065%和78.45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含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鲫鱼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是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最低的氨基酸为胱氨酸。有研究显示,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着蛋白质品质的优劣,因此,衡量鱼体肌肉的营养价值,不仅要看蛋白质含量的高低,而且还要看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10]。王琨等(2012)认为,同种动物体组织氨基酸含量主要受采食饲料的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影响[11]。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腐酸添加到鲫鱼基础饲料中,并不显著影响鱼体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即对鱼体肌肉蛋白质的品质无明显影响。

2.3 黄腐酸对鲫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知,本实验共检测出2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9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6种,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4种。两组SFA含量分别为29.55%和28.5%,实验组比对照组略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鲫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总脂肪酸,湿重)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MUFA总量分别为25.21%和19.26%,对于这5种MUFA,添加黄腐酸实验组的油酸(C18∶1n-9c)、反油酸(C18∶1n-9t)和棕榈烯酸(C16∶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对于n-6 PUFA,与对照组的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3.80%)相比,添加黄腐酸实验组的含量(5.03%)显著增加。添加黄腐酸对鲫鱼肌肉n-3 PUFA影响比较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α-亚麻酸(C18∶3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含量,分别增加了85.8%、17.4%和54.5%。

有研究显示,脂肪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增加鱼体肌肉的香味及多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作为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成部分[13],具有提高细胞膜液态性、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视神经和免疫调节以及通过增强大脑细胞活力提高人体记忆力等作用[14-15]。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评价鱼类肌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EPA和DHA的含量[16]。本研究显示,饲料中添加黄腐酸,可明显提高鱼体肌肉中花生四烯酸(C20∶4n-6)、α-亚麻酸(C18∶3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这几种PUFA的含量。因此,可以推测饲料中添加黄腐酸,对于增强鲫鱼的免疫机能,提高其肌肉品质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黄腐酸烯酸鲫鱼
不同黄腐酸对苗期玉米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龙池鲫鱼 再跃龙门
黄腐酸肥料对日光温室中油5号桃的增产提质效果
腐植酸,国标《含有机质叶面肥料》指明了三点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与机理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生化黄腐酸对砂糖橘黄化病的治疗作用
鲫鱼最鲜美的10种做法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花生四烯酸甲酯
Sn-2二十二碳六烯酸甘油单酯的酶法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