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5-01-21赵昕周鸿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脘螺杆菌幽门

赵昕,周鸿飞

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赵昕,周鸿飞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克拉霉素、替硝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中脘、足三里穴位。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症状。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变化之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与药物治疗比较,在改善症状及整体疗效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

胃炎/中医药疗法; 幽门螺杆菌/致病力; 针灸; 儿童

目前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方案大多同成年人治疗方案一致,多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为基础,外加一至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或四联疗法。随着抗生素滥用所致的耐药性增加,该病的症状改善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逐渐下降。因长期反复用药导致治疗费用昂贵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目的在于引入中医针灸方法,配合西医治疗,观察症状变化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以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03/2014-0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变化、泛酸、嗳气症状就诊,经13C尿素呼气试验为阳性的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7.3±1.8)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9±1.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幽门螺杆菌若干临床方面的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的要求[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5~14岁;(3)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溃疡、十二指肠炎、息肉、食道炎及严重并发症者;(2)有对本试验药物过敏或本身为过敏体质者;(3)有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碍者;(4)依从性差,难以完成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替硝唑治疗:奥美拉唑0.4~0.8 mg/(kg·d),每日1次(晨起餐前);克拉霉素15 mg/(kg·d),每日2次(餐后);替硝唑10 mg/(kg·d),每日2次(餐后)。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选足三里、中脘穴,针刺用0.35 mm×40 mm毫针,两组主穴交替使用。随症取配穴,每次取单侧,双侧交替使用。采用飞针针刺,施平补平泻法,留针1 min,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中间停1 d,连续2个疗程。两组均予综合治疗包括刷牙彻底清理口腔残留菌、碗筷单独使用单独清洗、与家人分餐及合理饮食等。

1.6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对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变化,进行记录,每日1次,不间断共记录14 d。对上述临床症状发生的频度及程度进行客观记录并评分,评分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依此法计算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积分情况[2]。(2)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阳性,治疗前及结束治疗后14 d分别测试1次。(3)在治疗前与结束治疗后采集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对治疗进行安全评估。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及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及肾功能变化等明显不良反应。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00,P<0.05。

2.2 临床改善率比较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t=3.43,5.16,4.18,5.34,P<0.01。

表2结果说明,观察组在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变化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胀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转阴率9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

3 讨论

胃炎是有害因子反复、持续侵袭胃黏膜引起的病理损伤,小儿胃炎大多以浅表性胃炎最常见,其发病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化学性药物、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免疫因素[4],上述因素导致胃和十二指肠被自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侵害胃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引起消化道水肿、充血,严重者引起消化道溃疡[5]。

Hp是小儿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Hp集聚密度决定胃炎程度及其活动性[6],因此临床治疗应选择能有效杀灭该菌的药物,以减轻胃黏膜炎症,从而改善并根治本病。治疗小儿Hp感染的药物主要有酸分泌抑制剂、铋剂及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可使Hp根除率明显提高。目前治疗方案多采用三联疗法,分为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铋剂为首选的两大基础方案,在此治疗方案上另外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3种抗生素中的两种,即组成三联疗法。因为Hp转阴率低,也有同时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为基础外加一至两种抗生素为治疗方案。因为临床抗生素使用过于泛滥,从而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复发率较高。随着中医药科研实践的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则是一个必然趋势。

中医学将儿科胃炎定义为“胃脘痛”“胃痞”“积滞”“厌食”等病症范畴。小儿因脏腑娇嫩,脾胃薄弱,容易由于不洁饮食及不良饮食习惯伤及胃脾。同时由于社会原因导致患儿心理压力大,情绪失调,从而至肝气横逆,气滞血瘀而致病。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合治内腑”理论,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治疗胃腑疾病的要穴,中脘为胃之募穴,胃脘痛病位在胃腑,依据腑有病取之募之原则,中脘穴应用频多,针刺中脘可起到疏通局部气机的作用,具有调理六腑之疾,有良好的止痛效果。针刺中脘能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抑制5-羟色胺的分泌。胃酸减少为缓解胃炎症状、Hp转阴的有力因素[7]。

中医针灸治疗胃炎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实践证明能够有效改善症状,针灸方法无不良反应,配合西医治疗可以缩短疗程,因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转阴率,从而可以减少继续用药治疗的概率,进一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发生。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旋杆菌若干临床方面的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316-317.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1):66-68.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5.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5.

[5] 余熠,张寅,王筱金,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9):671-764.

[6] 陈秀霞,周庆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儿童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44-1945.

[7] 杨兆钢.针刺中脘穴治疗消化性溃疡探要[J].中医药学刊,2004,22(12):2174-2175.

(本文编辑:李志文)

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赵昕);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科(周鸿飞)

赵昕(1974-),女,主任医师,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工作于沈阳市儿童医院消化科。研究方向: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E-mail:13889102318@163.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1.015

R573.3

B

1674-3865(2015)01-0037-03

2014-12-10)

猜你喜欢

中脘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