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结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观察

2015-01-21孙俊玲

关键词:胺碘酮房颤冠心病

孙俊玲

(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卫生院,山东 东营 257345)

中药结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观察

孙俊玲

(山东省广饶县丁庄中心卫生院,山东 东营 257345)

目的 分析中药结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9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结合胺碘酮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上,针对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实施中药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中药;胺碘酮;冠心病;心律不齐

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主要为脂质代谢紊乱所致,因血压脂质在动脉内膜上端发生沉着,在其上端部位,出现类似于粥样脂类斑块状为止,属于动脉粥样硬化。该疾病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且常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疾病是因患者心跳速率变慢,或时而变快所致,使得精神太过紧张,和患者生活习惯具有较大联系,例如吸烟、睡眠严重不足、过度饮酒等,均可引发该类疾病[1]。所以,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在治疗后,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近些年来,随着临床治疗药物不断增多,胺碘酮作为主要治疗药物之一,与中药联合使用,可获得良好疗效。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其中45例患者给予中药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9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4.8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10.8年,其中房性早搏18例、室性早搏15例,房颤12例。研究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64.2岁,病程5~11年,平均病程11.3年,其中房性早搏16例、室性早搏16例,房颤13例。经过我院诊断,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90例,主要有房颤、室性早搏等临床表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选择慢性心律药物进行治疗,0.1 g/次,3次/d。

研究组:实施中药与胺碘酮联合治疗。0.2 g/次,3次/d,待治疗明显后,0.2 g/次,2次/d。待病情稳定之后,100~150 mg/次,1疗程14天。同时,选择柴胡三参汤治疗,处方:柴胡9 g、党参9 g、丹参14 g、法半夏9 g、黄连5 g、炒常山5 g、炙甘草5 g、苦参9 g,1剂/d,2次/d,连续服用4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严密观察。 严密监测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仔细记录两组患者心悸症状和心电图变化,监测患者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全部消失,机体状况显著好转。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疾病发生次数显著减少,大约减少70%~80%。

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2]。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为27例,总有效率为60%。研究组痊愈26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为44例,总有效率为97.8%。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科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心律不齐是主要症状之一,且多发于老年患者。在老年患者中,属于常见性病症。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主要选择胺碘酮治疗,不仅可有效提升疗效,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针对心律不齐治疗,使用胺碘酮药物治疗,可促进机体冠状动脉扩张,使心肌血液加大,与老年患者生理特征相符,然而,在治疗期间,该类药物极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变化,酌情减小药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房颤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近年来其致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已成为心脏病学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房颤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但药物治疗仍然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线治疗。

同时,根据中医理论表明,临床冠心病心律失常是一种气血亏虚疾病,主要具有邪热、淤血和痰浊为主,正胜则脉率较为平稳。若邪胜正退,导致心神内扰,而引发心悸。且心悸具有阵发性特点,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情志也随之改变。在临床上,使用柴胡三参汤,由本文处方组成,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疏泄解阳之功效,法半夏具有化痰燥湿之功效,炒常山、黄连和苦参,具有清心复脉之功效,有利于血压循环增加。丹参具有活血通脉之功效。通过上述药物何用,可达到和解定悸、益气活血之功效。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柴胡起着减慢心率、降脂作用。

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总效率仅为60.0%,而研究组使用中药和胺碘酮联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8%,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临床治疗上,针对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实施中药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邓永雄,刘庆华.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3):128-129.

[2] 刘志辉,黄 鸣.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150-151.

R541.7

B

ISSN.2095-6681.2015.03.066.02

猜你喜欢

胺碘酮房颤冠心病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