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体会

2015-01-21张洪伶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小儿

张洪伶

临床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体会

张洪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手足口病方法,提高临床有效率。方法 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者患儿在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施护。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小儿手足口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手足口病; 传染病; 护理; 儿童

手足口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临床表现为患儿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同时伴有发热、咽痛、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合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主要为抗病毒,补充水、维生素,防止代谢紊乱等。手足口病主要发病年龄为3~5岁,流行季节为6~8月份,该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在幼儿园及学校等密集场所极易造成流行,给幼儿的心理、身体造成极大损害。手足口病的治疗不仅需要及早的诊治,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也是疾病痊愈的关键,为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本科室对病房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斐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05/2013-05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住院手足口病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6个月至7岁,平均(3.5±1.4)岁;病程1~3 d,平均(1.2±0.5)d;普通病例56例,重症病例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个月至7.5岁,平均(3.5±1.4)岁;病程1~3 d,平均(1.2±0.5)d;普通病例50例,重症病例1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2]中手足口病的诊断、分类及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5个月至8岁;(3)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患儿合并心、肺严重疾患,精神异常者;(2)实验室检查分离出非肠道病毒;(3)合并其他发疹性疾病。

1.5 治疗方法 两者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5~10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5 d。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疱疹给予康复新液适量局部外涂以促进黏膜修复。发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或口服美林以退热。进食困难、呕吐、腹泻患儿给予静脉补充营养,防止脱水及酸中毒。

1.6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在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施护,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采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措施,调畅患儿心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

1.6.1 消毒隔离 诊室内经常通风,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每天用含氯消毒剂对房间进行常规消毒,紫外线照射1~2 h。患儿物品保证一人一件,物品使用后严格消毒。注意医护人员手卫生,强化“七步洗手法”及操作前后使用手消毒剂,防止交叉感染。每日上午10时使用艾叶熏蒸房间,用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等熬水喷洒房间角落进行消毒。

1.6.2 心理护理 患儿由于年龄尚小,手、足、口腔处疱疹疼痛难忍,医院环境陌生,各种因素导致患儿精神恐惧,哭闹不休,家长情绪焦虑,暴躁易怒。护理应该本着“细心、耐心、精心、全心”的宗旨,为患儿及家长疏导焦虑的情绪,宣传相关的科普知识,提高个人的卫生意识。同时中医认为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忧思悲恐惊,不同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在诊室中间断的播放柔缓的音乐,既能放松紧张的情绪,又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疗效颇佳。

1.6.3 疱疹护理 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疱疹,疼痛难忍,可给予康复新液外涂以促进黏膜修复,或西瓜霜局部喷洒以抗炎。嘱患儿服装以宽大、松软的棉质布料为主,剪断指甲,防止抓挠。被褥保持干净、整洁,每日进行户外晾晒。手足口病中医辨证大多属于风热犯肺,加之小儿为“纯阳之体”,外邪易入里化热,熏蒸肌表而出现疱疹。中医可给予金银花、连翘、鲜荷叶煎汤外洗加口服以清热解毒,少量频服。注意外洗时动作轻柔,忌粗暴生硬而使患儿产生疼痛,抗拒用药。

1.6.4 饮食护理 患儿口腔疱疹,疼痛剧烈,进食困难,此时食物应以温凉、清淡、易消化流质食物为主,忌生冷、辛辣、油腻、粗糙坚硬食物。稀饭、面条、蔬菜汤、果汁都是不错的选择。患儿情绪焦躁,中焦气机不畅,气郁日久化热,纳呆、腹胀、便秘症状多见,此时可熬制山楂冰糖水口服以开胃气,促消化,同时每日早中晚三次行腹部按摩,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50次以通腑气。中焦气机通畅,胃气大开,腑气得降,食水得下,正气充沛,祛邪外散。

1.6.5 病情观察 手足口病临床分型可分为普通型和重症型。普通型临床症状轻,疾病预后快。重症型临床症状重,疾病演变快。在日常巡视工作中,要仔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出现高热,体温>39 ℃,心率增快,同时伴见嗜睡、头痛、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早发现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7 疗效判定标准(自拟) (1)显效:护理干预3 d内,体温恢复正常,疱疹逐渐消退,可正常玩耍,饮食可进少量流食;(2)有效:护理干预5 d内,体温正常,疱疹消退,饮食恢复;(3)无效:护理干预5 d后,病情未见好转或加重,死亡。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未愈患儿经第2个疗程后均痊愈出院。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5.07,P<0.05。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系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疗效一般,中医中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2010年卫生部首次将中医治疗明确列入《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手足口病属于中医“风温”“湿温”范畴,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肺、脾、心三脏,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受外感时邪及疫毒侵袭,病邪多自口鼻而入,自口而入者,侵犯中焦脾胃,出现纳呆、恶心、呕吐等中焦失运症状。自鼻而入者,侵犯上焦肺卫,肺气失宣,故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症状。王有鹏等[3]将小儿手足口病中医分型为8型,分别为邪犯肺卫、肺胃热炽、气营两燔、湿热交阻、心脾积热、肺胃阴伤、邪陷厥阴、心阳虚衰。高修安[4]认为本病的病理关键为“热毒”“暑瘟”“湿困”。胡燕等[5]认为本病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多见,其次为邪犯肺脾。故在本病的治疗中,多以辛凉解表、清心泻脾、清热解毒为主。

本研究运用中医理论,采用中药液喷洒消毒、播放轻柔音乐放松患儿情绪、中药外洗加口服防治疱疹、按摩手法理脾通腑,对患儿心理、生理、病理全方位防护,取得了较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合理的治疗加之精心的护理是疾病痊愈的关键,通过本研究发现,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配合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干预,既减轻患儿的痛苦,又节省了医疗费用,事半功倍。

[1] 于艳霞.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2):192-1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4):1473-1475.

[3] 王有鹏,李志军,王富春,等.小儿手足口病中医分型论治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4):366-367.

[4] 高修安.小儿手足口病的辨证思路与临证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1):19-21.

[5] 胡燕,王孟清.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1):29-32.

(本文编辑:李志文)

110006 沈阳,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张洪伶(1977-),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护理。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1.037

R512.5

B

1674-3865(2015)01-0087-02

2014-09-09)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小儿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夏季警惕汗疱疹
小儿涵之三事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